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本該是孩子溫暖的港灣,但有些原生家庭則是一艘小破船。
這艘小破船還一個勁地創孩子,將孩子的內心創得滿目瘡痍。
我曾在某乎上看到一個這樣的提問:
“為什么說不能喜歡原生家庭爛透了的人?”
其中有位網友以自己的經歷做了回答。
這位網友說她自己就是一個原生家庭爛透了的獨生女,我們姑且稱她為A女士。
A女士說她在原生家庭中沒有被好好愛過,所以也不懂得怎么去好好愛人,甚至還會去傷害別人。
被A女士傷害的人,則是她的丈夫。A女士常常會因為各種小事指責丈夫、貶低丈夫。
比如說:A女士說起丈夫身高時,“你要是有180,我都不用你來找我,我自己就會屁顛屁顛地找你,誰讓你只有170.”
再比如說:A女士會指責他丈夫的名字不好聽,“你的名字不好聽,你換個名字我會更喜歡你。”
類似這種指責、貶低丈夫的行為,A女士做過不少,她自己也清楚。
所以就連A女士自己都建議說:“如果可以,還是別選原生家庭不好的人吧。很累、很苦。除非對方愿意成長,否則真的會被拉入沼澤深淵。”
很多人都有一個共同的觀點——不要和一個原生家庭很爛的人走得太近。
真要這樣嗎?
很爛的原生家庭,所表現出來的樣子
有些很糟糕的原生家庭是這樣,“好賭的爸,生病的媽,被寵壞的弟弟,破碎的家。”
還有些是這樣,父母離異、家庭暴力。再或者就是父母控制欲很強。
一般來說,在原生家庭很糟糕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在情感上,會很自卑,也會很沒安全感。
在行為模式上,則會表現出非常獨立或者過分討好別人,同時也很難信任別人。
更甚者,會出現誰對他/她好,他/她反而會去傷害別人。
也正是因為在很糟糕的原生家庭長大的孩子,會有這些表現,所以不少人才會覺得,應該遠離一個原生家庭很爛的人。
前陣子,韓國男演員金秀賢和女演員金賽綸的事,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
如果深挖背后,就會看到金秀賢所做出的反應,有其原生家庭很爛的影子。
韓國男演員金秀賢背后糟糕的原生家庭
糟糕的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會很深,時間跨度也會很長。
2025年2月16日,金賽綸在首爾公寓內自殺身亡。
44天后,也就是在2025年的3月31日,金秀賢首次公開回應稱,他未在金賽綸沒有成年時與其交往。
就金秀賢對金賽綸的反應來看,無不透露著一種因原生家庭受傷后,去“傷害”別人的行為。
金秀賢很小的時候,爸爸婚內出軌,而后爸媽離婚,爸爸拋棄了他跟他媽媽。
金秀賢媽媽帶著金秀賢日子過得很艱難。
就是在這種既缺父愛,日子又艱難的環境中長大的金秀賢,很沒有安全感,而且也不懂得如何去愛別人。
以至于,他在處理金賽綸的事情上,表現得很冷血。
比如:金賽綸姨母爆料稱,金秀賢的經紀公司以7億韓元的債務施壓金賽綸是導致金賽綸自殺的重要原因。
另外,在金秀賢首次公開回應金賽綸一事時,他說他花了很長時間才站在這里,而且每當私生活被曝光時他就感到害怕。
這也是他受原生家庭影響的緣故。
由此可見,即使是成為明星很成功的金秀賢,仍然未能擺脫很爛的原生家庭給他帶來的影響。
很難擺脫很爛的原生家庭所帶來的影響,也是告誡大家不要和原生家庭很爛的人走得太近的原因。
這不由得,讓我們去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一個人很難擺脫很爛的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呢?
原生家庭很爛所帶來的影響根深蒂固
美國臨床心理學家杰弗里·楊有這樣一個觀點:一個人在童年時期,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會固化成一種消極模式。
這種消極模式,一旦形成,會持續影響一個人的一生。
而且這種消極模式,還是無意識中運作,一般通過“不經大腦思索”和“不經意間流露”的情緒所表現出來。
我們可以做這樣一個比喻,原生家庭的傷害,就相當于在孩子內心播下一顆“惡魔種子”。
這顆“惡魔種子”隨著孩子的成長,不斷扎根,最終成功奪舍了孩子的內心世界。
原生家庭很爛所帶來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要想改變談何容易。
正如阿德勒所說:“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去治愈,幸福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
原生家庭很爛,這是個人無法決定的,如果深受其害,那就一點點去修正吧。
有志者事竟成,羅馬也不是一天建成的,只要自己下定決心去改變,即使用一生去治愈童年,又何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