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幾十年來,東大從一窮二白,到如今工業品類全部具備(按聯合國工業分類),且是唯一具備的國家,可謂是值得慶賀、值得驕傲,但其中經歷了多少“心酸”,只有我們東大人自己知道。
而雖然產業鏈健全,但整體水平與一些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待進一步向高端上游邁進。否則,即使我們東大為經濟全球化做了多大的貢獻,讓外國公司賺了多少錢,承受了多大的代價和屈辱,別人想“卡脖子”就卡,把東大當作“出氣包”。
要想不做“出氣包”,產業就得自立自強,整體產業鏈向高端方向推進。為此,高科技行業成為了發展的重中之重。而在電子行業中,藍思科技值得關注。然后,藍思這位兄弟最近也遇到事了!
0 1
“喜憂參半”的消息
通過藍思科技歷年數據分析得知,藍思已經連續十來凈利潤位為正值,尤其是“中美科技戰”有較大增長幅度后,這幾年依然正面成長,并且2021年至2024年逐年增長,尤其是從2021年的20.70億元,到2022年的24.48億元,到2023年的30.21億元、2024年的36.24億元。這對藍思來說,是個好消息。
也許是因為連年增長的原因,也許是多個項目取得突破,使得藍思更加有“底氣”推動“港股上市”。
3月31日,藍思正式向香港聯交所遞交H股上市申請,擬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并在主板掛牌。并且,還得到中信證券獨家保薦,看來這港股上市之路,有著一股“成竹在胸”的氣勢。
如果說,利潤連年增長和港股上市算是藍思的喜訊,那同時存在的還有藍思的“憂”訊。
自3月中旬以來,藍思的股價就一直下跌,原本處的位置也不算高,這下跌的態勢到了4月份,下跌幅度更是接近20%。
這方面除了本來就存在的“漲漲跌跌”的因素之外,多了個更兇猛的,來自太平洋的美國“關稅戰”。
美國時間4月2日,懂王宣布國家緊急狀態,聲稱要保障美國的國家和經濟安全,他把關稅視為其實踐貿易優勢重建諾言的重要方法。
按照懂王簽署的所謂“對等關稅”的行政令,美國對貿易伙伴設立加征“最低基準關稅”10%,對某些貿易伙伴加征更高關稅,比如對英國、巴西、沙特、阿聯酋、澳大利亞等的商品增加征收10%的關稅,,其他國家或者地區分別是以色列17%、歐盟20%、日本24%、韓國25%、印度26%、泰國36%、伊拉克39%、越南46%、柬埔寨49%、緬甸44%、斯里蘭卡44%、老撾48%等。
而對于中國之前已經實施20%的關稅,此次加征34%,綜合關稅達到了54%的關稅稅率,關稅水平已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這還沒考慮2020年加關稅的情況。
按照懂王的加征關稅的范圍,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行業成為重中之重。而這勢必影響到藍思科技,股價超常下跌也就不奇怪了。
0 2
藍思科技有多“硬”?
那么,喜訊的背后、關稅戰的沖擊之下,藍思科技能有多“硬”?
根據藍思的ROE和凈利率來看,ROE這項數據2022年至2024年分別為5.64%、6.68%和7.63%,連續正面增長,且態勢愈加增強,近三年平均水平為6.65%;凈利率也是一直保持在5.40%的平均水平。
這些關鍵數據呈現的是正面訊號,但是一旦跟同行比較,藍思的水平還是略遜。
首先從ROE近三年的平均水平來看,藍思的6.65%低于行業平均值8.29%、行業中值8.90%,更是低于同行漫步者15.05%、工業富聯15.89%,更別說傳音控股的26.18%或者康冠科技的22.19%。凈利率的水平也同樣低于行業水平。
盈利能力在增強,但低于行業水平;營運能力也同樣如此。
從總資產周轉率來看,藍思過去三年該數據一直攀升,說明著其營運能力的增強、經營效率的提升。
但是結合行業水平來看,藍思還是落后于行業步伐。就拿總資產周轉率來說,藍思近三年平均水平72.81%,低于行業平均水平92.26%,行業中值83.79%,更不要說遠遠低于同行傳音控股的153.95%,康冠科技的122.04%,漫步者的84.63%。
總之一句話,盈利能力和營運能力有很大提升,但與行業水平和一些同行相比,藍思還是不夠“硬”。
另一方面,藍思科技的成長離不開蘋果的訂單,伴隨著蘋果訂單的增長而快速發展,也在蘋果訂單下降時受其影響。
更值得注意的是,藍思的一些產業線或者裝備是專為蘋果定制生產需求設計的,如果被完全提出蘋果產業鏈,影響可想而知。
而在關稅戰的影響下,藍思科技對于像蘋果這樣的外資公司,業務量是否會滑坡下降,海外市場的沖擊能否有效應對,值得藍思這位兄弟深思。
0 3
藍思奮斗記
說到藍思的奮斗記,就不得不提到其創始人周群飛的經歷,不得不承認,該經歷確實勵志。
據公開資料,周群飛自幼喪母,初二輟學,15歲來到廣東打工,第一份工作是看守工棚。后來她輾轉至深圳澳亞光學工廠打工,白天上班,晚上讀夜校,學習各種技能,包括會計、電腦操作,考報關證和消防證書等。正所謂,好學的人,總有展露才華的時候。
沒多久,因為覺得在工廠學不到東西,想要辭職,卻被調到了新的車間絲網印刷部。
后來工廠發生了一大變故,原廠長離職了,周群飛沒有和其他同事一樣離開,反而把廠子接下來,告訴老板,這個廠給她,盤不活損失算她的,盤活了工資讓老板看著給。用了三年時間,周群飛就將工廠做出了規模。這里周群飛已經初步展現了經營能力。
再后來,由于經常受到排擠,周群飛帶著2萬港幣積蓄,帶著哥哥、嫂子、姐姐、姐夫、還有兩個堂姐妹,在一套三室一廳的“農民房”里開始創業,成立家庭作坊,繼續從事絲網印刷業務。命運的齒輪隨著她的膽魄而轉動。
隨后周群飛又擴展到手表玻璃生產業務,逐步積累了客戶和經驗。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席卷而來。周群飛抓住了這個機會,拓展工藝流程,形成了手表玻璃完整的生產線。
2000年開始,周群飛通過朋友走上了生產手機視窗玻璃的道路。2001年,當時在一場朋友聚會上,老友接到一筆TCL翻蓋手機面板設計的訂單,找到了周群飛,通過TCL翻蓋手機訂單,周群飛將手表玻璃工藝創新應用在手機面板上,成功取代傳統的有機玻璃——全球第一款使用玻璃屏幕的手機誕生。這一舉措迅速打開市場,吸引了中興、康佳等品牌合作。
2003年,周群飛以技術和設備入股與人合伙,在深圳成立藍思科技公司,專注手機防護視窗玻璃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隨后周群飛事業蒸蒸日上,周群飛在富士康講解藍思科技的玻璃工藝時,摩托羅拉聞訊而來,成為藍思科技一個重要的客戶。當時摩托羅拉的V3在全球暢銷1億多部,藍思科技負責做V3的玻璃蓋板,這也奠定了藍思科技在手機玻璃的領先地位。
2007年,蘋果為初代iPhone尋找屏幕供應商時,原合作廠商技術不達標。周群飛帶領團隊日夜攻關,甚至親自參與工廠的清潔和設備調試,最終通過嚴苛認證,成為蘋果的核心供應商之一。這一合作推動了藍思科技規模爆發式增長,此后藍思的業務與蘋果深度綁定。
2015年3月18日,藍思科技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上市當天股價暴漲,隨后8天更是一字漲停,市值突破千億。這也一下子把周群飛以500億元財富推向內地“女首富”,成為胡潤女富豪榜發布十年來中國誕生的第四位女首富。
隨后這些年,藍思科技又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和業務拓展,逐步成為了消費電子、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實力企業,成為了從基礎代工到研發制造轉型升級成功的科技公司。
0 4
未來已來,還是機遇已失?
在藍思科技成長的背后,藏著中美實力的較量。
作為一家立足于中國、經略全球的公司,在中美關稅戰、科技戰的影響下,藍思科技大概率會丟失相當一部分美國業務,甚至于一些外資公司的代工或者合作訂單可能也要丟失,這意味著藍思科技要及時調整業務,短期內做好遭受沖擊的準備。
而從中國產業轉型升級、國內大循環以及科技自主自強的角度看,現在這個關口反而是給予了藍思科技迭代革新、國產平替的機會,一旦搭上了這趟“順風車”,不排除會提高好幾個“段位”。
并且,如若港股成功上市,藍思科技又多一些資本力量的加持,行業地位和市場競爭力也將提上一個高度,這也有利于藍思進一步的發展。
但是,就像前文所述,藍思科技一些關鍵指標離行業水平還有一些差距,也落后于一些同行,大環境的“機遇”是提供了“蛋糕”,但這個“蛋糕”能從競爭對手、同行手中拿下多少,還未可知,也不排除被后來者借機趕超。
所以,對于藍思科技而言,抓住了這一潑“天機”,那便是“未來已來”;否則,從長遠來看,恐怕是遺憾的“機遇已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