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5年度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暨新時代青年先鋒獎評選結果揭曉,西咸新區兩家入區企業負責人光榮入選“新時代青年先鋒獎”。
此次評選工作由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共同開展,最終產生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獎個人30名、獲獎集體30個,新時代青年先鋒677名。他們在科技創新、鄉村振興、綠色發展、社會服務、衛國戍邊等各領域各方面爭當排頭兵和生力軍。
85后“科創先鋒”王淞立:“中國芯就是我們的航空夢”
位于灃東新城的西安思微傳感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陜西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國務院國資委首批啟航企業。公司總經理王淞立是一位1986年出生的“85后”,也是高端傳感器賽道上的“硬核闖關者”。研究生畢業后,他投身航空工業自控所,十年磨一劍參與航空高精度傳感器研發。
“中國芯就是我們的航空夢!”2019年,面對高端壓力傳感器“卡脖子”難題,王淞立帶領團隊背水一戰。經過兩年艱苦攻關,成功攻克高精度硅諧振壓力傳感器核心技術。2022年,團隊發現國內氣象領域對國產化壓力傳感器需求迫切,迅速改造產品,使其適應極端環境。經數月外場測試與改進,成功開發出氣象領域專用的國產化壓力傳感器,打開了民用市場。
王淞立深知,要真正實現國產替代,必須構建起完整的國產傳感器產業生態。因此,他積極推動思微科技與陜西高校合作,開展技術研發和人才培養,強化校企聯動,充實產業人才儲備。同時,與供應商緊密合作,助力陜西省傳感器產業協同發展。
“目前,我們已經成功打通了從芯片設計、制作、封測到傳感器裝調的全產業鏈,累計申報專利60余項,是全球第三家、全國唯一能夠批量生產高精度硅諧振壓力傳感器的企業。”王淞立介紹。
如今,思微科技不但填補了我國在高端MEMS壓力傳感器領域的空白,打造了完全自主可控的中高端壓力芯片、超高精度硅諧振壓力傳感器以及高溫硅壓阻壓力傳感器三大譜系近百種產品,更讓航空、航天、兵器、船舶、氣象監測、軌道交通、電力裝備等多個領域應用域用上了的“中國芯”。
90后“新農人”張旺:“讓實驗室的種子在田野里開花”
位于灃西新城的陜西滿心滿行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農業技術成果轉化落地和推廣的科技企業。公司總經理張旺,是個地地道道的“90后”新農人。出生于1992年的他深耕農業領域,他搭建的線上線下融合的新零售體系,帶動農產品銷售5.8億元,通過電商助農讓農戶增收6500多萬元。為培育電商人才,他發起“青桃云客”計劃,線下培訓3萬余人次,為西北地區620個村子打通電商渠道。
乘著秦創原的“東風”,張旺帶領團隊持續推動農業科技成果落地推廣。他們開發的納米生物酶改制劑,能改良土壤、促進農作物生長。團隊還探索“技術推廣+農業生產+農產品銷售”區域聯動模式,建立58個經濟作物增產提質試驗田、9個土壤改良與污染治理試驗點,為生態農業樹立技術樣板。目前,納米生物酶改制劑已在咸陽、渭南等地農場應用,試驗作物示范田每畝平均節省成本約400元,增產8%-15%。
此外,張旺團隊還積極搭建高校與鄉村的“科技橋梁”,為高校團隊提供農業技術試驗平臺,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落地。目前,公司已對接6個農場、33所高校、150余個學生團隊,驗證12項農業技術成果,其中3項達到可應用水平。
“讓實驗室的種子在田野里開花,才是農業科技的價值?!睆埻f,“能讓農戶增收,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我有信心一直做下去?!?/p>
近年來,西咸新區以“服務大局、凝聚青年、激發活力”為重點,發揮“團員先鋒崗”模范作用,依托13家團屬陣地和44個紅色驛站,聯系培養300余名青年企業家,提供各類服務超5000次。目前,共有20余人、2個集體獲國家級榮譽,32人、3個集體獲省級榮譽,60余人、22家集體榮獲市級榮譽。
未來,西咸新區將持續以“最優政策、最強平臺、最暖服務”,為有志青年搭建追夢舞臺,助力更多“先鋒力量”在這片創新熱土蓬勃發展。
(融媒體中心 史嘉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