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運氣賺來的錢,憑本事被騙光,這是最近一位B站百大up主的慘痛經歷。
這位美食區(qū)up主大強哥,曾連續(xù)三屆當選百大,算是個大網紅。靠著做美食視頻,三年賺了幾百萬。可最近他卻表示自己被騙了。2021年,大強哥結識了一位開著高價跑車、住著豪宅且擁有私人飛機的餐飲大佬。大佬稱有個好項目,只要大強哥投資1000萬,就能跟著賺錢。大強哥對大佬深信不疑,便拉著朋友前前后后投入了1200多萬。
到了2024年底,大強哥發(fā)現(xiàn)大佬跑路了,1200萬打了水漂。他只能砸鍋賣鐵、東拼西湊到處還債,曾經的邁巴赫變成了自行車,至今還欠著390多萬的債。
如今,詐騙現(xiàn)象越來越多,電詐、刷單、殺豬盤,像一雙雙眼睛緊盯著大家的血汗錢。在歷史上,最臭名昭著的騙局,詐騙界的“祖師爺”當屬龐氏騙局。我是捕門人,致力于窺探正在發(fā)生的商業(yè)秘密。今天,咱們就來扒一扒龐氏騙局的前世今生,大家一起提高警惕,躲開生活中的詐騙陷阱。
看到“龐氏騙局”這幾個字,你可能以為是一個姓龐的中國人發(fā)明的。其實,這個故事的主角叫查爾斯·龐茲,他的一生,就是由無數(shù)個龐氏騙局組成。1882年,這個意大利窮小子出生。19歲時,他兜里揣著2.5美元,踏上了美國波士頓碼頭,給自己定了個小目標——賺100萬。結果,他一不小心掀起了1500萬美元的“滔天巨浪”。而他自己是這么說的:“我給這個世界看的這場好戲,至少值1500萬。”
那這1500萬的“好戲”究竟是怎么上演的呢?話說這個龐茲剛到美國時兩手空空,只能在雜貨店、餐館打零工維持生計。直到1907年,25歲且精通英、法、意三種語言的龐茲,走進了一家名叫“theside”的銀行。他和行長一見如故,搖身一變成為了銀行出納。
這看似是天上掉餡餅,對吧?但餡餅背后往往藏著陷阱。當時,這家銀行存款利率高達6%,比其他銀行整整高出一倍,生意好得不得了。它是有什么獨特商業(yè)模式,能許諾這么高的收益嗎?其實,它的秘密就是用新存款兌現(xiàn)老存單,以此吸引更多新存款。這么玩的結果,當然是爆雷了。行長卷款跑路去了墨西哥,可憐的龐茲背鍋入獄3年。
不過,龐茲這學費沒白交,他從中學到了錢生錢的“絕招”。出獄后的龐茲很快就開始“大講故事”。1919年,他在波士頓宣稱,自己在郵票里發(fā)現(xiàn)了財富密碼,能通過國際回郵代金券賺匯率差,收益率最高可達400%。咱先別急著質疑這個收益率,先來想想什么是國際回郵代金券。
簡單說,就是郵票代金券。在那個沒有手機,車馬很慢的時代,歐美等國通信還非常依賴郵政。但各國郵票不統(tǒng)一是個大問題,于是歐美搞了個萬國郵政聯(lián)盟,并約定在聯(lián)盟國內,任何人都能用代金券無條件兌換成郵票。龐茲所說的匯率差,是他發(fā)現(xiàn),在美國,1美元能買20張代金券,而如果兌換成西班牙貨幣去西班牙購買,卻能買22張,收益率高達10%。不過,10%的收益率聽起來不夠誘人,著急搞錢的龐茲干脆對外宣稱是400%。而且,他還許諾投資者把錢交給他,45天就能增值5%,3個月就能翻倍。
為了配合這些,還有一篇對龐茲的專訪報道。報道里的龐茲住著大別墅,開著豪車,儼然一副財富自由的貴公子模樣。于是,有了《波士頓郵報》的背書,再加上超高回報率,有人開始嘗試把錢交給龐茲。沒過多久,這些人就拿到了收益。
這事兒一傳十、十傳百,大家拿著錢蜂擁而至,擠滿了好幾條街,哭著喊著要來投資龐茲的“掘金項目”。短短不到一年時間,龐茲就獲得了超過3萬人的投資,總資金達到了驚人的1500萬美元,相當于現(xiàn)在的上億美元。
龐茲走在路上,女孩們會像追星一樣對著他尖叫。有人說他是最偉大的意大利人,龐茲還挺“謙遜”:“一般一般,第三吧,第一是哥倫布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第二是馬可尼發(fā)明了無線電,第三就是我龐茲發(fā)現(xiàn)了‘金錢’。”
可好景不長,1920年,還是《波士頓郵報》的一位記者,發(fā)現(xiàn)了龐茲的不對勁,開始發(fā)表文章,揭開背后的漏洞。記者給大家算了筆賬:國際回郵代金券確實能賺匯率差,但要滿足龐茲所有投資人的收益要求,市場上必須得有1.6億張代金券流通。而萬國郵政聯(lián)盟總共只發(fā)行了27000張,所以這根本就是一項不可能成功的投資。
事實上,龐茲的公司總共買了多少代金券呢?價值只有61美元。所謂的賺匯率差,只是個幌子,龐茲搞的還是他前任老板那套——用新錢還舊債,吸引更多新錢。
騙局被揭穿之后,龐茲的公司遭到瘋狂擠兌,短短15天就資金鏈斷裂,宣告破產。龐茲本人也再度入獄,在里面待了9年。再度出獄后,龐茲又在其他國家繼續(xù)施展他的騙術,幾乎每一次都是從“擊鼓傳花”到泡沫破滅。坊間甚至傳言,他還試圖詐騙墨索里尼,不過沒成功。
多年后,龐茲在巴西去世,由于多次入獄、聲名狼藉、詐騙失敗,再加上二戰(zhàn)時期的混亂,他兜里只剩下了75美元。但他的騙術依然影響廣泛,他的人生軌跡完美詮釋了“騙子藝術家”的終極形態(tài):用監(jiān)獄當“商學院”,拿賺錢做遮羞布,把匯率差包裝成“點睛石”,最終讓無數(shù)投資人陷入集體癲狂,血本無歸。
我們今天說的資金盤、金字塔式騙局,都是龐氏騙局的“陰魂不散”。要說龐氏騙局有什么特點,簡單來說有個公式:離譜的收益率 + 拆東墻補西墻 + 拉人頭。包裝一個投資項目,許諾反常識的高回報,實際上全靠新錢補舊賬,這就是龐氏騙局“手搓財神”的原理。尤其是拉人頭才有返利這一點,最是抓住了人性的弱點。人們都爭先恐后,想率先入局,賺后來者的錢,于是就出現(xiàn)了蜂擁而至的場面。
更可怕的是,龐氏騙局其實無時無刻不在我們身邊。比如說那些讓我們轉賬,拉著親朋好友一起“發(fā)財”的詐騙電話。很多人看到最信賴的朋友通過這種方式賺到了錢,就放松了警惕。最后大家成了一條繩上的螞蚱,這也是龐氏騙局防不勝防的原因之一。
甚至還有人對龐氏騙局的套路心知肚明,卻以為自己拿到了“主角劇本”,認識幾個所謂的“大佬”,就能靠著人脈和信息,成為收割后來者的“鐮刀”,卻不知自己也是大佬眼中的韭菜。從“e租寶”到“泛亞有色金屬”,再到“地圈的plus token”,以及消費領域的“云聯(lián)惠”等等,這些動輒牽扯成百上千億的,都是曾經轟動全國、令投資者血本無歸的詐騙大案,其中不少本質上就是龐氏騙局。
但龐氏騙局也只不過是詐騙的一類,今天有龐氏,明天還會有王氏、李氏。面對層出不窮的詐騙手段,千萬不要迷信什么穩(wěn)賺不賠、高收益率。畢竟當你盯上別人的超高收益率時,別人盯上的正是你的本金。建議每一位刷到的朋友,一鍵轉發(fā)到“相親相愛一家人”群,幫助自己的親友捂緊錢包,遠離詐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