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追思先賢。近日,由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牽頭的首批渝哈衛生健康交流合作醫療隊,在隊長程瑤的帶領下走進新疆哈密左公文化苑,在“左公柳”的蒼翠下追思晚清名將左宗棠收復邊疆的歷史壯舉。這場跨越時空的對話,不僅是對先賢的緬懷,更是對新時代重慶醫療援疆精神的深刻詮釋——以“身無半畝,心憂天下”的家國情懷,扎根邊疆、服務民生,將歷史精神轉化為守護生命的現實行動。
文化苑外,218棵百年“左公柳”枝干遒勁,蒼翠依舊。這些柳樹是左宗棠為改善西北環境所植,象征民族團結與生態治理的延續。重慶援疆醫療隊將這一理念融入援疆實踐:在哈密,他們救治患者的同時,利用業余時間深入基層,開展健康義診與科普活動,在當地以“傳幫帶”填補技術空白。例如,援疆專家程瑤開展的經皮經肝膽道造瘺取石術、宋敏的急性腦梗急診取栓術、吳煥的經肚臍單孔無痕腹腔鏡手術、李穗的兒童便攜睡眠監測、衛靜的腎穿刺活檢術,李醇文協助當地成立的急診重癥監護病房(EICU)、曹晉與劉曉協助當地成立的治未病科,何麗參與修訂了《哈密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生育全程服務制度》,累計培訓當地醫務人員千余人次,推動醫療援疆從“輸血”向“造血”轉型。
據悉,由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牽頭,重慶市中醫院、重慶市婦幼保健院、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慶市人民醫院及重慶市急救醫療中心參與的首批渝哈衛生健康事業交流合作醫療隊自2024年8月底赴哈密開展工作以來,在當地成功救治了大量危重病患者,開展了一系列新技術,實現以教學查房、學術講座、技術示范等方式提高當地醫務人員技術能力,為邊疆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
清明追思,鑒往知來。從左宗棠的“壯士長歌”到重慶援疆醫療隊的“惠民固邊”,家國情懷跨越時空交織。重慶援疆醫療隊通過此次學習,不僅深化了對邊疆歷史的認知,更堅定了“醫療援疆、惠民固邊”的決心,重慶援疆醫療隊將以醫術為紐帶,將歷史記憶轉化為守護邊疆的現實力量,在新時代續寫著“醫者仁心”與“國之大者”的融合篇章。(資訊)
(文/程瑤 向秋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