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網4月8日訊(記者 王玉龍)在中國教育的版圖上,濰坊始終是一個引人注目的存在。這座以“國際風箏都”聞名的城市,在過去二十年間創造了令人矚目的教育奇跡:從“全國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到“國家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試驗區”,濰坊教育以其持續的制度創新、均衡的發展理念和多元的育人模式,成為觀察中國區域教育現代化的一個樣本。
4月7日,濰坊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教育大會,向全市發出了教育強市建設的動員令和沖鋒號。市教育局負責同志表示,將挺膺扛責、革新攻堅、擔當作為,全力打造基礎教育名城、職業教育高地、高等教育強市“三張品牌”。在“十四五”規劃收官與“十五五”規劃啟程的交匯點上,濰坊教育以“走在前、挑大梁”的擔當,持續深化綜合改革,加速推進教育現代化。
基礎教育持續走在前
基礎教育一直是濰坊的優勢和特色。濰坊市委、市政府將之作為城市發展的“頭號工程”,主要領導帶頭為教育解難題,各級黨政主要負責同志爭相為“兩項創建”提供“人、財、物”支持。同時,積極開展縣(市、區)教育改革發展成果月度展示活動,為辦好更有高度、更有精度、更有溫度、更有力度的人民滿意教育提供了堅實保障。
作為全市中學教育的龍頭,濰坊一中堅持立德樹人,深化育人方式改革。他們落實“健康第一”,全面實施“快樂大課間”行動,讓每名學生都掌握一到兩項受益終生的運動技能。重視心理健康,建設導師、專家、學生、家長“四支隊伍”,相關經驗在第三屆全國基礎教育論壇上交流推介。突出“五育融合”,開展多元化社團課程,創新戲劇節、科技節等12大校園節日,搭建全面發展舞臺。重視人才培養,依托“濰陽書院”打造特殊才能學生成長新賽道,新高考以來榮獲國際奧賽金牌1枚;斬獲多枚信息學、數學、生物學等全國奧賽金銀牌。涌現出DeepSeek核心成員郝哲文和CBA狀元秀王嵐嵚等多元拔尖創新人才,學校獲評省級英語學科基地和首批省級特色高中。
作為集團化辦學的先進單位,壽光世紀教育集團則堅持“每一個人都很重要”辦學理念,立足資源共享、師資共培、學生共育,打造了一所縣域領先、群眾認可的基礎教育品牌名校,在校生18400余人,壽光18所學校集團化辦學,世紀就占了4所。
該集團統籌大教學、大后勤等指導保障,四個校區分設執行校長,壓縮管理層級,40名骨干走上壽光校長、教研員等崗位。精管精培,培養國家、省級名師26人,市縣級教學能手398人。立足12年一貫制辦學優勢,實施學段貫通培養,“一人一檔”建立學生“動態跟蹤”成長檔案,創新機制引進社會優質培訓資源,分項分層開設5大類512個社團,建校20年走出清北名生44人。
職業教育有聲有色
濰坊是職教大市,現有駐濰職業院校46所(不含技工院校),全日制在校生27.5萬人。近年來,駐濰職業院校充分發揮在教育教學、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師資隊伍等方面的資源優勢,讓職教力量更好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濰坊職業學院堅持“產教融、校城融”,以“技能高地”服務新質生產力培育。堅持專業對接產業,打造“3+5+N”高水平專業集群,年均培養高技能人才7000余名。堅持“雙元”育人,牽頭共建市域產教聯合體、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等合作育人平臺60余個,其中,與濰柴等企業共建產業學院16個,培養適配性人才4000余人。堅持科教融匯,校企共建科研平臺46個,實現科技成果轉化31項,為企業增收2億元。獲評山東省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示范單位。堅持“支撐好、服務好”,以“三院聯動”服務“三個模式”創新提升。辦好農林科技學院,培養鄉村振興人才10余萬人。辦好濰坊職業農民學院,年均培訓新型職業農民1萬余人次。辦好農業經理人學院,年均培養農業致富帶頭人300余名。學院工作經驗被《人民日報》等推廣。堅持“走出去、請進來”,以“產教同行”講好濰坊故事。舉辦海外“班墨學院”及培訓中心6個,培養國際化企業本土化人才6000余人次。舉辦中外合作辦學項目3個,累計培養國際化人才800余名。舉辦留學生教育,招收培養留學生1300余人,學院獲評全國高職院校“國際影響力50強”。
山東科技職業學院牽頭成立濰坊高新區產教聯合體,校企聯合培養現場工程師455人、中國特色學徒制學生16000人,訂單班學生14000人。牽頭成立濰坊市志愿服務學院、勞模工匠學院、社會工作學院,打造區域工匠人才孵化器,每年為濰柴、海化等企業培訓高技能人才近萬人。組織立地式科研,搭建有組織服務體系,助力區域產業轉型升級,近三年技術服務到賬經費5777萬元,產生經濟效益1.17億元。
山東工業技師學院堅持“賽教融合、賽訓一體”育人理念,構建以技能大賽為牽引的教學改革新機制。牽頭承辦省級以上技能大賽100項,累計獲省級獎項400項,培育省級以上技術能手60余人,全國技術能手11人。特別是,為濰坊市培養出2名世界技能大賽冠軍,受到國家和省委、市委的高度肯定,相關成果寫入市政府、省政府工作報告,照亮了技能強國、技能報國的人才之路。
高等教育亮點迭出
濰坊擁有山東第二醫科大學、濰坊學院、濰坊科技學院、濰坊理工學院、青島科技大學高密校區等多所本科高校。
作為駐濰高校的龍頭單位,這兩年來,山東第二醫科大學學校堅持立足濰坊、融入濰坊、服務濰坊,先后完成更名醫科大學和獲批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兩大歷史性攻堅任務,實現了濰坊市“大學”和“博士單位”零的突破。學校現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0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9個,二級學科碩士點59個。其中國家高水平學科1個,省高水平學科、省一流學科2個,ESI全球前1%學科2個。學校臨床醫學執業醫師通過率連續8年超全國平均水平,口腔醫學執業醫師通過率居全省第一,省級碩士學位論文抽檢連續10年合格率100%。實現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的突破,承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子課題3項,獲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博士教師占比達67.82%,省委省政府表彰為“全省人才工作表現突出單位”。
作為民辦本科院校,濰坊理工學院始終將黨的全面領導貫穿辦學治校全過程,著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科學研究水平、服務社會及文化傳承創新能力,深化國際合作交流,積極推動與馬來西亞汝來大學合并辦學工作。在2024年軟科中國民辦高校排名中位列第24位;獲評“2024山東最佳品牌影響力高校”;進入教育部民辦本科高校“百強”。下步,他們將依托與境外大學合作辦學,擦亮國際教育品牌,深度融入濰坊戰略全局,著力構建新農科、新工科應用型專業群,高質量推進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為濰坊和山東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高素質人才支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