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發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對國土空間專項規劃的指導約束作用,統籌和綜合平衡相關領域的空間需求,近日,寧夏回族自治區自然資源廳印發《寧夏回族自治區國土空間專項規劃銜接技術指南(試行)》(以下簡稱《指南》),進一步提升專項規劃深度,規范專項規劃成果表達形式,納入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管理。
國土空間專項規劃是指在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指導約束下,針對特定區域(流域)、特定領域,為體現特定功能,對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利用、修復作出的專門安排,是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保護類專項規劃和開發類專項規劃。保護類專項規劃包括自然保護、歷史文化保護、防災減災等,開發類專項規劃包括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礦產資源、產業發展等。
《指南》明確了國土空間專項規劃銜接的通用要求。要統一底圖,專項規劃用地現狀數據使用最新年度國土變更調查數據,空間矢量數據統一采用 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和 1985國家高程基準作為空間定位基礎。要統一標準,專項規劃涉及的用地分類應當符合國家相關定義和要求;涉及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相關指標的,統計口徑應保持一致;項目用地規模測算標準應符合相關行業土地使用標準的要求。要統一期限,專項規劃期限原則上不得超出同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期限。要統一平臺,專項規劃批準后納入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管理。
《指南》對國土空間專項規劃的主要內容作出明確規定。專項規劃銜接的空間性內容包括但不限于規劃目標、空間布局、空間利用等 3個方面。在規劃目標方面,專項規劃確定的空間性目標和指標等應落實同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的要求。在空間布方面,專項規劃應以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為遵循,結合規劃編制需要,明確空間布局、保護范圍或開發重點區域、項目安排、近期建設計劃等內容,規劃項目明確選址的應帶精準位置上圖。在空間利用方面,專項規劃要明確規劃項目的用地需求,根據規劃涉及內容,分析保護范圍或開發重點區域、規劃項目選址布局與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歷史文化保護線、戰略性礦產資源以及城市綠線、藍線、紫線、黃線等控制線的關系,明確是否符合管控要求。
《指南》還對國土空間專項規劃成果的內容、形式及數據成果匯交等提出了具體要求。
來源:寧夏回族自治區自然資源宣傳教育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