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 年 12 月 31 日上午 10 點左右,日本東京警方接到了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報警電話。
電話那頭,一位老婦人聲音顫抖,帶著無盡的恐懼和悲痛喊道:“我女兒全家被人殺了!快來呀!” 警方不敢有絲毫耽擱,迅速朝著案發現場趕去。
案發現場位于東京西南部的世田谷區,這里曾是東京面積最大的一個區,也是傳統意義上的富人區。
一座看似普通的二層小洋房,此時卻彌漫著死亡的氣息。這棟房子里原本住著幸福的一家四口,男主人宮澤干夫,44 歲,是一名設計師;女主人宮澤泰子,41 歲,在一家培訓機構擔任老師;他們還有兩個可愛的孩子,8 歲的女兒宮澤妮娜和 6 歲的兒子宮澤禮。
報案的正是女主人宮澤泰子的母親。當天早上,她像往常一樣給女兒打電話,卻連續三次都無人接聽。心中涌起不祥預感的她,急忙趕到女兒家。到了門口,她發現門沒有上鎖,輕輕一推便開了。
走進屋內,映入眼簾的恐怖場景讓她瞬間癱倒在地 —— 女婿宮澤干夫倒在樓梯拐角處,渾身是血,早已沒了氣息。老太太強忍著恐懼,顫抖著走上樓,希望這只是一場噩夢。然而,現實卻更加殘酷,女兒宮澤泰子和外孫女妮娜躺在二樓的樓梯口,身上布滿了刀傷,死狀凄慘無比。她再也無法承受這巨大的沖擊,慌亂之中趕緊報了警。
警方到達現場后,立刻展開了勘察工作。在二樓臥室的床上,他們找到了 6 歲的男孩宮澤禮,他小小的身體上,脖子處有明顯的掐痕,同樣沒能逃脫兇手的魔掌。很快,警方確定了四個人的死因。
宮澤干夫頭部有被劈砍的痕跡,但真正致命的是大腿動脈被割裂,導致失血過多而亡;泰子的臉被扎了四十多刀,頸部、背部也傷痕累累,心臟處一道貫穿性的傷口成為了她的致命傷;8 歲的女孩妮娜則是慘遭兇手割喉。
經初步判斷,一家人的死亡時間大致都在 12 月 30 號晚上 11 點到凌晨 1 點之間。一家四口,死因各不相同,卻都死得如此殘忍,兇手究竟與這家人有著怎樣深的仇恨,連兩個無辜的孩子都不放過?
與以往一些因現場被清理而缺乏線索的懸案不同,這起案件的現場留下了大量兇手的痕跡。警方在現場發現了指紋、DNA,還有兇器 —— 日式切生魚片刀和被害人家中的西式菜刀,甚至還有兇手用過的創可貼。
不僅如此,兇手似乎并不慌張,在殺人后還在屋內逗留了長達 10 個小時左右,期間從現場的雪柜中取出瓶裝麥茶、哈密瓜、4 個雪糕食用,并且在宮澤家的便池中留下了糞便,警方從中提取到了兇手的 DNA。經分析顯示,兇手 DNA 父系為亞洲血統,母系則有南歐人血統。
另外,在宮澤家的拖鞋當中,也提取到了兇手的 DNA,不排除他曾在兇案發生地換上死者家中的拖鞋。警方對現場勘查后還發現,兇手的步行和處理傷口方式比較特殊,曾有日本媒體借此推測兇手有從軍經歷。
警方還對宮澤干夫的電腦進行了技術勘查,結果發現,命案發生當晚,這臺電腦曾經有三次聯網的記錄。
其中有兩次均發生在宮澤一家遇害之后,第一次是在 31 日凌晨 1:18,使用者登錄了 “四季劇團” 的網站嘗試預約門票未果;第二次是在 31 日上午 10:05 分,使用者瀏覽了宮澤干夫的工作室主頁以及一些專業技術性的網站,4 分 16 秒后電腦直接被關閉電源強行關機,而第二次出現電腦使用痕跡時,正值女主人宮澤泰子的母親給家中打來電話的時間。
2014 年前后,日本警方曾再次發布調查報告稱,31 日上午 10:05 分那次的使用記錄有可能為電腦故障造成,這表明,2014 年后警方仍未掌握兇手離開宮澤家的具體時間。
兇案后宮澤家中柜門抽屜有打開翻找痕跡,家中丟失物品為數張新年賀卡、一件運動服和一些現金等。
據日本警視廳官方網站上關于該案的公開搜查頁面顯示,遇害的宮澤一家房屋所在地區因公園將擴大,屬于勸遷出地區,大部分住戶已遷出,案發時僅剩 4 戶。
慘案發生后,在日本社會引起了極大的關注。這起案件甚至直接改變了日本刑法中關于刑事案件公訴時效的規定。
此前,按照日本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刑事案件設有一定期限的公訴時效,逾期之后警方將失去繼續調查和抓捕嫌犯的權力。
2009 年 2 月 8 日,慘案發生后 8 年多,被害者宮澤干夫的父親宮澤良行與其他一些案件被害者家屬共同提出在日本徹底廢除殺人案件的公訴時效。2010 年 3 月,日本國會決議廢除因殺人、搶盜導致死刑的公訴時效。
本案中兇手留下了大量物品以及 DNA 指紋等信息,但日本警方經過大量追查后,始終未能匹配到有效信息。日本警方還將線索征集令譯成中文、韓文、英文等多國文字,并向中韓兩國警方請求協助調查,但最終并未獲得有效信息。
經過 20 年,警方已將懸賞金額提高至 2000 萬日元,成為日本史上懸賞金額最高的一樁案件。
2021 年,這起懸案似乎出現了一絲曙光。一家案發時在世田谷區經營燒肉店的經營者在當年 9 月 21 日突然接到警方的電話。該燒肉店經營者稱,警方主要是向他了解在當時燒肉店廚房臨時員工 H 的信息。
據一名該燒肉店曾經的熟客提供消息稱,曾在案發后次日目擊 H 在遛狗時受傷纏著繃帶,而 H 當時 20 多歲,身高 170 公分左右,體型中等,留有胡子,總是戴著帽子,騎一輛 BMX 的競技自行車,其外貌的描述符合警方對本案兇手的畫像。
同時,燒肉店經營者回憶起,在這起兇案發生前后,自己家中也發生了被盜案,家中的手表和現金等財物丟失,現場跡象表明,作案者是撬開窗戶闖入的。而就在被盜案發生前不久,燒肉店老板曾邀請員工們來自己家中聚餐,警方推測 H 正是趁這個機會搞清了老板家中格局和財物存放情況。
“找我的兩名警察說,本案和世田谷一家被害案可能是同一人所為。” 但由于案件發生至今,已過去了 20 多年,燒肉店老板早已失去了 H 的所有聯系方式和身份信息。
目前尚不清楚警方后續的動作,這一最新線索最終是否能為案件偵破帶來實質性進展,仍充滿了未知數。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人類學博士、都市犯罪方向研究者何襪皮對本案中的關鍵環節進行過深入分析。就作案動機來說,何襪皮認為本案傾向于以謀財為主。
對于本案當中關注度很高的細節 —— 兇手疑似在作案后兩次使用死者電腦,甚至嘗試網購歌劇票的行為,何襪皮有著不同的看法。她認為,“我不覺得他想訂票,或嘗試訂票。”
在兇案發生后的兩次聯網操作都是 5 分鐘左右,“后來日本警方做了一個實驗,如果鼠標不小心被人碰了下,屏幕會自動點亮,如停止操作,會在 5 分鐘左右自動斷網、休眠,這也符合 2000 年時的電腦上網特點。”
何襪皮稱,根據此特征,日本警方認為第二次,即上午 10 點的操作可能不是人為的,而是鼠標滑落等原因造成。
“我由此推測,凌晨 1:18 的操作也可能是偶然的。一是因為鼠標上有指紋,但鍵盤上沒有指紋;二是男主人在遇害前是在使用電腦的,曾打開過這個四季劇團訂票網站試圖訂票,那么兇手在凌晨 1:18 可能出于好奇,移動鼠標,喚醒了電腦。
由于當年電腦上網沒那么普及,他可能不知道該輸入什么網址,只是偶然點開了剛才男主人瀏覽記錄中的網址,隨后放棄了,而電腦 5 分鐘后自動斷網。”
因此,何襪皮認為,不能得出兇手在作案后,使用被害人電腦網購音樂劇票的推論。
另外,對于兇手在行兇后曾在宮澤家中吃了 4 杯雪糕以及冷飲和水果等行為,何襪皮表示,“在很短的時間內殺害 4 個人,這是非常耗體力的,他感覺很熱,所以坐下來吃冰的東西。只能說這人十分從容,膽大,冷酷。”
而對于兇手疑似有過軍方經歷的推測,她認為 “走路腳印是走橫步的細節,確實可能是參軍的經歷而養成的習慣。” 針對在宮澤家的拖鞋里發現兇手 DNA 這一不合常理的細節,何襪皮推斷,兇手半夜從二樓窗戶潛入房子內部后,可能先脫去鞋子,以免走路發出太大聲音,引起注意。
但在殺人后,地上都是血,他可能怕把血都弄在腳底,一度穿上了死者的拖鞋在房子里忙碌,后來又換上了自己的鞋子。
而本案的另一反常細節,即兇手遺留了大量個人衣物在案發現場,何襪皮認為,兇手把套頭衫、外套、手套、帽子、圍巾留下,褲子和鞋子沒換,“給人的感覺是換裝”,假設那些東西都是兇手留下的,她認為兇手換裝的原因可能有兩個:一是遺留下的東西都洗得很舊,甚至可能多日未更換,他可能挑了一些更新的干凈衣物;二是他可能想打扮成和來時完全不同的樣子,以便逃跑,所以帽子圍巾也不要了。
對于 2021 年披露的本案最新線索,何襪皮表示:“當年案發時警方就找餐館里的人都打聽過。” 言下之意,這條新線索或許并不能對案件偵破起到決定性作用。
時至今日,在日本警視廳官網上仍然登載著該案件的線索征集令。這起世田谷一家四口滅門案,就像一團迷霧,籠罩在日本社會的上空。盡管警方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盡管現場留下了諸多線索,盡管懸賞金額一漲再漲,可 20 年過去了,兇手依然逍遙法外,真相依舊深埋在黑暗之中。
這起案件也成為了日本犯罪史上一個難以解開的謎團,時刻提醒著人們,正義有時會遲到,但人們對真相的追尋永遠不會停止。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新的線索會出現,塵封已久的真相終將大白于天下,讓逝者得以安息,讓正義得以伸張。
參考資料:
《除夕夜被滅門,兇手淡定喝茶吃雪糕!20 年后這個懸案又有新線索》 - 澎湃新聞
《懸賞 2000 萬日元!一家 4 口被滅門 20 年后終有線索》 - 看看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