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一則天才少年的訃告,在網絡上引起軒然大波。
他叫于行健,今年才16歲,是信息奧賽的省級選手,沖擊清華北大的好苗子。
可在4月1日,他卻從高樓上一躍而下,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臨終前,于行健的一句話,讓父母淚崩,也看哭了無數網友。
不過,父母發出的千字祭文,同學發出的訃告,卻帶來諸多爭議,也讓大家隱約猜到了這孩子離去的原因。
從同學和父母的講述中,我們依稀可以拼湊出于行健這16年的短暫人生。
幼時便聰明智慧,展現出超乎常人的天賦,讓父母十分驚喜,對他寄予厚望。
為了讓于行健發揮出自己的潛能,爸爸媽媽下了不少心思,帶他早早進入了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的世界。
這是一項全國性的比賽,由中國計算機學會舉辦,旨在通過層層篩選、競技,選拔出優秀的計算機人才。
它與奧數比賽的含金量不相上下,拿到好的名次,就能斬獲全國名校自主招生資格,如果足夠拔尖進入國家隊,甚至能夠保送清華北大。
從小學開始,或許可能更早,于行健便接觸到基礎的計算機訓練。
“圖形scratch、 打字和學Python、C+、”等等....
他不僅輕松掌握,更是一路過關斬將,以亮眼的成績,沖過了省級考試CSP-J(入門級)的初賽和復賽,也進入了省重點“東北育才學校”。
2022年,于行健讀初三,在CSP-S(提高級)中考取130分,全省位列第三。
2023年,東北育才學科特長發展中心,為于行健連發兩張大紅喜報。
一是為了慶祝于行健,在全國第三屆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賽總決賽,AI+程序算法項目中拿下第一,距離滿分500僅差三分。
一是國際初中信奧賽,于行健不僅是全省唯一一個入選的學生,和中國代表隊并肩奮戰。
更是在面對他國250多名選手的激烈賽況下,仍然勇奪團體賽金牌、個人賽銀牌,一項優勝獎和優秀獎
那時的于行健,儼然成為了一名優秀的特長生,父母心中的驕傲,按照這個勢頭下去,或將沖刺全國最高學府。
可誰都沒有想到,命運卻給所有人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
2024年,于行健在五大學科競賽奪得銀牌,信奧賽省隊選拔賽的結果出來,于行健名列前茅,再創輝煌,拿到通往省隊的入場券。
下一階段的目標,是全國比賽,國家隊的選拔,鯉魚躍龍門,于行健只有一步之遙了。
然而,就在2025年信息學競賽中,于行健失誤了,最終成績只有620分,遺憾落敗。
成績是25年3月底出來的,4月1日,于行健跳樓身亡的噩耗傳來。
4月1日下午4點多,于行健在沈陽某小區的高樓跳下。
綠色格子為入選學生
父母發現后,火速將其送往醫院,奈何傷勢太重,經醫務人員全力搶救后仍然無力回天。
搶救過程中,父母一直陪伴身旁,看著孩子忍受極端的痛苦,完全崩潰。
彌留之際,精神還算清醒的于行健,像小時候一樣呼喚著媽媽:
“媽媽,我疼,救我!”
這一聲聲呼救,撕碎了一位母親的心,摧毀了一位父親的堅強,他們只能眼睜睜看著最愛的寶貝,就這樣離自己而去。
晚上7點多,院方正式宣布于行健死亡,這個16歲的孩子,還沒開啟美好人生,就匆匆告別了世界。
圖片來源網絡,僅供參考
4月5日,于行健的葬禮在殯儀館從簡舉辦,父母對外發布了訃告,父親更是忍痛寫下送給兒子的千字祭文。
可是,從祭文的字里行間,大家卻深刻感受到,這個孩子早就出了“問題”,早就沉浸在痛苦中。
父親將孩子比作“靈童”與“魔丸”,這是《哪吒》電影中的正邪兩端,靈童天資聰穎、生性善,魔丸魔性難除,或將作惡多端。
于行健出生時聰慧,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出類拔萃,超過同齡人太多,善良敏感,看見乞兒會為之落淚,就像是靈童一般。
可太過聰明,也會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于行健仿佛看透了一切,不滿于現有的規則,想要挑戰現有教育的規則。
脾氣也開始變得暴躁,對待母親態度惡劣,十分粗魯,成了“魔丸”。
此時的于行健,或許是進入了叛逆期,或許是競賽壓力太大,找不到排泄的出口,只能將煩躁的情緒暴露在家人面前。
可是,父母的做法,卻似乎將他推向了“深淵”。
父母明明知道,孩子努力拼搏,在競賽中拔得頭籌,更多是為了迎合期待,滿足爸媽心中的成功。
明明知道,孩子不快樂,精神狀態已經異常,卻還是選擇“改造”孩子,讓他回到正軌。
到最后,每天承受煎熬的于行健,就像是一具行尸走肉,甚至多次暗示父母,想去“自己的世界”。
這個“世界”,或許是放棄高壓學習,回歸輕松的生活,亦或是徹底解脫,逃離現實世界。
大家看后久久無法釋懷,不能接受的是,孩子的求救始終沒能換來父母的妥協,多方因素之下,釀成了這起悲劇。
更不能接受,一條鮮活的生命消逝了,訃告還是以“信奧賽選手”開頭,內容那么地冰冷和官方。
簡單介紹死因、葬禮事宜后,以一種官方的口吻,歌頌他獲得專業大獎,為學校做出貢獻,說他品學兼優,沒有違反校規校紀。
好像他留在這個世界上的記憶,就只有那些冰冷的獎項和頭銜。
天才少年于行健的離去,引發了很多家長的反思,尤其是一些孩子同樣在準備信奧競賽的父母。
他們明白于行健能夠走到現在,已經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天之驕子般的存在,背后必然是三更燈火五更雞,下足了苦功。
只是不理解,就算一次失誤,前面的成績,已經足夠于行健任選985了,難道非要清北,才能證明自己嗎?
更多家長,已經想要放棄“雞娃”了。
哪怕是學渣又怎樣,只要孩子開心、健康,能夠吃好睡好,平庸一些又怎樣呢?
最后,我們再三悼念這位16歲的少年于行健,若有來世,惟愿他快樂,做一個平凡人,過著最平凡的生活!
本文信息來源
【1】東北育才學科特長發展中心公眾號,獲獎信息公布.
【2】于行健父母所發祭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