昨天和朋友在電影院溫習了部神話作品。
談不上如何評價倒讓我想起1985版的《濟公》。當年看這部劇年紀尚小只覺得很新奇,里面神仙法術什么著實令人向往,但整部劇看完就只記住了濟公。
其中游本昌在出演濟公時,拍攝過程中引發天地巧合,至今仍歷歷在目。
1985年50歲的游本昌憑借《濟公》大火,但成名后,他卻決定剃度出家、皈依佛門,因為拍攝時,發生了3件“怪事”!
遇見一回是巧合,遇兩回、三回是天意。
但在外人眼中,這一切不過是天象罷了,游本昌卻覺得冥冥中自有天意。
是命數也是定數。于是他皈依佛門取法號——定暢。
很多人可能不識游本昌,但“濟公”很多人是知曉的?!皾奔仁且徊侩娨晞∫仓敢粋€人一個擁有無邊偉力的人。有普濟眾生公平公正之意,故而喚名:濟公。
有人說:游本昌“濟公”之后再無濟公。這話雖有點兒夸張卻是事實,正如四大名著第一版之后再無經典一樣。當今娛樂圈陳浩民、張默、郭德綱都曾扮演過這個角色,空有濟公之形卻無濟公“瘋癲?!迸c游本昌的濟公相比,有天壤之別。
記得,濟公有一句口頭禪:
“鞋兒破,帽兒破,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他笑我,一把扇兒破……”
簡直不要太熟悉,它曾是一代人的回憶。
游本昌的“濟公”演活了濟公,演到精髓入木三分,而他之所以演得如此刻骨銘心,有佛性,還要得益于他的境遇,這也與他往后2次出家有莫大干系。
游本昌第一次入佛門,還是在他小的時候。
那時游本昌體弱多病,父母就跑到寺廟里祈福。一位僧人告訴他說:這孩子與佛有緣,若不與佛結緣怕是活不過13歲。父親愛子心切就送他入了寺院。
多年以后游本昌挺過了13歲的劫,并還俗做了一個普通人。后來,他入了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畢業后分配到了中央話劇院,此后30余年,他貢獻了79個龍套角色卻一直沒有自己的主演作品。游本昌自嘲說:我沒才又不帥只能跑龍套了。
后來1984年春晚上,他自導自演啞劇《沐浴》從頭至尾沒有發出一點聲音,卻把《沐浴》演繹得深入人心,那是一種洞徹人靈魂的震撼。也是這部啞劇,讓他成功入了“濟公”導演的眼里。
游本昌得知,自己被“濟公”劇組選中了,非常開心但他又猶豫了。
原因是,他的學生嚴順開也要演濟公。他一時犯了難,后來才知原來根本不是同一部劇,這才開心去了。
游本昌為了演好濟公,花了非常多的心血。查閱大量資料,揣摩人物性格、姿態以及話說語氣,總結起來就是:破、窮、臟,卻又懲惡揚善,法力無邊。很快游本昌,便開始了戲中生活。那時候,演員是真演員相當拼。
他在戲中別看他吃肘子吃得很香,事實上,因為高溫緣故,都已經發臭。為了呈現最好的效果他硬生生吃了下去。有一場被挨打的戲,為力求真實他吩咐其余演員說:你們真打,不用擔心我。結果就是他躺了好幾天才恢復過來。
最后一部劇完結,他只拿到了900元的片酬。
事實上,那時候還是工資制,不像現在演員拿分紅所以那時候的演員是真拼。但呈現的影視效果,卻很真實。“濟公”播出后,掀起了一陣濟公熱,濟公口頭禪朗朗上口。
大街小巷、涼茶鋪子、毛頭小孩兒都會唱。
人們都說:濟公神了,演活了人設。游本昌也在這種情況下,聲名鵲起??善?009年提剃度出家了人們想不明白。
后來才知,原來游本昌在拍戲時,曾遇到三件“奇事?!?/strong>
有一場戲濟公要與人斗法,需要他搖扇借風,可當時風和日麗沒有風。他就說:風來,結果平地上果真刮起一陣風,直到戲拍完。
還有一次,他拍戲時,頭頂有蝴蝶縈繞,始終不肯落腳,他說:飛來、飛來,蝴蝶就真過來了。他隱隱覺得,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最后一件事導演要拍一個大場面,但突逢下雨,奇怪的是其余地界都下,唯獨他們所在地方沒有雨很是奇特。經過這三件事后,他更加確定了自己的想法。
如今他已經90余歲,雖然年事已經高但依舊精神矍鑠。每天堅持晨練,陪伴妻子,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還能獨自玩直播。面對鏡頭一口一個“娃娃們”盡顯慈祥,時而搞怪,時而暖心。
不得不說,游本昌心態是真的好讓人羨慕。
我們大部分人,這一生都在為柴米油鹽家庭活著,卻很少為自己而活,不是不想奈何迫于生活。生于盛世卻似若牛馬,若真無可為,保持良好心態亦是種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