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經社訊)美國東部時間4月2日,美方宣布取消對來自中國的低價值進口產品的免稅待遇,即所謂800美金以下“小包免稅”政策。面對美方施壓,中方并未被動接招,而是迅速打出“組合拳”,宣布了一系列反制舉措。
4月2日,美方宣布取消對來自中國的800美金以下“小包免稅”政策。4月4日,中方宣布自對原產于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34%關稅。4月9日,因中方未撤回反制措施,美國宣布自當日凌晨起對華商品額外加征50%關稅,累計新增關稅達104%。4月9日,中方宣布原產于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的加征關稅稅率由34%提高至84%。
美國對華征收104%關稅,對我國出口跨境電商平臺和賣家產生深刻影響,如:阿里巴巴國際站、菜鳥國際、燕文物流、至美通、泛遠國際、環球資源、中國制造網、敦煌網、大龍網、拓拉思、領工云商、大健云倉、寶信環球、全球貿易通、亞馬遜全球開店、eBay、Temu、TikTok、全球速賣通、Shopee、Lazada、SHEIN、安克創新、華凱易佰、patpat、致歐科技、賽維時代、星商、吉宏股份、子不語、蘭亭集勢、三態股份、傲基、遨森電商、跨境通、有棵樹、星徽股份等。
同時,我國征收84%的關稅,對我國進口電商平臺也產生深刻影響,如:京東國際、天貓國際、考拉海購、唯品會、多多國際、小紅書、行云集團、洋蔥集團等。
對此,“一帶一路”TOP10影響力社會智庫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組織了近20位專家,給予解讀。
對此,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王與劍在接受數字經濟新媒體&智庫#網經社 獨家專訪時表示:
1、如何看待美國該政策的出臺背景?
1.美國政府入不敷出的形勢極為嚴峻,在美國200多年的歷史上,2024財年的年度赤字是不計新冠疫情期間的最高水平,主要源于美聯儲加息并保持高利率導致政府債務利息的成本負擔更重,社會保障項目的費用以及軍費開支增加。美國財政部公布,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2024財年,美國聯邦政府的財政赤字達到1.833萬億美元,為有紀錄以來第三高,僅次于新冠疫情期間2020財年的3.132萬億美元和2021年財年的2.772萬億美元。
2.美國 2024 年商品貿易逆差達 1.21 萬億美元歷史峰值,其中對華逆差占比超 30%。
3.小額包裹免稅政策下,中國跨境電商通過“化整為零"模式將商品分拆為 800 美元以下包裹,2024 年此類包裹數量達 13.6億個,占中國對美出口商品總量的 60% 以上。這一“灰色通道"不僅導致美國稅收流失(每年約 110 億-130 億美元),更對美國本土制造業形成擠壓 --義烏小商品、深圳 3C產品等通過低價策略搶占市場份額,直接沖擊美國傳統零售業和制造業就業。
2、影響及應對措施
1.對于平臺的影響:以Temu、Shein為代表的中國跨境電商平臺早期借助T86模式在美國實現了迅速擴張,取消針對中國出口的價值800美元以下商品的“小額免稅”政策(T86模式)后,原有的小額免稅政策紅利失效,平臺上的賣家成本增加,可能導致部分中小賣家經營困難,進而影響平臺的商品豐富度和競爭力。 與此同時,亞馬遜等美國本土在線零售商,由于其商品從美國倉庫發貨,不受小額免稅政策取消的影響,可能會吸引更多消費者,市場份額有望增加。而一些以低價商品為主的中國跨境電商平臺,如Shein和Temu等,可能會面臨較大的競爭壓力。
2.對中國賣家的影響:成本顯著增加:34% 的對等關稅以及取消“小額免稅”政策,不管是直郵模式還是海外倉模式,賣家成本都會顯著上升。
首先直郵模式而言,原本美國對部分中國商品已有一定關稅稅率,在此基礎上新增 34% 的對等關稅,使得商品進入美國時需繳納的關稅大幅提高。例如,一件價值 100 美元且原本關稅為 10% 的商品,之前需繳納 10 美元關稅;加征 34% 對等關稅后,若不考慮其他因素,關稅變為 100×(10% + 34%) = 44 美元,成本大幅增加。
取消 “小額免稅” 政策(T86 模式)影響更大。此前價值 800 美元以下商品進入美國可免稅,政策取消后,需繳納其價值 30% 或每件 25 美元的關稅(2025 年 6 月 1 日后增至每件 50 美元 )。以常見的跨境小包為例,若商品價值符合小額標準,原本免稅,現在則需按規定繳納關稅。
此外,還會導致申報和物流成本上升:“小額免稅” 政策取消后,直郵商品需進行更正式和復雜的申報流程。賣家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和精力準備申報文件、提供詳細信息,甚至可能需要聘請專業的報關人員或機構,這會增加申報成本。
由于申報流程復雜和包裹數量眾多,海關處理速度可能變慢,導致貨物在途時間延長,物流時效性降低。為了彌補物流時間延長的影響,賣家可能需要選擇更昂貴的物流方式,進一步增加物流成本。
3.對于海外倉模式而言,前期備貨成本增加:為了避免直郵小包的高額關稅,更多賣家會將貨物提前批量存儲在美國海外倉。然而,加征34% 的對等關稅后,貨物進入美國時需繳納更高的關稅,這使得賣家在備貨階段的成本顯著增加。例如,賣家原本計劃備貨價值100 萬美元的貨物到海外倉,加征關稅后,需額外支付 34 萬美元的關稅,這對賣家的資金流是巨大壓力。
4.倉儲和管理成本上升:貨物存放在海外倉期間,賣家需要承擔倉儲費用、庫存管理費用等。隨著關稅增加,貨物價值提高,相應的倉儲費用可能也會增加(部分倉儲費用可能按貨物價值比例計算)。同時,為了應對可能的市場變化和庫存風險,賣家可能需要投入更多資源進行庫存管理和監控,進一步增加成本。
對于物流而言,運營模式將會從“直郵依賴"到“海外倉主導”重構:
1.直郵模式加速萎縮。政策取消后,單件包裹需繳納 30%關稅或 25-50 美元固定稅費,導致直郵成本激增 30%-50%。以深圳某 3C 配件賣家為例,過去通過直郵模式每件成本約8美元,新政后稅費占比升至 30%,利潤率從 25%斥縮至 5%。物流企業需調整服務組合,如某頭部物流商已停止接受 50 美元以下包裹直郵業務,轉向高價值商品專線。
2.海外倉成為生存剛需。企業被迫將庫存前置至美國本土,通過批量清關降低單件成本。例如,Temu計劃 2025 年將美西海外倉面積擴大至 100 萬平方米,要求全托管爆品4月前完成遷移。物流企業需從單純運輸轉向"倉儲+尾程配送"綜合服務。
賣家端和平臺端可以采取一系列的舉措來降低影響:
1.提高非中國供給占比、吸收當地供給:通過增加在美國本土或其他不受關稅影響地區的采購比例,能夠有效降低因中美貿易摩擦導致的關稅成本增加問題。如 Temu 增加美國本土采購比例,可減少從中國采購商品面臨的高額關稅,這一舉措對降低關稅影響有積極作用。
2.多元化市場布局:企業可以進行多元化市場布局,減少對美國單一市場的依賴,拓展歐洲、東南亞等區域。
3.在此強化本地化運營:利用海外倉縮短配送周期,降低對跨境直郵的依賴,有助于提高客戶滿意度和購物體驗,同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跨境直郵可能面臨的關稅問題或物流延遲等風險。
4.提高產品價格、優化產品結構:賣家可以進行產品結構優化,例如增加高附加值、高利潤產品的比重,減少低利潤產品的銷售,有助于提高企業的整體盈利能力,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關稅帶來的壓力。但這需要企業具備產品研發、市場推廣等方面的能力,并且需要時間來調整產品結構和市場策略。
3、 可能遇到的挑戰
1.海關執行不足: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在2025年2月首次嘗試取消免稅政策時,因系統和人力不足導致包裏積壓和混亂。例如,USPS 曾暫停接收中國包惠,后又恢復,導致清關誤。這說明CBP在處理激增的包裏時存在技術和人員瓶頸。若新政策于5月2日實施,可能再次面臨類似問題,尤其是在初期階段。
2.美國國內消費者支出增加導致消費者的不滿取消800美金以下“小包免稅”政策的實施,對于3C 配件、快時尚等低附加值商品,因利潤率普遍低于 15%,需將關稅成本全部轉嫁,跨境電商賣家可能被迫漲價,勢必會影響美國低收入家庭。這可能引發消費者不滿,尤其是在選舉年,可能對政策執行產生壓力。
對于該政策的未來走向:
1.T86 清關模式已超負荷運轉,新政要求每件包裹提交原產地證明、成分清單等文件,清關時間從 24 小時延長至 5-7 天,目前尚未有明確的美國海關系統準備完成的消息,這可能導致政策執行再次出現混亂,從而增加調整的可能性。
2.目前,中國已對美國實施反制措施,包括加征關稅和出口管制,特朗普可能在政策實施后調整節奏,以緩和經濟影響。
4、反制措施和補貼扶持政策
1.可以進行財政補貼與稅收優惠進行關稅成本分攤:對 800 美元以下小包直郵訂單,按實際繳納關稅的 50% 給予財政補貼,最高單票補貼不超過 200 美元。例如深圳已試點 “陽光化企業海外倉配套政策”,單票物流成本降低 20%。
2.出口退稅提速:實施 “離境即退稅” 政策,允許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貨物在報關離境后立即申報退稅,資金周轉效率提升 50%。參考三亞市跨境電商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對符合條件的企業按交易額給予 0、5%-1% 的獎勵,紓解跨境電商賣家的財務壓力。
3.加大對海外倉建設支持:廣東省創新出臺省級公共海外倉認定標準,從倉配規模(面積≥2000㎡)、數字化水平(智能倉儲管理系統)、服務效能(服務超 50 家本土賣家)、合規保障(提供關務 / 稅務咨詢)、物流協同(覆蓋美西 / 美東尾程配送網絡)等 5 大維度建立評估體系。對通過認定的企業給予最高 150 萬元一次性獎勵,切實降低企業海外倉建設運營成本,助力跨境電商構建本地化供應鏈網絡,也可以給其他地方進行借鑒。
4.物流通道拓展:加密中歐班列(西安)、中老鐵路等跨境運輸線路,對通過上述線路運輸的貨物給予運費補貼。例如,重慶對中歐班列運輸的跨境電商貨物補貼500元/箱。
專家介紹:
王與劍,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長期從事市場、品牌、公關相關工作及研究。
【小貼士】
網經社深耕數字經濟行業18年,長期關注跨境電商,旗下跨境電商臺服務的客戶:亞馬遜、eBay、SHEIN、行云集團、跨境通、卓志、大健云倉、大龍網、敦煌網、遞四方、至美通、考拉海購、Temu、菜鳥網絡、百事泰、思億歐、海航集團、阿里巴巴等。
網經社跨境電商臺是專業跨境電商門戶,關注出口跨境電商、進口跨境電商、跨境電商服務商(跨境物流、跨境支付、跨境技術、跨境營銷等)、跨境政策、跨境園區等,提供包括:媒體、報告榜單、供應鏈融資、營銷、培訓等服務,是跨境電商從業者、媒體、投資者、用戶的首選平臺。
基于網經社媒體平臺、專業智庫以及渠道三大戰略,提供“媒體+智庫”、“會員+孵化”服務;(1)面向電商平臺、頭部服務商等PR條線提供媒體傳播服務;(2)面向各類企事業單位、政府部門、培訓機構、電商平臺等提供智庫服務;(3)面向各類電商渠道方、品牌方、商家、供應鏈公司等提供“千電萬商”生態圈服務;(4)面向各類初創公司提供創業孵化器服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