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資本局4月14日消息,據(jù)總臺《財經(jīng)調(diào)查》欄目調(diào)查,一家入駐人人租的商家透露,所謂的租賃,其實就是消費者在分期購買手機,利潤高,收益頗豐。同時,人人租平臺和入駐商戶達成了“默契”,對出租手機的成色、定價沒有任何監(jiān)管、指導。
此前,紅星資本局3·15期間曾重點調(diào)查過的“租機套現(xiàn)”亂象問題(詳情點擊《3·15紅星調(diào)查丨“租機套現(xiàn)”藏高利貸陷阱:有人3個月租20多臺手機,背債20萬》)。
資料配圖 圖據(jù)視覺中國
據(jù)央視報道,在一個叫“芒果商城”的手機租賃軟件上,下單租賃一臺1萬元的手機,就相當于在平臺上借貸1萬元,但平臺要求3個月內(nèi)付清12期租金共2萬元,以此借貸方式計算出的年化利率達到了400%,明顯屬于高利貸。
上海的姜女士將自己的資料提交給平臺,通過平臺審核后,被告知將有手機寄送到家。可手機發(fā)出后,姜女士卻被要求更改派送地址,最終手機被送到了某個手機市場。就這樣,姜女士順利地將價值一萬元的手機進行了變現(xiàn)。變現(xiàn)過程中,姜女士繳納了5%的手續(xù)費500元,首期租金3500元,手機折舊費100元,最終到手的只有5900元。
之后,姜女士又先后在不同App商租了30臺手機,拿到了貸款18萬元,但最終實際背負的貸款卻有41萬元。最終,姜女士報了警,上海市公安局靜安分局接警后對案件進行了偵查。警方從租機平臺、中介人員和手機市場三方順藤摸瓜,挖出了一條非法經(jīng)營放貸業(yè)務的產(chǎn)業(yè)鏈。
關(guān)于租機亂象情況,今年3·15期間,紅星資本局就曾重點報道過“租機套現(xiàn)”的高利貸陷阱問題,當時,有消費者告訴紅星資本局,其在中介的指導下租機套現(xiàn),總租金超過1.3萬元的手機,其實際到手4000多元。另一名受訪者表示,其弟弟在20個平臺租了22臺手機,總租金超過28萬元,剩余未還的租金約20萬元。
紅星資本局調(diào)查了解到,中介在“租機套現(xiàn)”的過程中,扮演著引導用戶的角色。有中介稱,公司和租機平臺有合作,若用戶成功租機,平臺會給公司返點;同時公司和回收商也有合作,賺取回收手機的差價。
律師介紹,中介引導用戶套現(xiàn)的行為很可能涉嫌變相放高利貸。在租機套現(xiàn)模式下,中介以租機為幌子,用戶雖未直接支付高額利息,但承擔了遠高于手機實際價值的租金,用戶通過套現(xiàn)獲得的金額與需支付的租金嚴重不對等,這與高利貸通過高額利息獲取暴利的本質(zhì)相似。
編輯 楊程 綜合自央視新聞、極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