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前后,是一個和孩子討論死亡教育、生命教育的契機。
對于如何生存,人們往往有很多見解;但對于死亡,人們實在談論得太少。對未知的恐懼、死亡可能帶來的痛苦、未竟之事、還有種種的遺憾……讓人們面對死亡時很難淡定和坦然。
但死亡終究是一個人一生中難以回避的課題,無論是成人還是兒童,都可能會面臨親人、朋友、老師、寵物……的去世。從去年的沙白事件,到今年的硬核抗癌少女柱子哥,關于“如何死”的探討也不斷引發著人們思考“如何生”。
在C計劃的思辨課堂里,死亡教育一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議題,我們會跟孩子一起討論《通往特雷比西亞的橋》,了解哀傷的不同階段;一起探討《馬克的完美計劃》,探討死亡對于生命意義的啟發和臨終關懷的價值。我們也會和高年級的孩子們討論沙白的人生選擇、治療方案和安樂死等關于死亡的爭議性話題。
在和孩子們談論死亡的過程中,我們發現,課堂上很難解決孩子們所有的困惑。死亡教育對于家長來講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4月10日(周四)晚20:00,我們邀請了上海手牽手生命關愛發展中心創始人/主任王瑩老師,她是國內臨終關懷領域的開創人,十幾年來立足探索傳統文化下的城市臨終關懷模式,她會和藍方老師一起聊聊:為什么我們需要臨終關懷與死亡教育?當醫學無能為力,如何守護愛與尊嚴?親人臨終時,我們該如何給予關懷?
歡迎大家預約直播,不會錯過開播提醒!
如果你對這個話題感興趣,歡迎在C計劃公號發送【死亡教育】或者聯系顧問老師,獲取1份適合孩子閱讀的“死亡教育“主題書單。
除了死亡,我們也跟孩子們討論人生、苦難、愛情、命運……如果你對更多課堂推薦的經典書單感興趣,歡迎你聯系顧問老師,免費領取我們歷時6年打磨的適合小學初高中的分級思辨閱讀書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