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向 向
編輯 / 朱 婷
運營 / 獅子座
TikTok的最終審判日依舊尚未到來。
踩在上一期的最終審判日4月5日之前,美國時間4月4日,特朗普再次延長“不賣就禁”的法令,期限為75天。
寬限并不意味著能緩解TikTok的內憂外患。在TikTok忙于奔走時,Instagram開始積極對自己進行“微調”,優(yōu)化自身搜索功能,并提高短視頻創(chuàng)作者們的現(xiàn)金獎勵,開始精準地出擊TikTok。
北京時間4月5日凌晨3點,字節(jié)跳動的官方聲明表示:字節(jié)跳動公司尚在與國政府商談之中,未達成任何協(xié)議,雙方在很多關鍵問題上仍存分歧,按照中國法律規(guī)定,任何協(xié)議均須經(jīng)有關審查程序。
這則聲明回應了針對TikTok于美國資方將通過股權交易來稀釋股份的各路消息。在此之前,路透社及CNN等多家媒體曾報道稱:特朗普正在牽頭進行TikTok的股份稀釋計劃。
而在中美方雙方關稅“加加加加”的貿易新政背景下,TikTok的未來亦顯得越發(fā)撲朔迷離。
一、趁火打劫
毫無疑問,TikTok是塊香餑餑。
今年1月19日,第一次審判期限即將到來時,字節(jié)跳動曾短暫關閉了TikTok的服務14個小時,并在應用商店下架。隨后在第一次75天寬赦禁令的影響下,TikTok暫時恢復了服務。
而根據(jù)AppFigures平臺統(tǒng)計的數(shù)據(jù),雖然1月存在禁用風波,并下線了14個小時,Tiktok依舊拿到了今年1月以及2月在全球范圍內的下載量榜首。其中,2月,TikTok在包括iOS和Google端的總下載量達到4200萬次,與第二名的Instagram基本持平。
財富總是矚目流量聚集地,自封禁風波以來,TikTok不斷被傳出即將被商業(yè)大佬們有意收購。
除了2020年被特朗普點名要收購TikTok的微軟之外,甲骨文的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Larry Ellison、亞馬遜以及私募股權黑石集團和OnlyFans的創(chuàng)始人Tim Stokey也都曾屬于有可能會收購TikTok的熱門人選。
但蠶食這塊肥肉并不一定需要價高者得,也可以通過一些商業(yè)競爭。
行動最迅速的,毫無疑問是競爭對手,實際上,作為經(jīng)典圖文社交媒體,Instagram早在2020年,就已推出與TikTok頁面相近的短視頻模塊Reels。而在今年1月,當TikTok曾因美國封禁法案在美國下線時,莫塞里就公開宣布考慮把Reels獨立推出為APP。
而在TikTok與美國政府談判周旋的這幾個月里,Instagram花樣百出,鐵了心要發(fā)一波“T難財”。
1月,TikTok難民涌入小紅書時,Instagram也正忙著積極“收留”TikTok難民。Meta還提供了實打實的現(xiàn)金獎勵,據(jù)報道,Meta旗下員工曾聯(lián)系TikTok的創(chuàng)作者,表示提供每月10000美元到50000美元的現(xiàn)金獎勵,鼓勵她們在reels上發(fā)布獨家視頻內容。
除此之外,Meta員工透露Instagram正積極布局自己擱置多年的Ipad版本,而莫塞里也公開表示,Instagram將 “很快”推出新版本,更注重用戶評論,以優(yōu)化搜索建議。在美國時間4月7日晚,Instagram母公司Meta于紐約舉辦的面向創(chuàng)作者的活動上,還提前展示了新的視頻編輯應用 Edits。
并非是空穴來風,一旦TikTok在當?shù)爻霈F(xiàn)了嚴重的空白期,就不得不面臨生態(tài)位被競爭對手蠶食的局面。
2020年,被印度當?shù)叵录芎螅《鹊腡ikTok創(chuàng)作者不得不快速轉向本土的短視頻平臺,如模仿TikTok的Moj、或本土的Josh、以及在TikTok封禁后才快速崛起的Chingari。
而如今在美國本土,TikTok正在面臨競爭對手光明正大的“趁火打劫”。除了亦步亦趨地緊跟TikTok的Instagram之外,還有YouTube以及Facebook或者X可以為本土TikTok創(chuàng)作者們提供空間,哪怕是分散風險的空間。
二、出海并非易事
實際上,美國并不是第一個對TikTok進行制裁的國家。
為了走好出海這條道路,TikTok及字節(jié)跳動,不得不從0開始,累積下來與不同國家的監(jiān)管機構進行博弈周旋的豐富經(jīng)驗。
2020年的TikTok,同樣身處焦頭爛額的狀態(tài)。
彼時,印度作為TikTok最大的市場之一,曾擁有超過2億用戶。受到中印邊境沖突事件影響,印度政府于2020年6月29日,以“國家安全”為由頭,宣布禁封包括TikTok在內的59款有著中國背景的APP。
如前文提到,2020年經(jīng)驗尚不足的字節(jié)跳動,并未在印度完成局面逆轉,下架的時間長了,2億的用戶也被本土的社交媒體分食完畢。
也同樣是2020年,美國開始了與TikTok漫長的拉鋸戰(zhàn)的第一輪,巧了,還是特朗普當政,他要求字節(jié)跳動在45天內出售TikTok給微軟,并簽署政令要求字節(jié)跳動在90天內剝離TikTok在美國運營的所有權益。
字節(jié)跳動隨后向美國法院對美國政府遞交了起訴書,控告美國政府的相關行政法令違法。隨著2020年特朗普競選失敗,第一次在美的封禁風波也就這樣不了了之。
好在,字節(jié)跳動逐漸學會了博弈。
2023年,在英美市場連連受挫,字節(jié)跳動再次把業(yè)務重心放在了東南亞。其中,最繁華的市場是印尼,根據(jù)墨騰創(chuàng)投的數(shù)據(jù),2022年,印尼電商的交易額為520億美元,而TikTok貢獻了其中的25億。
但印尼政府認為TikTok的跨境電商業(yè)務威脅到印尼本地中小商家。9月,時任印尼總統(tǒng)統(tǒng)佐科·維多多在內閣會議上表示將會正式禁止“像TikTok這樣的”社媒平臺進行直接銷售交易。于是,10月4日,TikTok Shop正式在印尼關停。
不過,印尼對TikTok Shop的要求很清晰,于是,字節(jié)跳動就從源頭處理問題:提出將TikTok Shop與印尼GoTo集團旗下電商平臺Tokopedia合并,合并后的Tokopedia由TikTok控股,實體TikTok占股75%并擁有控制權的整改方案。
同時,還承諾未來將投入15億美元為業(yè)務發(fā)展提供資金支持,在營銷、品牌和國際化等方面為中小商家提供更多助力。
最終,兩個月內,TikTok扭轉了局勢,TikTok Shop在印尼重新恢復上架。目前,東南亞依舊是TikTok的主要市場之一。而在印尼迅速扭轉局勢保存實力的經(jīng)驗也證明,想要穩(wěn)住美國市場,需要快速完成當前局面的破局。
三、自救
TikTok在美國市場商業(yè)價值的重要性,不言而喻。TikTok在美國擁有1.7億用戶(相當于美國人口的一半)和超過700萬商家,據(jù)英國《金融時報》報道2023年,TikTok在美國市場的收入高達160億美元,占其全球收入的50%。
此外,在美國地區(qū)的英語語系領導力加上市場影響力的作用下,美國市場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加拿大、英國乃至歐洲一部分地區(qū)市場的風向標。
事實上確實有一部分市場會響應美國。2024年11月,加拿大政府依據(jù)《加拿大投資法》下令關閉TikTok在加拿大的業(yè)務,字節(jié)跳動不得不關閉了其在多倫多和溫哥華的辦公室,終止本地運營。如果這樣的故事持續(xù)得在歐美語系的國家下發(fā)生,想要再復制一款在世界范圍內的有著影響力的TikTok,毫無疑問,非常困難。
圖源:豆包AI
與此同時,英語也是最能產(chǎn)生快速流通能量的內容,在英語市場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某種程度上就掌握了一定的話語權。
也正因為此,從2020年第一次封禁風波開始,TikTok一直在積極自救。
2022年,為了防止自身在數(shù)據(jù)上存在的爭議,TikTok自行提出了“得克薩斯計劃”。計劃的核心是,TikTok將其美國用戶的信息存儲在甲骨文,并確保中國母公司字節(jié)跳動將無法獲取這些信息,并希望以此解決美國監(jiān)管部門對該短視頻應用數(shù)據(jù)完整性的擔憂。
為了完成這一計劃,據(jù)瑞銀集團分析師估算,TikTok每年需要向甲骨文購買價值約6.5億美元的云服務。
僅2021年至2022年間,TikTok就以“得克薩斯計劃”與美國政府至少召開了14次會議、進行了9次書面演示并發(fā)送了15封郵件。但一封日期為2024年4月1日的信函中,TikTok的律師團隊稱:“美國政府忽視了進一步談判的請求。”
但從幾度TikTok被審判的最終日期,2020年美國大選周期,1月19日-1月20日拜登政府與特朗普政府交接之際,以及4月的關稅大戰(zhàn)時間點,顯然,TikTok本身的命運早已經(jīng)遠并不止于一家單純的公司,而因為其特殊的影響力,成為了美國政治博弈的砝碼。
想要擺脫這種命運,TikTok的自救之路變得越發(fā)艱難了。內憂外患的TikTok最終駛向何方,我們將繼續(xù)觀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