綻放的蘭花。趙丹攝
“別看這小小一枝蘭花,有的可價值連城。我們這兒有一盆兩苗的蘭花拍到了200萬元!”4月6日,在信陽市浉河區董家河鎮陳灣村的大別山蘭花資源保護與產業化開發基地中,負責人張剛正彎腰輕撫一株葉片鑲金線的蕙蘭。在他的身后,60萬盆蘭花在3個大棚中綿延成浪,煞是壯觀。
行走在蘭花大棚中,香氣四溢,直沁心脾。張剛指向一叢抽著花劍的蕙蘭,每朵花與花莖相接處,都綴著晶瑩剔透的“水珠”。“這是蘭花分泌的花蜜,嘗嘗?”筆者用指尖輕蘸蜜珠,放入口中輕抿,馥郁的香氣瞬間化作舌尖上的一抹清甜。
“三十年前,我在大別山愛上野生蘭花時,可沒想到能把蘭花當成自己追尋的事業。”張剛笑言,基地建設還不到2年,實用面積就已經達到53畝。目前,項目計劃流轉170余畝土地,由設計院規劃設計圖紙,高規格打造大別山智慧蘭花產業園,預計在十一國慶節前完成一期工程。
綻放的蘭花。吳冬婉攝
“在喜愛和研究的過程中,我發現了大別山蘭花的獨特性。這里,不少野生蘭與茶樹共生,根系相連、香氣交融,讓茶葉也浸潤了蘭花特有的馥郁香氣。”如今,已身為河南省蘭花產業聯盟會長的張剛,談起蘭花時眼神中綻放著光彩,“去年,市里成立了信陽市蘭花保護利用協會,并成功舉辦了信陽市首屆大別山蘭花博覽會,‘大別山下一枝蘭’走出了發展的大路徑。”
隨著“蘭茶共生”的新思路打開,基地的發展也找到新的“綠色增長點”。“我們與高山上的合作社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研發制作出蘭花茶,四月上旬即將上市。信陽茶文化節就要到了,游客上山采春茶,下山賞蘭花,屆時還能品嘗到‘長’出蘭花的毛尖新茶。”張剛介紹,基地還與知名茶飲公司達成合作,準備研制新型蘭花飲品,實現蘭花產業從傳統保護種植向高附加值賽道躍遷。
綻放的蘭花。吳冬婉攝
近年來,浉河區依托蘭花等特色產業和特色資源,以開發新產品、做強深加工為突破口,不斷夯實產業基礎、延伸產業鏈條、強化品牌效應,引導和帶動廣大村民走上了綠色、高效、可持續的產業發展道路,努力實現產業發展、企業增效、農民增收。
“我們和高校進行聯盟合作,通過6年的不懈努力,先后被批準為河南省觀賞藥用蘭花工程研究中心大別山實驗基地、河南省蘭科植物產業技術創新產業聯盟等,并積極申報了大別山蘭花種子基因庫。下一步,我希望打造一個頗具規模的蘭花交易市場,并圍繞‘蘭花經濟’不斷拓展‘農業特色產業+文化+旅游’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讓‘小蘭花’不斷走出發展‘大路徑’!”談及未來,張剛信心滿滿。(來源:信陽市浉河區委宣傳部 作者:徐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