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蹭流量”這個詞,在互聯網時代幾乎成了貶義詞的代名詞。可誰能想到,一個被全網嘲諷“厚臉皮”的中年大叔,硬是靠著一只鹵鵝和一身花棉襖,在短短十天內扭轉了所有人的看法。他的故事里沒有劇本、沒有資本包裝,甚至沒有一句流利的英語,卻讓無數人一邊刷著他的視頻一邊感慨:“原來真誠真的可以打敗套路。”
這個被網友戲稱為“鹵鵝哥”的重慶大叔林江,原本是個再普通不過的草根創業者。七次創業失敗的經歷,讓他的人生看起來像一本寫滿“倒霉”二字的流水賬。他賣過家具、跑過快遞、開過小吃店,甚至因為房貸逾期不得不借錢度日。可偏偏是這個“干啥啥不成”的中年人,在49歲這年干成了一件大事——用一只鹵鵝撬動了全球流量,讓家鄉榮昌的名字火遍全網。
故事的開端充滿爭議。當林江第一次擠進美國網紅“甲亢哥”的保鏢人墻時,圍觀群眾嗤笑他“蹭得難看”;當他追著對方連跑五座城市投喂鹵鵝時,彈幕里飄滿了“想紅想瘋了”的嘲諷。
可就在這樣的質疑聲中,事情悄然起了變化——人們發現這個大叔雖然嘴上說著“要流量”,行動里卻透著股笨拙的實誠勁兒。他會因為買不起3000塊的翻譯機而撓頭憨笑,卻在山火地震時默默當志愿者;他明明窮到借錢追星,卻堅持給農民原價賣滯銷甘蔗;哪怕被惡評淹沒,他依舊每天只睡三小時,就為了把家鄉鹵鵝塞進“甲亢哥”的鏡頭。
這種近乎偏執的堅持,讓他的“蹭流量”行為逐漸顯露出另一層底色。當其他網紅忙著和“甲亢哥”自拍時,林江會悄悄把酒杯壓低半寸;當眾人簇擁著網紅求關注時,他像老父親般給“甲亢哥”夾菜盛湯。這些細節被網友一幀幀扒出來,拼湊出一個與“精致利己”完全相反的草根形象。
更讓人意外的是,這個連普通話都說不標準的重慶大叔,居然真用蹩腳英語讓“榮昌鹵鵝”成了國際網紅口中的高頻詞。當“甲亢哥”在香港脫口而出“怎么又是你”,在深圳主動摟住他肩膀,在長沙扒著車窗喊“uncle在哪兒”時,這場原本單方面的追逐悄然變成了雙向奔赴。
有人說這是運氣,可翻開林江的人生履歷就會發現,這份“運氣”里藏著他49年摸爬滾打練就的本能。七次創業失敗教會他的不是放棄,而是“摔倒了就換個姿勢爬起來”的生存智慧。開餐館倒閉讓他明白選址的重要性,賣醬料滯銷讓他學會研究市場口味,做助農直播賠本卻積累下與農民打交道的真誠。
這些散落在失敗里的碎片,最終在追逐“甲亢哥”的瘋狂旅程中拼接成完整的拼圖——他知道怎么在人群里突圍,知道用花棉襖制造記憶點,更知道如何用笨辦法把“榮昌鹵鵝”四個字刻進全球網民的腦海。
這場逆襲最耐人尋味的地方,在于它撕開了流量時代的虛偽面紗。當其他城市忙著做高大上的文旅宣傳片時,榮昌選擇全力支持這個“不專業”的草根代言人;當全網都在討論“蹭流量”的道德邊界時,網友用真金白銀的鹵鵝訂單投票支持這個“實心眼”的大叔。
連最初罵他“不要臉”的人也不得不承認:這個時代太缺愿意為家鄉拼命的人了。畢竟能堅持追五座城市的人很多,但能讓被追的人主動邀請去美國做客的,恐怕只有這個穿著舊T恤的“鹵鵝哥”。
如今回到榮昌的林江,依然穿著那件被汗浸出鹽漬的花棉襖。家鄉人給他頒獎、報銷路費、往他嘴里塞鹵鵝腿的熱鬧場面,與他在直播間被罵“厚臉皮”的遭遇形成強烈對照。
這個總說自己“沒才藝”的大叔或許還沒意識到,他早已用最原始的真誠完成了對流量規則的顛覆——在這個人設比紙薄的時代,他用油漬麻花的圍裙兜住了人心,用跑斷腿的執著證明了:笨功夫,才是這個浮躁社會最稀缺的聰明。
這個49歲才迎來人生高光時刻的普通人,用一場跌跌撞撞的逆襲告訴我們:有時候,世界會給笨人留一扇窗——只要你跑得足夠久,久到讓所有套路都追不上你的真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