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方對美國額外加征50%的關稅后,美國也沒料到中國敢直接反抗美國,而特朗普手中也沒有什么更好的牌了,就連他自己都認為沒有必要繼續對中國商品加征更多的關稅了。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特朗普會收手,反而是美國的行動證明,既然關稅政策打不贏那就直接動手,那或許就將通過軍事來對付中方。
4月9日當天,美國海軍作戰部長博伊爾宣布,五角大樓今年將于夏天在太平洋舉行史無前例的軍事演習,代號“重返太平洋”。雖然并沒有強調這場軍演是否會有美國的盟友國家參與,但是美國海陸空三軍,再加上太空部隊和美國海岸警備隊,都將參加這場軍事演習。博伊爾更是直言,這場軍事演習就是為了模仿與中國爆發高強度戰爭。
在特朗普的關稅手段沒有起到作用的情況下,這讓人不禁懷疑,特朗普是不是軟的不行,要來硬的,通過軍事手段來迫使中國接受美國的規則。
這種懷疑也不是空穴來風。因為在博伊爾宣布這場規模宏大的軍演之前,特朗普在與內塔尼亞胡的共同發布會上,對外公布了美國的國防預算,美國軍費將飆升至1萬億美元。
這與特朗普此前要削減聯邦政府開支的態度截然相反。當時特朗普讓馬斯克掌管政府效率部,就是為了削減開支,解決美債問題。雖然第一刀被砍在美國國際開發署身上,但五角大樓也在削減開支的范疇,并且預計每年將削減五角大樓8%的經費,每年遞減持續5年。
但在兩個多月后,特朗普的態度就來了一個180度的大轉變,美國國防經費開支不僅沒有減少,相較于前一年還增長12%。
這已經充分說明美國在軍事上要有大動作了。這一背景是特朗普對中國“關稅勒索”未能達成目標,因此特朗此舉的目標非常明確。
而就在這時候,日本媒體突然爆料,美國已經在為與解放軍爆發沖突做準備。日本《產經新聞》爆料,在美日聯合設立“統合作戰司令部”后,日本自衛隊和駐日美軍,將統一由該司令部指揮,并且積極為與解放軍爆發沖突做準備。除此之外,產經新聞還爆料稱,在去年的美日共同舉行的“利刃2024”聯合軍演中,就已經包含了日本自衛隊向解放軍軍艦發射導彈的內容。把這些消息串起來,就能發現美國在對華動作上已經越來越激進,甚至不排除美國故意在亞太地區引爆一場中美之間的軍事沖突。
但值得一提的是,就在美國宣布上調國防經費,宣布大規模軍演的兩天后,美國的態度似乎再次發生了變化,美國副總統萬斯和國防部長海格賽斯都回調了美國的態度。
萬斯炮轟美國鷹派,稱中美爆發戰爭將對美國的供應鏈造成巨大的損失,美國總統并不希望中美爆發戰爭。海格賽斯則宣稱,中美兩軍走向對撞將會導致可怕的后果,華盛頓不希望看到這種情況發生,也希望中美兩國在貿易上的摩擦和沖突,不會上升到軍事層面。
當然,這種表態也能夠理解。畢竟現在已經失去了遏制中國的最佳窗口期,接下來不管是特朗普在貿易上對華出招,還是在軍事上動作頻頻,都不可能讓美國在沖突上占到便宜。
中國在產業鏈上,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產業升級第一階段的目標已經實現。憑借著高效的生產效率以及低廉的成本,導致中國商品在全球范圍內都擁有不可比擬的影響力。特朗普就算是使出吃奶的勁,也改變不了這一點,中國商品出口到美國,無非就是找一個中轉站的問題。
而在軍事上,美國九萬美元一袋的襯套,說明美國軍工業已經爛透了,武器裝備價格高居不下,研發成本高昂暫且不說,但往往是錢花了,研發進度沒動,即便是研發出來了,造出來貴到用不起,性能還不達標。
美國的六代機項目NGAD直接停擺,為了面子,特朗普弄出一個F-47交給波音研發,就給出一張圖片,甚至PPT都沒來得及畫。而海軍方面的“朱姆沃爾特”驅逐艦,搞了10來年弄出來三艘,一艘70億美元以上,一共造了三艘,都夠中國造20多艘055了,結果就造了三艘之后項目直接報廢,美國海軍就連用都用不起,因為一枚炮彈就要80萬美元。
從這個角度去看,美國不僅在貿易上沒辦法占中國便宜,在軍事上同樣如此。但是,在軍事力量上,美國還是總體領先的。這也不排除特朗普到最后無計可施,在亞太尤其是在臺海策劃一場沖突,對此我們也要早做準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