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硬化閉塞癥專家王兵:表下肢動脈硬化閉塞好發于中老年人,大部分早期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病例沒有間歇性跛行等典型的肢體缺血癥狀,有時僅表現為下肢輕度麻木不適,但是在這部分患者可以檢測到動脈功能的異常,且心血管缺血性事件的風險增加。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的高危因素
①吸煙是主要的危險因素之一。香煙燃燒產生的一氧化碳使血液中的氧氣含量減少,并可以使血管內皮功能紊亂。香煙內的一些有害物質也可以通過血液進入血管壁,對血管內皮造成嚴重的損傷,時間一長,原本光滑平整的血管內皮就會變得“傷痕累累”,血液中的脂肪成分、血小板在受損部位沉積,就會形成斑塊。在炎癥反應加強及氧化的共同作用下,動脈管壁上的斑塊逐漸增大,造成動脈管腔狹窄。
②糖尿病、高脂血癥、高血壓這些基礎疾病也會增加發病風險。
③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是該病的一個重要獨立危險因素。
④血漿纖維蛋白原濃度、血液黏度和C 反應蛋白水平增高同樣增加患病風險。
⑤除此之外,年齡越大,發病風險越高,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比例約為6:1。
適量的飲酒可以降低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但過量飲酒會導致心血管事件的發生。
無創檢查是判斷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程度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
踝肱指數(ABI)測定:通過測量踝部和上臂的血壓比值來評估下肢動脈供血情況。正常ABI值在0.9~1.3之間,低于0.9提示動脈狹窄或閉塞。ABI值越低,往往意味著動脈硬化閉塞的程度越嚴重。
多普勒超聲波檢查:利用超聲波技術觀察血流速度和方向,幫助確定動脈狹窄或閉塞的位置和程度。超聲波檢查可以直觀地顯示下肢動脈的血流情況,為醫生提供重要的診斷依據。
預防與治療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煙、控制血糖和血脂,以及適當鍛煉,有助于預防和延緩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的發展。在出現相關癥狀時,應及時就醫,以便早期診斷和治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