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沒有人真的懂特朗普!因為特朗普做這些事情,真的可以用荒唐來形容!早在特朗普的第一任期,特朗普就得罪了美國不少的盟友。
原本以為特朗普開啟第二任期之后,特朗普會修復美國與盟友關系。可萬萬沒想到的是,特朗普的第二任期反而是變本加厲了!美國先是對加拿大、丹麥等提出無理條件,接著又是歐盟。或許在特朗普眼里,美國根本不需要什么盟友,需要的是金錢。
我們都知道特朗普是房地產商人出身,他把國家關系當成地產交易。他總念叨"北約盟友軍費沒交夠",卻選擇性忘記美軍在德國駐軍每年凈賺30億美元;他痛批"加拿大占美國便宜",但美加一天20億美元的雙邊貿易里,60%是美國企業賺走的。這種"既要收保護費,又要搶生意"的霸道作風,逼得歐盟27國全票通過對美報復性關稅。
其實特朗普不是不懂盟友的價值,他只是把國際關系徹底"特朗普化"了。在他眼中,德國總理像是拖欠房租的房客,日本首相好比業績不達標的分店經理,而北約秘書長就是個該被開除的銷售主管。這種把治國當經商的思維,注定會讓美國在國際舞臺越混越孤單。
美國為什么要針對中國商品大幅提升關稅?因為在特朗普看來,中國已是美國最大的競爭對手。他們說中國的制造業太強大,美國必須要在這一領域擺脫依賴。
但是他們也把問題想的太簡單了,即便是給特朗普十年的美國總統任期,美國也不可能完成制造業的回流。美國在全球發起關稅戰后,結果中國第一個打出反制,緊隨其后的加拿大也對美反制。現在歐盟也對美國發出了警告,如果說美國不做出讓步,那么以后歐盟的貿易重心就要放到亞洲上。
現在最讓美國慌的是,歐盟放出狠話要把貿易重心轉向亞洲。這可不是說著玩的。義烏小商品經波蘭轉口到德國的成本比走海運還低。匈牙利寧德時代工廠用"中國技術+歐洲制造"的模式,吃下特斯拉歐洲市場50%的電池訂單。就連瑞士鐘表商都開始把精密零件訂單轉到東莞,因為"中國工廠的誤差控制比日內瓦老匠人還精準"。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蘋果公司,一部iPhone需要43個國家的供應鏈,中國占了32個環節。美國想用關稅逼蘋果把生產線搬回去,庫克直接攤牌:“從硅谷到深圳的飛機上,坐滿了我們的工程師,因為美國連個數據線模具都開不出來。”
如今越來越多的國家與美國漸行漸遠,而特朗普又是一個要面子的人。說白了,如果全球關稅戰長時間持續下去,其他國家雖然多少也會受到不小的影響,但最大的輸家必然是美國。
怎么說呢?中美本就是全球最大的經濟體,中美應該全方位的走向合作,如此才能為全人類做作出貢獻。可美國一直認為是我們在占美國的便宜。從前幾天中國亮出的白皮書來看,中美根本不存在所謂的貿易逆差。
中國發布的白皮書已經詳細闡述了中美經貿關系的真相。里面提到,中美之間的貿易是互補的,中國并不刻意追求順差。美國在服務貿易上其實占了不少便宜,是中國服務貿易最大的逆差來源地,美國還說中國占他們便宜,真的有點無理取鬧了。
特朗普本想拉幫結派圍堵中國,結果先被盟友背刺。直白點說,如今事態的發展已經超出了特朗普的預期,形勢對美十分不利。
對于現在的美國來說,美國應該加快在關稅問題上對華妥協,而不是一味的以為單邊主義可以行使全球。等事情徹底失去控制,到時候就將徹底錯失機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