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飛快,下周的周日,就會迎來谷雨節氣,它是二十四節氣當中的第六個節氣。"谷雨"之名取自"雨生百谷"之意,反映了此時雨水對農作物生長的重要性。唐代詩人杜甫曾寫道:"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正是對谷雨時節雨水珍貴的生動描繪。宋代陸游也有"谷雨初晴綠漲溪"的詩句,展現了谷雨時節生機盎然的景象。
這個節氣最早可追溯至《周禮》記載。當太陽到達黃經30°時,谷雨便如期而至,通常在每年公歷4月19日至21日之間。2025年的谷雨具體時間為4月20日03:55:45分。關于過雨節氣,民間說法頗多,比如“早谷雨水滿江,晚谷雨干斷河”,今年谷雨早還是晚?有啥預兆?
古人為何喜歡用谷雨及節氣來預兆天氣?
農耕社會對天氣變化極為敏感,古人通過長期觀察總結出谷雨與后續天氣的關聯性,從而得出各種各樣的俗語諺語。這其實也比較好理解,畢竟以前可沒有天氣預報這些,而天氣變化本身就有周期性,那么用這些節氣來預兆天氣,也就存在合理性了。
根據自然的規律,谷雨前后暖濕氣流活躍,與冷空氣交匯易形成持續降水。農諺就有"谷雨雨淋淋,四十五天雨"的說法。這就反映了,這個時候天氣的一個變化。
此外,谷雨時節正值春播關鍵期,雨水多寡直接影響作物生長。"谷雨麥懷胎,立夏長胡須"道出了此時雨水對小麥抽穗的重要性。也正因如此,古人則喜歡用谷雨這天的天氣情況來預兆后續的雨水情況。
“早谷雨水滿江,晚谷雨干斷河”是什么意思?今年是早谷雨還是晚谷雨?
這句農諺其實還是比較簡單的,意思就是谷雨如果來的比較早,那么降雨就會比較多,水滿江,意思就是降雨量比較大,雨水充沛,如果谷雨交節來的比較晚,那么可能會出現干旱的一個天氣,河流都會旱干,當然這個用了夸張的手法在里面。
如何來區分,谷雨的早晚呢?古人將谷雨分為"早谷雨"和"晚谷雨",其區分標準頗為有趣:
早谷雨:交節時間在中午12點之前
晚谷雨:交節時間在中午12點之后
2025年的谷雨發生在凌晨3點多,明顯屬于"早谷雨"。而如果是按照農諺說的,早谷雨水滿江,晚谷雨干斷河的說法,今年的雨水會相對比較的充沛,那么莊稼的生長也會比較的不錯。
與之類似的農諺還有"上午谷雨春雨多,下午谷雨旱斷河":谷雨上午交節時,大氣環流形勢有利于后續降水;下午交節則可能預示干旱。
此外,像谷雨當天預兆后續天氣的農諺也有不少,比如"谷雨無雨,交回田主",谷雨無雨預示干旱,可能導致農作物歉收,佃農無法交租。同時還有“谷雨有雨糧滿倉,谷雨無雨米倉空”的說法,也就是說當天下雨的話,代表著雨水比較的充沛,后續糧食也會迎來豐收,反之缺少雨水,可能會影響到收成。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農諺具有一定地域性,且現代氣候變化可能影響其準確性,但作為傳統文化遺產仍具參考價值。
谷雨作為春季最后一個節氣,不僅承載著古人對自然的敬畏,也蘊含著中華民族順應天時的生存智慧。在氣候變化日益顯著的今天,我們更應珍視這些傳統經驗,科學地將其與現代氣象知識相結合,為農業生產和生活提供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