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國際知名法律服務評級和研究機構LegalOne公布徐瑩、張凱律師代理的“1.33億元債權人代位權糾紛案,法院駁回原告全部訴訟請求”獲LegalOne Merits(典范)評級。
案情介紹
本案是一個復雜的代位權糾紛案,涉及主體多、事實爭議大、法律問題廣。原告甲作為債權人,代位起訴乙1、乙2、乙3等三名被告和第三人丙(債務人),訴訟中法院依職權追加多名第三人。
受三名被告委托,徐瑩、張凱律師作為代理人。接受委托后,兩位律師從訴訟請求、事實、證據、法律關系、爭點等多方面詳細研究案件,形成多層防御的代理方案,并根據訴訟情況靈活調整策略。最終,法院判決駁回原告要求三名被告退還1.33億元收購款及0.7億余元違約金的訴請,有效完成了代理目標。徐律、張凱律師的專業水平和代理效果,受到三名客戶的高度認可和一致好評。
律師工作及案件意義
法律關系復雜:主要有代位權法律關系;代位權人與債務人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債務人與相對人(次債務人)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代理關系;隱名股東與顯名股東之間的委托關系等。
法律問題廣:主要包括代位權的成立條件;代位權必要性,以及舉證責任分配;代位權客體解釋,以及能否擴張到解除權;合同效力認定;代理的成立條件;代理人的解除權;合同解除權的行使程序和方式;全民所有制企業形式的民企股東資格認定;股權轉讓中實質股東轉讓資格與效力;刑事案件證據材料在民事訴訟中的使用問題;刑事案件對民事案件訴訟時效影響;《民法典》對本案中多項事實的適用等等。
本案的一大特點是,涉及事實久遠且復雜、法律爭議點多。在接受委托后,代理人對原告起訴狀、事實和證據詳細分析,形成對糾紛基本事實的初步了解。
第一步,代理人與三名委托人多次當面溝通,詳細了解案件當時方方面面的情況。期間,代理人遠赴千里之外,向一名監獄服刑人員取證。通過正反兩方面提供情況梳理,對本案核心事實——次債務的相關事實有了全面了解。
第二步,在第一步的基礎上,代理人對事實中的有利點、不利點,反復梳理,盡可能窮盡其中問題,特別是預判爭議問題。如同科學研究一樣,訴訟案件中,問題也常常比答案更重要、更難發現。未免出現視覺盲區,代理人團隊中的多名律師和實習律師,各自獨立探究,然后對發現問題匯總比照,反復挖掘,直到發現不出新問題為止。
第三步,在前兩步的基礎上,將問題點與法律規范相對應,不斷往返于事實與法律之間,最終形成全面的代理方案。代理方案是有其自身屬性,本案代理的被告方,代理方案以防御為主,進攻為輔,簡而言之面式防御、點式進攻。
本案三次開庭,在民事案件中是比較少的,首次開庭后,法院依職權追加多名第三人,足見對本案審理的重視。代理人意識到,這個復雜案件將會激烈交鋒。每一次庭審前,代理人都提前演練,從原告、被告、法庭三方角色帶入事實、理由,做足準備工作。訴訟中,法庭的爭議點可能很多,但會有核心爭議點,捕捉這些爭議點對代理大有裨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