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地震半月,中國再次出手了!
4月9日,我們派去支援的隊伍已乘包機安全回國。
中國是派出救援人數最多的國家,也是物資第一批到達的國家。
緬甸深深感受到了中國的大愛無疆,于是在人走后又提出了自己囊中羞澀的問題。
對于淋雨的人,我們不吝給他撐把傘。
4月10日,中方應緬甸請求,宣布追加10億元人民幣緊急人道主義救災援助。
這是繼地震首筆1億元援助后,又一次重大支持。
這10億元,主要用于3個方面。
一是救命的物資保障,包括救援設備、板房、手術室設備等。
二是用于災后重建的基礎設施。
大震后有大疫,第三就是用來派遣醫(yī)療防疫專家組開展救治和消殺,避免次生災害。
另外,我們還貼心地考慮到了他們的文物破壞情況。
這其中有一部分錢,便是用于文物保護維修的。
緬甸地震,最盡力的反而是中國救援隊。
我們累計派出30多支救援隊、600余人,搜救面積達28.7萬平方米。
數十噸的物資被源源不斷送往受災區(qū),保質又保量。
為什么緬甸地震,中國會如此不遺余力呢?有兩個原因。
大國格局
中國自古就有“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的諺語,這次救援就有此原因。
2008年汶川地震,緬甸曾捐贈過200多萬元,果敢地區(qū)的人也積極向四川提供援助。
疫情暴發(fā)時,緬甸政府還在物資短缺的情況下向中國提供了200噸大米和醫(yī)療物資。
對于這樣一個小國來說,如此也算是盡力了。
所以當他們遇到困難時,中國自然想要“報恩”。
不僅有經濟援助,救災人員我們也安排到位。
中國救援隊、中國國際救援隊、中國香港救援隊,三箭齊發(fā)。
這還不包括一些民間的自發(fā)力量和組織。
從初期搜救到防疫重建,中國始終動態(tài)調整援助策略。
不過對緬甸地震關心,報恩只是其中一個原因,最重要的是要展現大國擔當。
人道主義援助,是一個有道義的國家都會做的事。
而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更是用行動顯示什么格局。
相比于美國的200萬美元,日本和歐盟的口頭關心,中國的1億人民幣分量十足。
如今追加的10億,更是大氣。
與美國“霸權式干預”不同,中國選擇“共生式發(fā)展”,將其他國家視為命運共同體。
我們的援緬行動不僅是人道主義救援,更是對“親誠惠容”外交理念的踐行。
而且作為鄰國,緬甸的穩(wěn)定直接影響中國西南邊疆安全,援助本質是共筑區(qū)域安全屏障。
中國有實力又可靠,時間久了,身邊自然會匯聚越來越多的伙伴。
然而卻有很多人呼吁,幫誰都不能幫緬甸,這是為什么?
擔心
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網友之所以對緬甸沒有好臉色,除了因為臭名昭著的緬甸園區(qū),還因為救援中發(fā)生了農夫與蛇的故事。
當時中國紅十字會車隊載著物資前往支援,結果緬甸士兵卻直接開槍了。
他們三次鳴槍示警,迫使9輛救援車折返。
事后緬甸政府軍稱是中國沒通知報備,所以才如此提示。
諷刺的是,當地一支反對派武裝卻護送中國車隊前往了災區(qū)。
中國救援隊爭分奪秒,緬甸方實在是令人心寒。
不過中國卻未因槍擊事件中斷援助,反而追加資金,體現“以德報怨”的大國胸襟。
很多網友不理解,生怕善心喂了狼。
“那些人不值得救,斗米恩升米仇。”
緬甸雖有些過分的地方,但災民卻是無辜的。
若因一次槍指事件就切斷對8300萬受災民眾的生計,中國將與西方“選擇性人道主義”無異。
而且緬甸與我國鄰近,他們不安生的話,對我國的邊境也是一種威脅。
今天的10億元投入,既是對生命的敬畏,更是以高超智慧在動蕩地緣中鋪設合作通道。
結語
中國對緬甸的救援,讓世界看清誰在雪中送炭,誰在危機前隔岸觀火。
中國的救援智慧,不僅寫在援助清單上,更體現在行動里。
對于緬甸我們已經仁至義盡,如果日后他們膽敢放肆,我們也不必手下留情。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任何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信息來源于:澎湃新聞 中國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