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新聞網報道,“這絕對是臺灣地區經濟近幾十年來最大的危機。”美國得克薩斯州Sam Houston州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翁履中在談及特朗普欲對臺灣地區加征32%關稅的問題時,對BBC中文網說。他認為,臺灣地區的經濟以出口貿易為導向,32%關稅對臺影響“非常嚴峻”。雖然特朗普突然宣布暫緩90天施行新關稅政策,這看似給臺灣地區的經濟帶來一絲喘息之機,實則仍暗藏玄機。島內輿論對此反應復雜,擔憂臺灣地區終究難逃被美國薅關稅羊毛的命運。
各界紛紛議論臺當局領導人賴清德對美言聽計從,只換來高額關稅。消息傳來,眾多臺灣地區網友在賴清德和臺行政機構負責人卓榮泰的社交媒體賬號最新文章評論區留言:“對美國不要言聽計從,要適度。”“開獎了,是32%,堂堂臺行政機構負責人最好拿出事前擬好的對策。” “請問被加了32%的關稅是預料之中嗎?要如何解決呢?”“這種重大事件不管,也無能管,只能做內斗。”“32%?不是很親美嗎?”
特朗普(資料圖)
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三突然宣布,對未采取“報復”行動的逾75個“貿易伙伴”,暫緩所謂“對等關稅”90天,引發島內議論。臺灣地區《經濟日報》發文指出,這樣的急轉彎,對特朗普自己來說是一記當頭棒喝。他原本宣稱要替美國人“解放”脫離公平的全球貿易秩序,自認為只有他敢出手改造。如今,特朗普選擇至少部分讓步,可見在他的代表性政策上,特朗普依然難擋來自投資人、國會議員和金主的強力反對。
特朗普一直嚷嚷著讓臺當局向美國交“保護費”,他們也照做了,過去8年,臺灣地區對美軍購的數額和規模逐年增加,總金額已多達262.65億美元。除此之外,臺當局確定會將軍費提升至GDP的3%以上。這波保護費交的夠多夠及時,然而并沒有太大用處。可以預見的是,賴清德只會賣臺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直到最后把臺灣地區搞得民不聊生,烏煙瘴氣,失去利用價值。民進黨當局當政以來,對美國的“跪舔”一刻也沒停過,賴清德上任之后更是變本加厲。
統一中國標語(資料圖)
到今天,這些“臺獨”分子依舊不能認清現實,依舊在渴望美國人的庇佑。口口聲聲宣揚臺島對美國經濟發展的貢獻,但是轉頭卻發現美國根本不會在乎,因為沒有家長孩子是可以任人欺負的。不過對于賴清德這些人來說,美國就是自己的“家長”,被自己“家長”打兩下,也是應該的,所以不僅不會反抗,還會笑著說“打得好”。而島內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則在4月6日晚上對媒體直言,賴清德的談判策略顯然過于天真。并質問道,過去臺島臺積電赴美建廠、持續性軍事采購、簽訂天然氣長約等方面已經投入了巨大的資源。
面對內外交困,臺灣地區民眾的怒火直指民進黨。4月7日,被視為對美溝通的重要人物蕭美琴在社交媒體發布的潤餅照片被網友刷屏痛罵:"吃潤餅能解決關稅嗎?"國民黨副主席連勝文更是尖銳指出:"民進黨只會磕頭外交,最后把臺灣地區半導體和軍火采購都'送'給美國!"這場關稅危機,本質上是臺灣地區"依附型"經濟的必然結果。過去八年,民進黨當局為討好美國,累計采購262.65億美元軍火,開放萊豬美牛進口,甚至將臺積電的核心技術拱手相讓。
臺積電(資料圖)
賴清德是自己選錯了路,因為鐵了心地“倚美謀獨”,就沒了回頭是岸的空間,只能一條路走到黑,即便面臨美國的關稅大棒以及各種收割,也只能毫無底線地妥協,用進一步出賣臺灣地區的方式,換取美國的支持,以維持自己的政治生命,同時美國也是賴清德預想中的最后的避風港。賴清德當局一味迎合跪舔美方,換來的卻是赤裸裸的羞辱,讓臺灣地區一步步淪為美國利益的犧牲品,無底線討好美國的代價,也是讓島內全體民眾來買單。賴清德本人的離譜操作,改變不了兩岸必將統一的歷史大勢,只會讓他個人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