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王繼續加征關稅,全球股市再次暴跌,交易的邏輯是,貿易戰帶來的是貿易減少,全球經濟衰退,經濟衰退了,當然各公司難賺錢,股價會大幅下跌。
可懂王加關稅,真實的意圖是化債,加關稅本質是美元貶值,原來100美元一件衣服,加20%關稅變成了120美元,再加34%關稅,變成了154美元,再加50%關稅變成204美元。美元購買力縮小了,本質就是美元貶值。
美元貶值,大通脹來臨,那買債就被稀釋了,還債就容易了,從而達到化債的目的。
金價跌,銅價跌,本質交易的都是經濟衰退的邏輯。可最終的目的是化債,是大通脹,那么資源價格怎么走,不難判斷吧
如果股市交易的是經濟衰退邏輯,那當然就是千股跌停,大盤持續下跌。
如果股市交易的是化債,是通脹邏輯,那就意味著,股價不僅不會跌,還會上漲。那么加關稅造成美元貶值不僅不是利空,而是利好。
其實不止西大,東大也面臨著政府、企業和個人債務高的問題,也面臨化債。化債,最快的辦法,也是幅度最大的辦法,就是貨幣貶值,發生通脹,資產價格上漲。
所以,加關稅交易的邏輯是化債,是貨幣貶值,是大通脹,是資產價格升值,那么大幅增加關稅,大幅通脹之下,都有哪些行業的股票受益呢?
第一個行業是消費:
增加關稅,外貿承壓,那么就會促進國內消費,靠內需拉動經濟,解決就業。內需的龍頭不是白酒,不是食品,而是地產和證券。
道理不難理解,消費需要錢,有錢了,消費當然就好了。靠企業增加利潤給員工漲工資,不僅需要時間長,漲薪空間也有限。
如果把證券市場搞起來,股價大幅度上漲了,幾億股民有錢了,當然消費就起來。
過去幾年,房地產價格持續下跌,有房子的中產買房投資,不僅沒有獲得財產性收入,還把工資性收入填了月供窟窿,根本不敢消費,如果房價漲起來了,資產增值了,消費的底氣就來了。
增加居民的財產性收入來促進消費,這招西大早就用過,2020年后西大面臨疫情沖擊,工業停滯,但股市樓市好起來,馬上經濟繁榮了。
證券的龍頭是香菜、冬菜,地產的龍頭是經貿和建發。
第二個行業是創新藥:
東大目前最落后西大的行業,非創新藥莫屬,無論是規模還是技術和西大同行差距都巨大。但創新藥成本主要是研發,研發主要是人力投入,東大培養了世界最多的生化博士,在研發上先天占據優勢。同樣的研發管線,在東大研發時間縮短一半,花費不到西大的一半。
今年是創新藥起步的元年,相當于2000年的互聯網,2005年的房地產,2015年的新能源,是未來5到10年發展空間最大的行業之一。
創新藥的龍頭主要在港股,市值大的炕芳,亞圣,市值小的家私克,何波,河玉都是不錯的選擇。
第三個行業是有色資源:
既然未來是大通脹,貨幣貶值,那資源的價格當然會持續上漲,這個是最核心的底層邏輯。
資源價格的上漲,既有通脹上漲,也有需求增加上漲,更有禁運禁售上漲。
大爭之年,世界不太平,貨幣超發,通脹之下,黃金的價格當然會持續上漲。
現在發展快速的行業,無論是新能源,新能源車,AI,芯片還是機器人,核心都是電,電的需求會持續增加,電的最佳導體銅的需求就會持續增加,需求增加疊加增產困難疊加貨幣貶值,價格怎么走不難判斷。
至于小金屬的投資邏輯,是工業味精,高科技的發展核心是材料應用的突破,是對小金屬物理性能的不斷突破。小金屬的使用面越來越廣,使用量越來越大,世界不太平,需求增加疊加外貿禁運,帶來的投資價值不用多說。
馳峰、紫斤、螺母,胡斤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第四個行業是軍工:
大國崛起,需要軍工做后盾,西大想盡各種辦法制裁我們,不敢打熱戰,說到底是我們軍工突破了。世界不太平,軍工是貿易的最后壓艙石,也是我們不懼制裁的底氣。
軍工的核心是電子產品,電子配件的應用,不僅市值低,成長速度快,發展空間也大。
第五個行業是農業:
中美貿易戰要爆發,要加關稅。首當其沖的就是農業,因為東大從西大進口的第一大項就是農產品,占32%。農業的芯片是什么?是種子。
東大的種子公司,規模小,商業化程度差,技術不夠先進,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因為市值低,隔幾年就會有一次炒作空間,深農,風樂、求樂,行情來了,表現都不錯。
第六個行業是AI、機器人:
這個是大熱的賽道,也是未來最大的行業,會在未來十年會反復炒作,持續挖掘題材,會誕生大量市值過萬億的公司,這個方面的論述很多了,資料也很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