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界上正在同時進行著兩場戰爭:俄烏沖突和中美貿易戰。
如果不出意外,這兩場戰爭最終都會以削弱美國的影響力而結束,其結果必將對世界地緣政治格局產生非常重大的影響。
歐洲外交關系委員會副主任維塞拉·切爾涅娃和英國伯明翰大學國際安全教授斯蒂芬·沃爾夫,以二戰后期雅爾塔會議奠定二戰后世界政治格局為鑒,向美國《新聞周刊》展望了這兩場大戰終結后新的世界政治格局:中美俄將三分天下,歐盟和印度將徹底淪為配角。
歐洲外交關系委員會副主任維塞拉·切爾涅娃對《新聞周刊》表示,在雅爾塔,大國決定了東歐的未來。現在,美俄正在就如何結束俄烏沖突的問題談判,歐洲和烏克蘭居然這個他們深陷其中的問題沒有任何發言權。
切爾涅娃認為,鑒于特朗普對俄烏沖突問題的態度,東歐各國接下來可能只能是聽天由命。最大的可能是,俄羅斯將恢復對捷克共和國、斯洛伐克、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波蘭、摩爾多瓦、匈牙利、塞爾維亞、格魯吉亞和其他一些歐洲國家的影響力。
英國伯明翰大學國際安全教授斯蒂芬·沃爾夫則認為,中美在全世界劃分勢力范圍已成定局,但俄羅斯在其中扮演什么樣的角色仍有懸念。一種可能是俄羅斯與中美三分天下,另外一種可能是俄羅斯可能因對中國更加依賴,而失去與中美瓜分天下的資格。
沃爾夫表示,如果俄羅斯參與中美競爭,那么中亞將是中俄爭奪的重點地區。俄烏沖突爆發后,哈薩克斯坦一度非常緊張,因為該國境內也有大量的俄羅斯族人口,很多哈薩克斯坦人也講俄語。為了避免烏克蘭命運在哈薩克重演,哈薩克斯坦選擇向中國靠攏,希望借中國之力維持本國的主權獨立。
沃爾夫對《新聞周刊》表示,特朗普現在將他的注意力集中西半球。他公開聲稱要吞并格陵蘭島并控制巴拿馬運河,甚至將墨西哥灣重新命名以反映他的“美國優先”理念。不過,由于中國和拉丁美洲很多國家建立了緊密的經濟聯系,美國企圖強化其在拉丁美洲影響力的做法可能會面臨來自中國的反對。而中國的抵制將進一步迫使特朗普向西半球集中力量,并放棄在他認為無關緊要的其它地區維持存在。
顯然,英國伯明翰大學國際安全教授斯蒂芬·沃爾夫認為特朗普正在進行戰略收縮。
至于中國臺灣和南海問題,沃爾夫表示,美國將繼續支持這些地方的反華勢力。但是,由于雙方在力量上的明顯不平衡,一旦中國加大對美國伙伴的壓力,美國可能不會予以回應,然后,大家就會不言而喻地承認中國對南海地區的控制。
也就是說,只要中國的力量足夠強,所謂的臺灣和南海問題,都將會戲劇性得到解決。
非常有意思的是,切爾涅娃和沃爾夫這兩位地緣政治專家在分析世界政治格局將如何演變時,完全沒有考慮即將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強國的印度應該在這一過程中扮演什么樣的角色,但他們在中美俄如何瓜分世界的示意圖上,將印度劃歸中國的勢力范圍。
在他們的眼中,歐洲和印度的實力完全無法與中美俄相提并論,因此只配站在菜單之上,任人宰割。
俄烏沖突讓所有的參與者都充分展現了實力。
整個歐美加上烏克蘭,還打不過工業能力不到中國10%的俄羅斯,這背后固然有俄羅斯擁有全球最大規模核武庫的原因,歐美軍工實力一直被嚴重高估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打到最后,決定戰場勝負的武器,根本不是傳統的飛機大炮,而是主要由來自中國的零部件組裝而成的各種中小型無人機。
如果中國成為戰爭的一方,他們還能從什么地方搞到這么多無人機呢?
而看起來在俄烏沖突中占有上風的俄羅斯,其軍工生產也嚴重依賴中國提供各種零件和電子元器件。
就拿俄軍一直用來打擊烏軍后方的天竺葵自殺式無人機來說,俄羅斯花了兩年時間,才將這種無人機的產能從每天10多架增加了目前的每天150架左右。
這要是中國,完全可以在三個月內將這款武器的產能從零干到每天10萬架,可以說,目前沒有任何對手可以承受中國工業暴兵之后的猛烈打擊。
俄羅斯最大的問題就是工業能力嚴重不足,如果他們真要去參與所謂的瓜分世界, 如果失去了中國的支持,他們這點工業能力根本就走不遠。
老美最大的問題在于消費與產出高度不匹配,其發展模式根本難以為繼。
這也是美國為什么要以關稅為名目敲詐各國的主要原因。
在這次關稅大戰中,只要中國不讓步,美國想勒索全球的陰謀就不可能得逞,沒有外部的持續輸血,美國人想繼續撐下去將非常困難。
撐不下去怎么辦呢?
聰明的特朗普早就想好了:戰略收縮!
特朗普能兩次當選美國總統,他就絕對不可能是一個傻子。
正式就任以來,他一直在做兩手準備。
與俄羅斯談判結束俄烏沖突,為美軍撤離歐洲鋪路,控制巴拿馬運河,企圖吞并格陵蘭島和加拿大,都是他為戰略收縮所做的準備。
而向全世界發起關稅大戰,則是特朗普為維護美國全球霸權所做的最后努力,如果真搞成了,老美在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就將繼續是全老大,如果最終輸了,那就沿戰略收縮的路子走下去,以美國豐富的資源和接近4億的人口規模,在美州稱王稱霸還是沒有什么問題的。
俄羅斯和美國都不行,中國要做世界新霸主嗎?
當然不是,中國傳統的政治文化中,就是講究行王道而非霸道,中國不可能像美國一樣在全世界稱王稱霸,因為稱霸是要付出代價的。
雅爾塔會議之所以能瓜分世界,是因為當時除了歐美之外的整個世界,經濟力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列強在雅爾塔作出決定后,其他各國沒有實力反抗,只能服從。
今天的世界已經完全不同,以歐美列強為主體的七國集團占世界經濟的總量已不足4成,接購買力平價計算,所占比例更低,
而以中國為首的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迅速,正在形成多個經濟中心。
在今天的世界里,經濟力量的分布比二戰后期要均衡得多,幾個國家坐在一起瓜分勢力范圍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不說別的,美國《新聞周刊》將印度劃到中國勢力范圍就是一件完全不可能的事。
如果美國真要退回西半球,中國可能不會來當這個頭,世界肯定將形成新的地緣政治格局,群雄并起,地區強國話語權提升將成為最大的可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