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LO HOME ∣ ISSUE 346
伽羅生活微信公號寫了九年了,我們一直盡量回避寫一種家居風格——中式。
所謂近鄉情怯。
我們很熟悉歐洲從古到今的各種設計風格,并且以源自北歐丹麥的MCM風格,為自己制造家居產品的主風格。
但你說是我們不喜歡中國的東西,中國的風格嗎?不可能的。這是流在每個中國人血液里的東西,是娘胎自帶的,是文化基因,我們每天都在討論琢磨家具、紡織品等家居產品,怎么會不喜歡中式的風格。
但中式風格,非常復雜,我們雖然清楚,但不想碰,因為太復雜。今天是因為我們近期的一些產品開發,有所觸動,所以想嘗試梳理一下。
三種中式
簡單說下。中式風格很復雜,目前在國內市面上大概可以說有三種中式:▼
一種是最傳統的中式,你見過的紅木家具,景德鎮的仿古瓷器,都可以歸入這個類別。
這種傳統中式,其實不太適合現代家居風格了,原因我們說過,房屋結構不一樣了,時代潮流也不一樣了。
但傳統中式還是很多人喜歡和推崇的。我也在國內見過不少比較簡潔的中式紅木家具,比(上海博物館展出的)那些著名明式椅子還要簡潔。但這畢竟是少數,而且,好看又簡潔的紅木家具,用料用工都非常高級繁瑣,都不便宜,傳統中式可不是隨便去買幾個仿古椅子柜子就能打造出來的。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明·仇英《桐陰晝靜圖》(局部),圖中的家具線條極為簡潔
第二種看起來更好看、更時尚一些的中式風格,其實可能不是中國人搞出來的,來自歐洲的18和19世紀。
因為中國文化對歐洲人來說,也有巨大的吸引力。如果你喜歡的一些中式不是歐洲的,其實也可能是日本人和韓國人搞出來的。
這些外國人搞出來的中式風格,乍一看是中國的,但仔細看,感覺還是有點怪。不知道多少人在國外見過,外國人做的中國瓷器花瓶上,外國人畫的中國人,中國人是接受不能的,會嚇死。
但這種中式風格,是成體系的。比如,介紹這種風格甚至有一個專門的法語名詞——chinoiserie。
在歐洲的古董豪宅里,沒有幾件中國風格的物件就是檔次不夠,即便在今天,chinoiserie也代表著奢華
這些歐洲或者日本韓國來的中式風格,最近一二十年,因為他們在中國的工廠定制一些相關產品,比如瓷花瓶,瓷臺燈,屏風,瓷器擺件,甚至一些中式服裝,以出口轉內銷的方式,也流入了中國。跟中國市場上一些傳統風格的中式家居產品,混在一起,更加難以區分。
日本的中國風格的屏風
Gucci的中國風壁紙
法式中國風金箔屏風
第三種就是新中式。
其實我也不知道什么是新中式,大概理解一下,就是一些新時代的中國設計師,去改造中國古代的家居家具產品之后,給自己起的新名字。
但因為中國現代經濟社會的發展情況是,制造強,設計弱,其實這些原創設計的水平,既達不到古代的水平,不如直接去仿古,也不如歐洲甚至日本的中國風產品,所以,會略顯尷尬,沒有什么存在感。
其實如果非要有一種新中式,不如去找找北歐丹麥MCM時代的那些大師設計,因為明式家具對他們影響很大,好幾位丹麥家具設計大師的產品,都是對中國明式家具的改造。比如,漢斯瓦格納的肯尼迪椅、Y椅。這種椅子,中國人一看就會知道跟中國有淵源,而他們的設計水平還非常高,不是現代的所謂新中式,能比的。
另外,中國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有一批去法國和歐洲其他國家學習藝術的藝術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們的一些作品,用西方的技法去描繪中國事物,水平是非常高的,而且最近幾年,越來越火。這其中比如常玉、潘玉良的繪畫,還有龐薰琹的工藝美術設計,才是真正的新中式。
常玉的畫作
潘玉良的畫作
潘玉良的畫作
龐薰琹的工藝美術設計
總結一下三種中式。從家居購買使用角度分析,傳統的紅木家具、仿古瓷器,因為現代居住空間的局限,其實不適合現代家居了;而所謂的新中式,因為設計水平一般,也不足以掛著一個中式的名頭,就真正受人喜愛,更推薦MCM時代的丹麥中式椅子,或者常玉、潘玉良的掛畫,這些才配得上新中式的名字;而歐洲搞出來的中式,雖然與真正的中式有著氣質上的隔閡,卻反而會更現代,更符號化一些,也是家居空間不錯的裝飾品。
值得選擇的中式
接下來我們就貼一些圖,幫助你在做選擇的時候,開拓視野:▼
1. 墻紙屏風
我們銷售過英國Cole&Son品牌的花鳥墻紙。這種墻紙,都是歐洲設計大師設計的以花鳥為主題的墻紙,非常好看。
同樣,在歐洲也有一些花鳥墻紙,是以中國花鳥為藍本設計的。這些花鳥素材,可能來自北宋南宋的花鳥冊頁。宋代的畫,多是小品畫,方寸不大,被國外的設計師汲取了靈感,做成了墻紙、屏風、以至于衣服。元素上,有中國式的花花草草,有小鳥,也有鳳凰,還有梅蘭竹菊和寶塔、仙女、童子……
這些東西,在外國人看起來,可能是獵奇,但對中國人來說,其實是血緣。
外國人畫的中國花鳥,仔細看細節有些怪異,但無論是構圖還是色彩都在極力追逐中國的感覺
中國風的中國山水墻紙
藍白青花顏色的配色也是中國風壁紙的一大類,亭臺樓閣、垂柳泛舟、小橋流水都是中國元素
中國古董屏風在高雅的法式布置里完全不輸氣場
中國風金箔屏風,中國風的出場往往伴隨著華麗麗的氣場
用中國山水景觀石裝飾墻面打造詫寂空間
2. 陶瓷花瓶臺燈等擺件
陶瓷是中國的國粹,無人能敵,妥妥的世界第一。但如果你去高檔百貨商店,其實著名的瓷器品牌,還都是歐洲甚至日本的。
中國的瓷器哪里去了?我們私下以為,中國的瓷器,以景德鎮為代表的,因為鉆進仿古的牛角尖出不來,所以,早就放棄在日用瓷上的深入鉆研了。但中國的花瓶,比如青花的花瓶,各種中國圖案的陶瓷花瓶,以及從花瓶發展而來的陶瓷臺燈,則是應有就有,種類汗牛充棟。
這方面,不論是景德鎮的仿古瓷,還是中國其他地方給歐洲美國代工的各種花瓶、臺燈、擺件,在中國國內,選擇還是不少的。這些花瓶臺燈擺件,可以輕松勝任各種家居風格下的搭配要求,而且都能出彩。
青花花盆
葫蘆造型的臺燈底座,以及中國龍紋圖案坐墩
中國風花鳥陶瓷底座臺燈
中國風青花圖案陶瓷底座臺燈
3. 中國手工羊毛地毯
這是可以讓中國人驕傲的東西,雖然比不上波斯地毯,但也算把中國元素發揮到極致了。
幾年前我們認識的意大利地毯商人,手里就存著一批80年代在中國低價收購的手工地毯。我們斷斷續續也代賣過,價格看似貴,其實很劃算,因為這個東西是手工編織的,可能中國永遠都不會再有了。
中國手工地毯首推寧夏毯,后來的京毯也是寧夏工匠教會的。20世紀30年代,在天津曾經生產過很多手工編織、化學染色的色彩鮮艷的中國地毯,史稱中國美術式地毯,那種地毯當年出口美國,存世很多。
寧夏毯
寧夏毯
寧夏毯
上世紀初天津生產的中國美術式地毯,主要出口美國,華麗的顏色與設計是為了迎合當時的Art Deco藝術風潮
中國美術式地毯
4.宮燈與燈籠
中國傳統的宮燈、燈籠也是一望便知的中國元素,標志性非常強。
整個東亞、東南亞都有做燈籠的傳統,而且形成了各自的區域特色。燈籠不僅可以在節日里加贈氣氛,平常用在臥室或是角落里也是極好的裝飾品。
造型精巧的宮燈
曾經在西方人眼里,東方代表著奢華
如果你有一個庭院,可以懸掛一盞宮燈
馬來西亞濱城華人做的燈籠
燈籠造型的吊燈
5. 中國柜子和床
中國古代的柜子,從顏色到造型,都是很有風韻的東西,而且這些在國內也還都能找到。不一定能裝多少東西,但用來做裝飾品,是相當棒的。
中國古代的床都很繁瑣,柱子床居多。如果把柱子和床幃上的雕花去掉,其實纖細的造型還另有一種風味,加上帷幔,本身就可以成為一個裝飾品。
這種帷幔床睡覺有安全感,在夏日還可以防蚊蟲
6. 中式椅子
中國的明式椅子,對北歐MCM風格的椅子產生了很大影響。只不過,原本簡潔優美的椅子,到現代中國,不知道怎么變成了顏色老氣、花紋繁冗的紅木家具。
安思遠收藏的中國椅子
安思遠收藏的中國椅子
從使用體驗來說,明式椅子并不舒適,因為當初設計出來,就不是為了久坐的。但明式椅子作為點綴要素,那把家庭氛圍烘托出一些中國感,是很輕易的事情。
因為北歐MCM時代的設計大師,改造了一些中國椅子,其實我們現在可以以低廉的價格,買到質量很好的“新中式”椅子。比如,瓦格納的Y椅(戳看)和肯尼迪椅(戳看)。經典的索耐特椅,其中有幾個型號我們也一直認為具有中國情調。
瓦格納的Y椅
瓦格納的肯尼迪椅
索耐特8145號椅,背部的竹節造型具有中國特色
索耐特10號椅(左),同樣具有中國味道
關于中國要素如何在家里系統使用,我們之前寫過美國大收藏家安思遠的家,里邊幾乎都是中國物件,風格也可以說是中國式的,但那都是古董,風格也不華麗,太老錢風了,適合遠觀(戳看)。而關于中國風格如何進行現代化改造,我們也寫過,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戳看。
版權聲明
本文為伽羅生活版權所有,歡迎轉發,如需轉載請聯系后臺,獲得允許后方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