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公路,連接山水、通向人心。旅游公路不僅是一幅鋪展風景的美麗畫卷,更成為撬動地方經濟振興的杠桿。本文聚焦山西、河北、吉林三地打造旅游公路的實踐,看蜿蜒公路如何串起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
山西太行一號旅游公路:
因山而美的村莊如今因路而興
郭志清 本報記者 朱 萌
太行一號旅游公路陵川段 山西省交通運輸廳供圖
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巍。太行山綿延400多公里,山勢險峻,道路崎嶇。交通閉塞、偏僻曾是外界對太行山區的普遍印象,但隨著規劃建設總里程5217公里的太行一號旅游公路全線貫通,太行文旅資源得以盤活,山區百姓的生活也發生了巨大變化。
據介紹,太行一號旅游公路北起山西忻州繁峙平型關,南至運城垣曲西哄哄村,貫穿忻州、太原、陽泉、晉中、長治、晉城6市,連通五臺山、娘子關、平遙古城、太行山大峽谷等350余個景區景點。在這條公路上行駛,太行之秀麗一覽無余。
長治武鄉是著名的革命老區。“抗日戰爭時期,距離縣城45公里、深藏于崇山峻嶺之中的磚壁村是天然的戰略要地,但時過境遷,這樣的地理位置也成了人們來村里參觀游覽的障礙。”八路軍總部磚壁舊址紀念館館長常芳回憶剛到武鄉縣磚壁村工作時,進村道路崎嶇難走,村子里全是土路,沒有路燈,每天上班徒步都要花很長時間。
近年來,武鄉縣全力打造“太行紅色會客廳”,拓展文旅發展新業態。太行一號旅游公路武鄉段將全縣53處自然景區、紅色景點串聯起來,惠及全縣近10萬人口。平整的柏油路、紅黃藍三色的道路中線、錯落有致的立體化綠植……如今從縣城到磚壁村一路暢通,前來參觀學習的游人絡繹不絕。
天氣漸暖,在自古就有“晉冀通衢”之稱的陽泉市平定縣,一些長跑愛好者、自行車愛好者在太行一號旅游公路跑步、騎行,享受著運動帶來的快樂。陽泉鐵龍長跑團成員時志廣說,他一早從南山公園北門出發沿著太行一號旅游公路跑到了娘子關:“旅游公路建成后,連接起許多公園、農特產品展銷點,在跑步的過程中欣賞美景、在展銷點補給能量,極大地方便了我們的日常訓練和長跑比賽。”
來的人多了,沿線村落也因路而興。“現在村民不出村、不出門,就地創業就能把生意做了、錢掙了。這都得益于太行一號旅游公路的開通。”這幾年,晉城市陵川縣浙水村黨支部書記靳慧永真切體會到,一條路能給一個村子帶來多大改變。
浙水村是一座有著800年歷史的古村落,穿村而過的重要商道——陽馬古道在時代發展中逐漸被人遺忘。春日走進這座太行山深處的古村落,許多村民正在忙著做生意,來自各地的游客享受著鄉村慢生活。
“我們村一直有種植藥材的傳統,黨參、連翹、柴胡等都是地道的好藥材。”一位村民說,“過去路不好走,賣不出去的藥材積壓著,最后只能低價銷售。現在旅游公路修到家門口,也把生意帶到了家門口。”據了解,浙水村已經建起了藥材產業園,相關產值可達三四千萬元。
忻州五臺山是山西久負盛名的旅游目的地。太行一號旅游公路五臺山段分為主線與支線兩大部分,主線是五臺山聯結周邊省市的又一旅游通道,支線則直通核心景區,在五臺山形成了東西南北互聯互通的旅游交通格局。
“太行一號旅游公路從我家門口穿過,通往五臺山景區。很多騎摩托、徒步的游客都會在我這里購買本地特產臺蘑醬。”五臺縣石咀鄉大底村村民王秀花2018年開了一家食品公司,生產的臺蘑醬很受游客歡迎。如今,她還與村里商量辦個服務點,希望為過往的游客提供餐飲、住宿等服務。
太行山區因山而美、因路而興。開車行駛在太行一號旅游公路,一路可以欣賞巍巍太行雄奇壯麗的風景,還能看到阡陌縱橫的鄉村美景。中途累了停下來休息,可以在慢行步道上走走,抑或來到觀景臺眺望遠方放松身心。如果開房車來,還能到房車營地進行休整。
近日,《山西省高質量推進黃河、長城、太行三個一號旅游公路沿線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方案》印發,指出從2025年起,要用3年時間從旅游交通公共服務設施完善、旅游服務水平拓展提升、旅游公路沿線產業融合發展等方面,實施旅游公路沿線提質增效行動,做好黃河、長城、太行三個一號旅游公路發展“后半篇文章”。今天的實踐讓人有理由相信,太行山區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吉線G331:
鋪就文旅產業升級“高速路”
本報記者 程俁薇
吉線G331吉林集安段風景如畫 集安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近日,吉林推出吉線G331文旅品牌,對外發布了“致敬國門·邊境巡禮”“醉美鴨綠江 賞楓在吉線”“界碑長歌 醉美吉線G331”等5條自駕線路產品,邀請各地游客沿1314公里長的邊境線,領略吉線壯美風光、解鎖北境傳奇故事。
吉線G331沿邊開放旅游大通道的建設,是吉林省探索踐行“兩山”理念的創新實踐,對于促進交通、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加快推進旅游強省建設至關重要。
吉線G331是一條凝聚吉林歷史和文化、生態與自然的“詩與遠方”之路,沿途春賞山花、夏避酷暑、秋觀紅葉、冬滑粉雪,是很多游客心目中邊境自駕游的理想選擇。
“我走過北境公路全程,吉林省段景點比較集中、可玩性很強。”吉林省自駕游與房車露營協會會長莊慶旭介紹,從自駕游或是房車旅行角度看,在一個區間段能讓游客停留五六天體驗旅游資源,是非常適宜的,吉林省段的經典打卡點和景區資源恰好滿足了這一點。
莊慶旭表示,目前,吉線G331已經形成了標準的旅游黃金路線,從體驗民俗角度來看,有延吉、集安這樣的熱門城市;從欣賞風光角度來看,有長白山、鴨綠江這樣的大山大河。“這個季節很適合來集安游玩,游客可以看看鴨綠江畔的美景,品嘗當地的特色美食。”莊慶旭說。
沿著鴨綠江畔蜿蜒伸展的吉線G331集安段,全長203.5公里,以山水入畫,一路風景美如畫,是諸多自駕者的向往之地。從太平村吉線G331起始打卡點出發,沿著江岸而行,可以體驗“車在畫中行”的愜意。順著鴨綠江逆流而上,明珠島旅游度假區、儒留園等一批標準化自駕車、旅居車營地,為自駕游客提供了極大便利。每年春暖花開,數不清的帳篷和房車出現在景區里,游客們在這里收整裝備準備游玩集安,享受詩意小城的悠閑時光。
全日男在集安開了家高麗火盆店,到今年已有13個年頭。他告訴記者,店里的生意特別好,尤其是從去年開始打造吉線G331旅游線路以來,生意更加火爆,客流量增加了30%。
記者了解到,隨著沿邊開放旅游大通道的建設推進,2024年,集安沿線鄉村民宿、特色餐飲等產業吸納就業上千人。今年,沿邊開放旅游大通道建設將進一步激活周邊景區,為當地創造更多的財富。
長白山作為東北“屋脊”為眾人熟知。作為吉線G331文旅線路的關鍵節點,長白山景區正積極推動基礎設施的全方位升級,持續豐富自駕游配套服務,從營地建設、路線規劃,到特色項目開發,全力塑造特色鮮明、品質卓越的自駕游品牌。
在長白山自駕游與露營房車自行車旅游協會會長喬浩看來,如果將吉線G331比作一條項鏈,長白山天池就是這條項鏈上璀璨的明珠。“長白山景區計劃修建自駕車、房車、露營營地,還會在沿途建驛站和交通服務區,提供食宿、交通、接駁等服務,來長白山自駕游將會成為更多游客的選擇。”喬浩說。
有著“長白山第一村”美譽的奶頭山村,是吉線G331沿線的一個特色村落。近年來,奶頭山村將紅色文化與冰雪資源相結合,通過建設酒店、民俗體驗館、研學基地、冰雪旅游設施等豐富旅游業態,讓邊境村煥發出新活力。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和龍市東城鎮光東村歸心民宿合作社理事長楊麗娜說:“2024年,奶頭山村游客接待量達40余萬人次,村集體收入129萬元。今年以來,游客已突破15萬人次,隨著春季旅游的火熱,游客數量還將再創新高。”
河北涉縣打造“美麗公路+”:
“微循環”路網按下鄉村振興“快進鍵”
本報記者 范海剛 通訊員 郝耀斌
河北涉縣地處太行山東麓,是邯鄲市唯一的全山區縣,良好的生態稟賦和豐富的文旅資源,讓旅游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近年來,該縣大力推進“快進漫游”交通網絡,打造了“太行山旅游風景道”“千里鄉村旅游通道”等一批交旅融合精品,將紅色革命遺跡、丹崖地質、多彩田園等景區景點串聯融合起來,推動“旅游公路”向“公路旅游”轉變。
“快進”道路網有多快?清明假期,從河北邯鄲前來涉縣游玩的王曉麗深有體會。從高速公路下來,到城郊景點媧皇宮、八路軍一二九師紀念館等景區,驅車只需十多分鐘;遠一些的城外景點,如青塔湖、王金莊等鄉村旅游目的地,半個多小時也能到。“春天的太行山上,各色山花競相開放、爭奇斗艷,景色美極了,沿著公路邊走邊看,特別愜意。”王曉麗說,鄉村公路兩旁被雛菊等鮮花綠植裝扮得十分漂亮,登上新建的觀景臺還可以俯瞰山下美不勝收的景色,這趟自駕游值了。
涉縣是全國“四好農村路”示范縣,近年來持續深化“美麗公路+”行動,打造了圣福天路、太行紅河谷旅游風景大道等特色旅游公路。截至2024年底,全縣農村公路有622條近1400公里。“涉縣把交通工程作為一種旅游業態和品牌來打造。”涉縣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局長崔建華說,我們一直在努力推進生態路、文化路、景觀路建設,路與自然和諧共生,既方便了交通,又能帶給大眾美的體驗。道路建設曲直隨形、高低錯落、山路合一,沿途突出紅色、民俗等地方文化,給游客營造別樣的“公路旅游”場景。
當下正值春季,涉縣漫山遍野的連翹花次第盛開,成片的黃花隨山勢起伏綿延,形成太行山區壯觀的金色花海。剛剛過去的清明假期,偏城以嶺基地、遼城鎮巖上村旁的鄉村公路邊停滿了私家車,來此踏青春游的游客絡繹不絕。今年,涉縣舉辦了首屆連翹文化旅游節,并依托連翹自然分布脈絡,結合周邊文旅資源,推出了“女媧圣境·山水祈福線”“太行鄉韻·花道穿越線”等主題鮮明的旅游線路,大大豐富了春季沉浸式文旅場景。
藥材種植不僅裝點著山川,更帶來了可觀的經濟價值。涉縣副縣長石海煥表示,依托便捷的鄉村旅游公路,涉縣不斷推動藥園、梯田、藥谷等農文旅、康養產業相融合,帶動沿線藥材種植、農業觀光、水產養殖、民宿旅游等眾多產業快速發展。賞藥花、辨藥材、沐藥浴等體驗業態廣受游客歡迎;韓王山下的“稻田畫”“涼水塔”等成為網紅打卡地;鱘魚養殖基地、葡萄園、紅薯小鎮等產業園區因路而興旺……隨著“漫游”交通設施逐步完善,“微循環”路網加快串聯,蜿蜒曲折的旅游公路奏響了鄉村振興進行曲。
數據顯示,涉縣“太行山旅游風景道”“千里旅游通道”等旅游公路的建設,輻射60多個中小景區、鄉村旅游點,帶動沿線158個村的200余家旅游購物店、180多家民宿農家樂快速發展,近5萬群眾在家門口吃上了“旅游飯”。以大洼古村落為例,2024年接待游客28.9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800余萬元。
大洼村黨支部書記張巨元介紹,村子歷史悠久,有著“石頭王國”的美譽,但由于之前交通不便,一直不溫不火。隨著家門口高速路開通、鄉村路完善,外地游客也多了起來,時不時還能碰見外國游客。目前,村里除了農家樂,還吸引不少外地企業來此開發民宿項目,每到節假日生意都特別好。
如今,涉縣堅持“路即是風景”的理念,不斷探索“交通+旅游”模式,與當地產業、鄉村緊密結合,沿線度假村、房車營地、驛站等旅游業態日益豐富,處處有風景的旅游公路不僅給游客帶來了別樣的驚喜,也成為了推進鄉村振興的產業路和致富路。
2025年4月10日《中國文化報》
第8版刊發特別報道
《旅游公路串起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