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蘋果在 WWDC 大會上發布的 Apple Intelligence 一度引發廣泛關注,尤其是它承諾帶來的“更懂你”的個性化 Siri。然而,一年過去了,這些演示中的功能仍未面向用戶開放,甚至連宣傳廣告片也被蘋果悄然撤下。
盡管蘋果不久前發布聲明稱,個性化 Siri 功能的完善“需要比預期更長的時間”,但這并未平息外界的質疑。目前,在美國和加拿大,已經出現多起針對蘋果的集體訴訟,指控蘋果因宣傳尚未推出的 Siri 功能誤導消費者購買 iPhone 16
據《紐約時報》今天的最新報道,蘋果正計劃在今年秋季正式發布延期的 Apple Intelligence Siri 功能。報道援引蘋果內部消息人士稱,該公司仍對這一功能的秋季發布充滿信心:
- 蘋果并未取消改版后的 Siri。三位知情人士透露,該公司計劃推出一款助手,能夠根據好友要求編輯照片、發送照片等功能。
如果功能確實在秋季發布,這意味著它可能隨 iOS 19 系統上線。iOS 19 正式版通常會在 9 月中下旬 隨 iPhone 17 系列的上市向用戶推送。
那么,為什么新版 Siri 的研發進展如此緩慢?昨日《The Information》的一篇深度報道詳細指出了蘋果內部改造 Siri 的種種問題
技術路線反復橫跳
據 The Information 報道,為了讓 Siri 真正「智能」起來,蘋果內部經歷了一場漫長而曲折的技術路線拉鋸戰。
一開始,蘋果想雙管齊下,開發代號「小老鼠」(Mini Mouse)的端側小模型和代號「巨無霸」(Mighty Mouse)的云端大模型。但 Siri 團隊的領導層很快決定另辟蹊徑,轉向單一云端大模型方案,但之后又經歷了一系列技術方向的調整。
這種反復折騰,不僅讓工程師們感到沮喪和困惑,據說還直接導致了一些成員離開了蘋果,畢竟誰也不想在一個目標搖擺不定的項目上浪費才華和熱情。
「AIMLess」與「燙手山芋」
技術路線的猶豫不決,背后往往是更深層次的問題。The Information 的報告指出,除了蘋果根深蒂固的隱私立場帶來的挑戰,內部領導層的決策混亂和缺乏魄力也是重要原因。
多位前員工向 The Information 透露,蘋果的 AI/機器學習(AI/ML)團隊甚至被內部戲稱為「AIMLess」(無目標)。而 Siri 本身,則像一個「燙手山芋」,在不同團隊之間被傳來傳去,卻始終沒有實質性的突破。
蘋果 AI 主管 John Giannandrea 一度自信滿滿,認為只要有足夠的訓練數據和更好的網絡抓取能力,就能修復 Siri。
但即便是 2022 年 ChatGPT 橫空出世,震驚業界,蘋果高層似乎也沒感受到足夠的緊迫感。Giannandrea 甚至對員工表示,他不認為 ChatGPT 這類聊天機器人能給用戶帶來多少價值。這個判斷現在看來,多少有點「打臉」。
研發困境
到了 2023 年,蘋果管理層還曾一度禁止工程師在最終產品中使用其他公司的模型,只允許用它們來做性能對比的參照。尷尬的是,蘋果自家的模型性能遠不如 OpenAI 的技術,這就像閉門造車,結果發現外面的世界早已是 F1 賽車的天下了。
與此同時,Siri 的負責人 Robby Walker 則更專注于一些小確幸式的改進,比如花了兩年多的時間,終于把「嘿 Siri」里的那個「嘿」給去掉了
雖然這個改進用戶體驗確實有提升,但對比隔壁 AI 的日新月異,這步子邁得似乎太短。
這種研發困境甚至波及到了 Vision Pro。原本計劃讓用戶通過語音指令控制應用、瀏覽網頁、調整窗口,甚至支持多人在虛擬空間協作的「Link」項目,大部分功能因為 Siri 團隊無法實現而被砍掉。
發布會「畫大餅」
最重磅的爆料,可能要屬 WWDC24 上的演示。The Information 報告聲稱,那些展示 Siri 查找郵件航班信息、結合信息提醒午餐計劃并規劃地圖路線等驚艷操作,在當時其實是「虛構」的,至少是尚未完全實現的。
演示效果甚至讓 Siri 團隊內部的部分成員都感到驚訝,因為他們從未見過能實際運行的版本。
發布會上唯一能在測試設備上激活的,只有那個環繞屏幕邊緣跳動的彩色光帶。
如果屬實,這種畫餅式演示,對于一向只展示成熟功能的蘋果來說,無疑顯示了其在 AI 競賽中的焦慮。
Siri 還能翻身嗎?
當然,故事還沒到結局。混亂之中也有一線希望。
The Information 的報告提到,現在蘋果軟件工程主管 Craig Federighi 已經更多地介入 Siri 的開發
這位以執行力著稱的高管,給 Siri 工程師下達了指令:要「竭盡所能打造最佳的 AI 功能」,哪怕這意味著要在產品中引入其他公司的開源模型,而不是死守蘋果自家的技術
這或許是一個積極的信號。Federighi 的介入和策略轉向,能否幫助 Siri 擺脫多年來的「人工智障」標簽?我們不妨搬好小板凳,拭目以待蘋果接下來的實際行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