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東部時間4月10日,白宮確認對中國加征關稅,是在20%的基礎上再增加125%,合計145%。再度推高的數字引發美股下跌,但國內對此反應不大,畢竟超過100%之后,少許加減并沒有什么意義。這時候有人翻出,早年特朗普威脅“中國一旦武力收復臺灣,就將對中國加征100%關稅”的舊事。牽引出“現在武力收復臺灣,還能減少45%關稅”的調侃,不過這個邏輯其實是有道理的。
▲145%和125%沒有本質區別
對于“武力收復臺灣”的代價,主要其實有兩部分:一、戰爭本身傷害。比如說,如果軍事行動不能速戰速決,有可能會演變成類似俄烏戰爭的僵局?;蛘邔辗烙w系出現漏洞,被對手的飛機、導彈攻擊到沿海區域,造成附帶傷害。對于這個問題,隨著雙方軍事裝備體系差距越來越大,出現僵局、傷害溢出戰場的可能性越來越小。尤其是在殲-20都服役200多架,而對岸近期才剛剛接收第一架全新四代半F-16V;陸軍遠程制導火箭炮,也表現出能定點清除對岸戰略目標,海軍航母更是屢屢參加聯合軍演的情況下。
▲殲-20是對岸難以招架的存在
二、戰爭爆發后美國的經濟制裁。以俄羅斯為例,在俄烏戰爭爆發后,美國聯合歐洲對其進行全面制裁,并在之后的幾個月里一一解決漏洞,現在俄羅斯已經從世界貿易體系中剝離,這也是其在特朗普“對等關稅”政策中,沒有被加關稅的原因。中國強大的工業體系,一直對外貿業務依賴很深,一旦被歐美全面制裁,局面可想而知。因此,與世界貿易脫鉤的懲罰,其實是遠比戰爭本身更有效地威懾。然而,就像俄羅斯“Top War”網站所說的那樣,特朗普正在親手毀掉這個威懾。
▲既然不動手也被制裁,那么動手的阻力就大大降低了
“武力收復臺灣將關稅從145%降到100%”,雖然只是調侃,但也指明了特朗普主動把鐐銬解開,讓中國在只需面對美國關稅的情況下,提前被制裁,是非常沒有戰略眼光的做法。畢竟中國根本就沒有出手,特朗普就已經把底牌亮了一半,而且是最有效的部分。美國數十年來苦心經營的臺灣保護體系,頓時癱了一半。至于說現在是不是“武力收復臺灣”的最好時機,其實也不是。一方面,145%關稅剛剛落地,理論上國內雖然能借道其他國家出口美國,但終究需要時間驗證,不是嘴上說說就行的。另一方面,國產076型四川艦、003型福建艦以及第六代殲-36,都處于問世但并未真正服役的狀態,等到這些高端裝備形成戰斗力,將進一步拉開雙方差距,縮減戰爭風險。
▲福建艦服役能大幅提升海軍戰斗力
此外,僅僅在三年之前,還沒有人能想到環島軍演能發展到,現在說舉行就舉行,海空陸全方面包圍,甚至陸軍火箭炮直接將對岸天然氣存儲罐作為模擬目標,惹得天然氣船根本不敢靠岸的程度。這次特朗普又親手剪斷了經濟上的枷鎖,那就不妨再等等新的好消息,畢竟時間是站在我們這邊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