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梳子姐
貿易戰烽火硝煙,想賺錢難比登天。
不得不承認,現在的態勢十分混亂,很難預測未來會出現什么局面,事態會向哪個方向發展。
天要打雷,天要刮風,對于普通人來說只能被動接受狂風暴雨,唯一能做的是把身體鍛煉好,以應對可能出現的各種極端情況。
對于有錢人來說,他們就不會那么淡定了,得琢磨著怎么保全自己的財富,并且實現財富的增值。
據《新周刊》報道,最近有錢人興起了一種新玩法,就是到日本去收購寺廟。
從2023年開始,中國資本收購寺廟的現象頻繁出現在日本媒體,國內社交平臺也上充斥著日本寺廟買賣的廣告,據說花幾百萬人民幣便能買一座歷史悠久的名寺,甚至還可以買寺廟移民,想想都讓人激動。
據《朝日新聞》透露,2024年上半年日本共賣出147座寺廟,其中約35%買家來自中國內地和港澳臺地區。
厲害了我的廟,看到這樣的消息,一股滾燙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很多人會好奇,小日子咋混得這么慘,連寺廟都養不起,竟然賣給外國人,難道不害怕資產流失,不擔心文化入侵么?
他們出售寺廟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財力不濟,住持因為負債或財務困境出售,二是后繼無人,缺少接班人,并且主要是第二個原因。
隨著少子化與老齡化加劇,日本18萬家宗教法人中超過4000家處于“休眠狀態”,7000家因無人繼承面臨出售,粗俗點解釋就是死絕了。
既然小日子干不好、管不好,那就交給咱們來盤活吧,一座寺廟除了賣門票、賣香火錢,還可以在周邊開發墓地、做法事、搞寺泊(民宿),只要思想不滑坡,賺錢的門路多著呢。
但是也有圈內投資者提醒,對于普通人來說投資寺廟100%都是坑,搞這些的都不是正經人,和忽悠人去緬甸的沒啥區別。
上海有位富姐花700萬日元買下京都一個寺廟,結果發現住持資格沒轉讓,最后連廟門都進不去,花出去的錢全打了水漂。
杭州一位老總更離譜,把人家百年古剎改成私家茶室,結果信眾往里面丟臭雞蛋抗議,因破壞文化遺產被罰了3000萬日元。
廣島有個中國老板在寺廟里搞“掃碼燒香”,被當地老人聯名抵制,香火錢暴跌70%,只能哭著轉手。
無論廟大廟小,在日本不能弄虛作假,必須要雇具備從業資格的真和尚,一個月工資就得開人家20萬。
原以為買日本寺廟是長國人志氣的好事情,咱們可以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讓他們無廟可拜,沒想到終究還是擊鼓傳花找接盤俠、中國人騙中國人的把戲。
其實,更重要的邏輯在于,把國內那一套斂財的手段移植出去行得通嗎?
信仰本來需要純粹一點,干凈一點的,可是多少人披著信仰的袈裟去做生意,收智商稅、信仰稅、感情稅。
眾生本來應該是平等的,若拿不出香火錢真能得到平等以待嗎?
很多時候,信神不如信鬼,至少鬼不虛偽,從不掩飾吃人的本性。
毋奈何,這個世界上傻子總比騙子多,裝神總比做鬼更容易。
資本輸出的前提是文化輸出,價值觀輸出,再有錢人家情感上不認同你,那就尷尬了。
-End -
希望和你一起共鳴!
weixin-queen2019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