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凝聚人人參與洱海保護的共識,大理州洱海管理局、大理市洱海管理局、洱源縣洱海流域管理局在“智慧洱?!蔽⑿殴娞柭摵贤瞥觥捌毓馀_”專欄,梳理曝光相關案例,讓大家引以為戒。希望人人爭當洱海保護的監督者,及時發現、上報、制止不文明行為,共同守護洱?!澳赣H湖”。
案例一
3月18日,有群眾通過“洱海衛士”小程序舉報稱:有人在大理市河畔人家小區向西50米附近下網捕魚。
接到舉報后,大理市洱海流域管護中心執法人員立即趕往現場,發現情況基本屬實。執法人員已將違法捕魚工具予以收繳。下一步,執法人員將加大對相關區域的執法巡查力度。
案例二
3月17日,有群眾通過“洱海衛士”小程序舉報稱:在大理市花樣年·藝墅花鄉向南50米(泰安橋北抽水站)附近,有人利用地籠等工具進行捕魚。
接到舉報后,大理市洱海流域管護中心執法人員立即趕往現場,發現情況屬實。執法人員已將地籠予以收繳。下一步,執法人員將加大對相關區域的執法巡查力度,避免此類現象再次發生。
案例三
3月4日,有群眾通過“洱海衛士”小程序舉報稱:在大理市河畔陽光向東50米(洱河北路東)附近,有道閘工地內部人員私自拉網捕魚。
接到舉報后,大理州洱海管理局高度重視,并第一時間聯合大理市水務局趕往現場核實,發現情況基本屬實。大理州洱海管理局、大理市水務局相關人員已對工程方進行了約談,督促其加強對員工的管理,以防止此類情況繼續發生。下一步,執法人員將加大對相關區域的執法巡查力度。
為滿足群眾的游泳健身需求,大理市劃定了西洱河內的興盛橋西側至啤酒屋水域為游泳區域,并在該區域設置了游泳點標識牌、換衣房等設施,定期清理該范圍內的水草。游泳區域內禁止垂釣。
同時,考慮到廣大釣魚愛好者的需求,目前大理市人民政府在泰安橋以西的西洱河河道劃定了娛樂垂釣區,可以進行娛樂性岸釣。禁止使用炸魚、毒魚、電魚以及禁用漁具、網具等破壞漁業資源的方法進行捕撈。
案例四
2月1日,有群眾通過“洱海衛士”小程序舉報稱:在大理市西環海線西的生態廊道內,有人私設攤位開展經營活動。
接到舉報后,大理市洱海流域管護中心執法人員立即趕往現場,發現情況屬實。執法人員已令其立即撤攤,并對其進行了批評教育。下一步,執法人員將加大對相關區域的巡查與監管,確保及時發現并勸導、制止擺攤行為。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保護管理條例》第四十三條第(四)項規定:禁止擅自在洱海湖區和湖濱帶范圍內搭棚、擺攤、設點經營。
案例五
3月30日7時30分許,大理市洱海流域管護中心執法人員在巡查過程中,現場查獲當事人楊某愛在大理市海東鎮下和水泵站附近洱海湖區范圍內使用可視錨魚設備非法錨魚。執法人員依據《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保護管理條例》相關規定,對楊某愛依法處以罰款的行政處罰。
案例六
3月30日17時許,大理市洱海流域管護中心執法人員在巡查過程中,現場查獲當事人何某在大理市滿江街道下莊碼頭附近洱海湖區范圍內使用可視錨魚設備非法錨魚。執法人員依據《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保護管理條例》相關規定,對何某依法處以罰款的行政處罰。
案例七
3月31日7時許,大理市洱海流域管護中心執法人員在巡查過程中,現場查獲當事人趙某綱在大理市海東鎮向陽灣洱海湖區范圍內使用人力泡沫船下網非法偷捕。執法人員依據《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保護管理條例》相關規定,對趙某綱依法處以罰款的行政處罰。
案例八
3月31日16時許,大理市洱海流域管護中心執法人員在巡查過程中,現場查獲當事人趙某在大理市海東鎮向陽水泵站附近洱海湖區范圍內使用可視錨魚設備非法錨魚,執法人員依據《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保護管理條例》相關規定,對趙某依法處以罰款的行政處罰。
案例九
4月1日凌晨4時10分許,大理市洱海流域管護中心執法人員在巡查過程中,現場查獲當事人張某棋在大理市海東鎮金梭島以西洱海湖區范圍內使用人力泡沫船下網非法偷捕。執法人員依據《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保護管理條例》相關規定,對張某棋依法處以罰款的行政處罰。
洱海作為蒼山洱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保護工作至關重要。《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明確規定:禁止在自然保護區內進行砍伐、放牧、狩獵、捕撈、采藥、開墾、燒荒、開礦、采石、挖沙等活動。同時,《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保護管理條例》也明確規定:禁止在洱海湖區和湖濱帶范圍內野炊、露營、垂釣。
保護洱海,刻不容緩!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責任和義務為保護洱海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當您在洱海邊看到破壞生態環境的不文明行為,請及時制止,或者用手機記錄下來,并通過“洱海衛士”小程序上報,工作人員將會及時處理。讓我們用實際行動,守護洱海的清澈與美麗,讓這顆“高原明珠”永遠閃耀。
科普小貼士
錨魚是一種使用多鉤或大型錨鉤(形似船錨的尖銳鉤具)進行捕魚的方式,屬于掠奪性捕撈手段。錨魚通常是將帶有多個鋒利鉤子的釣具快速拖拽或拋投至水中,通過鉤刺穿透魚體將其捕獲。與傳統垂釣不同,錨魚不依賴魚餌誘魚上鉤,而是利用暴力手段直接鉤掛魚的身體,因此對魚類種群和水域生態破壞性極大。
錨魚的危害
1.嚴重傷害魚類:錨魚的鉤具鋒利且密集,被鉤住的魚體往往會被刺穿、撕裂,造成大面積創傷。即使魚類被放生或逃脫,也常因失血、感染或器官損傷而死亡,存活率極低。若在魚類產卵季節使用錨魚,會直接殺死親魚(即將產卵的成魚),導致魚卵無法孵化,種群恢復能力下降。
2.破壞水域生態平衡:錨魚效率高,常針對大型魚類,短時間內可捕獲大量魚類,導致特定種群數量銳減,打破食物鏈平衡。同時,拖拽鉤具會損毀水底植被、底棲生物群落,影響其他水生生物的生存環境。
3.非法捕撈:《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及多地法規已明確錨魚屬于“使用禁用漁具”的非法捕撈行為,禁止錨魚。錨魚違背可持續漁業理念,可能面臨罰款、沒收工具甚至刑事責任。
來源:大理州洱海管理局 大理市洱海管理局
編輯:陳琳玲
值周:楊丹妮 張輝
主編:李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