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擁有獨特“單核”奪冠方式的NBA球員,值得一提的是,并非指一個人獨自帶領球隊獲得冠軍,而是在奪冠過程中,只有一個球員充當真正核心,且隊伍中沒有其他全明星級別或最佳陣容水平的隊友。同時,在總決賽中,隊友們的協助相當有限,整個比賽過程就完全取決于這位球星進行比賽的表現。想要實現這一點絕非易事,即便像19年的倫納德那樣強大的球員也不能算作單核,因為他雖是核心,但隊友的幫助是不可忽視的。真正意義上的單核奪冠在NBA歷史上僅有四人,讓我們今天來認識一下這四位傳奇人物。bringidonor
1994年,奧拉朱旺擔當起這一重任。
在這一年,奧拉朱旺達到了職業生涯的巔峰狀態,入選全明星陣容并獲得常規賽MVP和最佳防守球員,成為當時聯盟中不可撼動的第一人。季后賽中,他面對各路高手的挑戰,憑借出色表現險勝對手,成功殺入總決賽。在與老對手尤因對決的系列賽中,奧拉朱旺場均貢獻26.9分9.1籃板3.9蓋帽,而隊內第二得分手麥克斯韋爾的平均得分僅為13.4分,其他隊員的存在感相對較低。奧拉朱旺在攻防兩端的統治力讓他艱難奪冠,也正是這個冠軍奠定了他“四大中鋒”之首的地位。
1998年,喬丹展現出了單核奪冠的能力。
雖然當時公牛表面看起來是鐵三角體系,但皮蓬和羅德曼的狀態都有所下滑。皮蓬長期備受背部傷病困擾,而羅德曼主要貢獻在防守端,進攻端幾乎默默無聞。在總決賽中,喬丹場均貢獻33.5分,而皮蓬的得分平均僅為15.6分,關鍵的第六場比賽中更是僅得到8分,羅德曼場均僅有3.3分,完全沒有建樹,防守端更被對手打爆。喬丹一個人撐起整個球隊,最后一場比賽狂砍45+準絕殺,率領球隊成功奪冠。如果不是喬丹的表現再好一些,奪冠甚至打入總決賽都將成為難題。
2003年,鄧肯證明了自己的超群實力。
在這一年,馬刺還未形成“GDP”的輝煌時期,隊中除了鄧肯,羅賓遜已處于職業生涯末期,帕克與鄧肯則是唯二的巨星級球員。鄧肯全面展示了自身的基本功和攻防一體的能力。在總決賽中,鄧肯場均貢獻24.2分17籃板5.3助攻5.3蓋帽,除搶斷外其余四項數據均名列球隊第一。沒有鄧肯那般出色的表現,馬刺的歷史恐怕不會多出一座總冠軍獎杯。
2011年,諾維茨基成為單核奪冠的代表。
當年,熱火被認為是奪冠的熱門,擁有韋德、詹姆斯和波什組成的夢幻三巨頭,堪稱無敵陣容。相反,小牛隊中全是“老將”,除了諾維茨基,沒有其他球員達到全明星級別或最佳陣容水準。在總決賽中,小牛在諾維茨基的帶領下團結一致,以僅用六場比賽的成績擊敗了被譽為不可戰勝的熱火。諾維茨基當之無愧地榮獲總決賽最有價值球員,這個冠軍徹底改變了他“軟蛋”標簽的形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