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古鎮是位于杭州富陽的一個比較冷門偏僻的景點,它如同一幅淡雅的水墨畫,悄然鋪展在浙西的青山綠水之間。古鎮的韻味不僅在于那錯落有致的青瓦白墻,更在于深厚的人文底蘊和那些不經意間躍入眼簾的歷史遺跡,它們靜靜地向世人訴說著過往的故事,所以也曾經吸引來無數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打卡。像我在古鎮開發成旅游景區之前,就曾經在一隊驢友的帶領下,過來爬過它后面的龍門山,因為當時到龍門的交通非常不便,乘坐的面包車在路上還被石子兒崩裂了車前窗玻璃,所以20多年過去了,至今仍然記憶深刻。
雖然后續又來過這座古鎮數次,卻都是參加活動和工作,所以大部分時候僅抱著完成任務的心態,并不會完全按自己的喜好游玩。前段時間因為摩旅再次路過龍門,當看到這座屢次過而不停的路邊石塔的時候,終于有了湊近觀察和慢慢品味的時間。
從相關的介紹上看,此塔名為“同興”,高18米,塔身以青磚側砌,塔頂以石質相輪裝飾,金屬為剎,整體結構嚴謹,線條流暢,外表輪廓宛如六棱臺體,飛檐翹角,挺拔秀麗,展現出我國民族建筑藝術的獨特魅力。盡管塔內原有的樓梯已不復存在,擱木樓板也已拆除,但塔身主體依然堅固,風采不減當年,讓人不禁感嘆古人卓越的建筑技藝。
據《富陽縣志》記載,同興塔始建于康熙十六年,由當地鄉紳孫昌發起募捐建造。在那個時代,建造如此規模的磚塔,不僅需要巨大的財力物力,更需要鄉民們的齊心協力。同興塔的建成,不僅彰顯了當時龍門古鎮的繁榮與團結,也成為了鄉民們心中的精神寄托,象征著對未來的美好祈愿和對過往的深深懷念。
環繞塔身,可以發現塔基周圍生長著郁郁蔥蔥的樹木,四季更迭中,同興塔與自然環境和諧共生,更添了幾分靜謐與莊嚴。有意思的是在塔下不遠處,還立著一座“魁星菩薩廟”,對當地人來說也是意義非凡。因為龍門古鎮有個非常有特色的民俗,就是每逢重要節日,都會以“跳魁星”(又稱“跳馗星”、“魁星點斗”)的方式,表達對青年學子刻苦學習、得中高魁的祝愿。據了解,傳統的龍門“跳魁星”舞隊一般由敲大鑼、鑼鼓隊、盤燈、七星燈、背魁星、魁星舞者和腳夫等20人組成。
對于每一位到訪龍門古鎮的人來說,同興塔不僅是一座值得深入了解的文化古跡,更是承載著獨特的建筑風格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的地標建筑。它孑然屹立于石塔山東坡,守護著這片土地,向每一位路過的游客講述著屬于它和古鎮的故事。不知道你在經過龍門古鎮的時候,可曾為它停留呢?
(圖文作者:阿陸,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請多多留言,歡迎轉發分享、內容指正、評論、點贊和關注,希望媒體或個體尊重原創,非本人允許不得轉載!需要實景照片和視頻素材可約,本人獨家提供DD代游、代拍、代打卡服務,歡迎洽談,附贈所有拍攝素材。)
同興塔的位置離龍門古鎮直接距離有1公里多,在中六線一側的加油站對面的石塔山上。可以乘坐2358B路、2358D路、2358F路或2358路/紅色研學1號線公交車直達山腳,站名就是“石塔山”,自駕車則可以在對面廠房的路邊臨時停靠,目測不遠處還有個大型停車場,但走路往返的話會有點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