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蘭州市根據當前經濟發展需要,聚焦企業這一創新主體,近日制定出臺了《創新蘭州2025年暨科技成果轉化突破年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提出,2025年要“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創新科技成果轉化模式”“支持人才服務企業創新”,一系列表述直指企業在科技成果轉化鏈條中的重要地位。
今年,全市將以“成果轉化突破年”為主線,著力提升企業創新能力、成果承接能力和市場開拓能力,打通從“實驗室”到“生產線”的轉化通道,因地制宜培育新質生產力。
加大企業投入 激發創新活力
《方案》提出:“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落實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稅收優惠等相關政策,強化稅收政策對企業研發的普惠支持。”這一政策旨在激勵企業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推動技術創新常態化發展。
為此,《方案》設立了規上工業企業研發專項,支持50家以上規上工業企業提升研發和創新能力,每家企業將獲得5萬元項目經費支持。此外,《方案》還提出:“建立健全國有企業研發資金多元化投入機制,推動企業研發投入穩定增長。”這些舉措為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提供了實實在在的資金支持,緩解了創新過程中的資金壓力。通過這些措施,蘭州市的企業將在創新能力上得到全面提升,為市內各行業注入源源不斷的創新動力。
鏈主企業牽頭 推動協同創新
在當今科技創新日益復雜的背景下,單一企業往往難以獨立完成從技術突破到市場應用的全鏈條轉化。對此,《方案》提出了“鏈主企業攻堅工程”,強調要通過強化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的產學研深度融合,推動鏈主企業、科技領軍企業牽頭組建體系化、任務型創新聯合體,開展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應用。
具體措施包括,鏈主企業將按照一事一議的形式為技術攻關項目提供經費支持,采用揭榜掛帥的方式組織一批“卡脖子”技術攻關項目。這些舉措鼓勵企業承接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或重點研發計劃,并對成功轉化的科技成果提供最高100萬元的補助。
通過“鏈主企業”模式,企業能夠帶動整個產業鏈上的其他企業共同進行技術攻關和產業化應用,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這不僅有助于蘭州市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格局中占據一席之地,也為企業帶來了更多發展機會和市場空間。
建立創新生態 暢通轉化路徑
技術創新不僅僅是科研突破,更是從“實驗室”到“市場”的全鏈條轉化。為了暢通這一技術成果轉化的“最后一公里”,《方案》提出了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轉移生態體系,提高科技成果的轉化效率。
《方案》提出要創新科技成果轉化模式,特別是在知識產權方面,加強對科技型企業的公共服務,支持企業制定知識產權戰略,培育高價值發明專利,系統提升知識產權的創造、運用與保護能力。此外,政策還鼓勵高校和企業之間的合作,推動科技成果的轉化與應用。
除了知識產權,人才引進也是成果轉化的關鍵因素。《方案》提出支持企業與高校院所建立長期穩定的人才交流合作關系,鼓勵高校教師到企業擔任“科技副總”,并對掛職人員提供高額補貼。同時,蘭州市還將依托省市人才對口協作機制,聚焦石油化工、裝備制造、生物醫藥、有色冶金、新能源、新材料6大主導產業,選派專家到重點企業開展戰略咨詢、技術指導、人才培養等服務活動。
《方案》圍繞企業這一創新主體,從研發投入、項目組織、成果交易到人才引進,構建起一個以企業為核心、市場為導向、政產學研協同聯動的政策矩陣。隨著政策的逐步落實,蘭州市企業的創新能力將大幅提升,技術成果的轉化效率將顯著提高,創新型經濟將成為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的主引擎。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華靜
責任編輯:王旭偉
來源:蘭州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