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在一些人的眼中,養一只品種動物,會讓自己“有面子”。
“土狗帶出去多丟人......”
這只叫毛毛的大狗,就因為“不純”,經歷有點心酸,又有點好笑。
小時候,因為長得極像二哈被主人買回家。長大后,被發現是一只“假冒偽劣”的二哈。主人一氣之下,重新買了一只真二哈。
然后在雪地里,把這只“假二哈”用鐵鏈鎖在了馬路邊的柱子上,給朱爺爺打了個電話就離開了。一年多的感情就這樣被拋棄在風雪里。
網絡示意圖,二哈就是腿短了點,現在在新家過好日子啦
朱爺爺急匆匆趕來,雪地里摔了幾跤,把毛毛接回了小院。
就是為了這些旁人口中“死了就死了”的流浪貓狗。
原本是名研究了半輩子近代史的大學老師,朱錦琮退休后卻活得像個乞丐,甚至為此蠟炬成灰,燃燒了自己。
朱爺爺前后變化
蘭州郊區,沿臥龍崗公墓旁一條隱秘山道往上走,繞過幾棵孤零零的樹,一座不起眼的小院出現在了眼前。
靠近大門,此起彼伏的狗叫聲和動物聚集特有的味道撲面而來,卻再也看不到被毛孩子簇擁著來開門的朱爺爺。
印象中的他瘦小駝背,半舊的衣服上沾滿了狗毛,臉上的皺紋里滿是倦色,可看向狗狗的眼神卻總是那么溫柔。
最不像文人的老知識分子
前年8月6日,朱爺爺惦念著蘭州天氣快要轉涼了,而一些生病的狗狗就要結束隔離回家,他打算去拉一些別人不要的柜子回來,給狗狗們當床用。
卻在返回小院后因為過度勞累誘發腦梗倒下了,享年70歲,基地200多只毛孩子永遠失去了它們最親最近的人。
他經歷了太多苦難,這次沒能再化險為夷。
可他原本可以過得不這么辛苦,朱錦琮出生在蘭州當地一家書香門第,父輩都畢業于黃埔軍校。
父親朱允諤在1985年擔任過甘肅省委常委,大伯朱允明是甘肅氣象事業的開創者,省氣象測候所第一任所長,其他幾名叔伯父也都是文學名家。
朱錦琮的大伯
朱錦琮自幼耳濡目染,一路苦學實干,畢業后留校講讀中國近代史,是旁人尊敬和羨慕的對象。
但自從開始救助流浪動物,他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個人打理喂養200多只狗狗,煮飯、鏟屎、洗食盆、曬被褥……朱錦琮要從早上五六點忙到午飯時間,然后啃幾塊干餅子就得去照顧一些特殊的狗狗。
朱錦琮在照顧流浪狗
還不能吃東西的小奶狗要單獨喂羊奶,生了病的給它們打針喂藥,有一些拿不準的自己治不了的,朱錦琮還要背它們下山看病。
自制的籠子加上狗的體重,朱錦琮瘦弱的肩膀上要背十幾公斤到幾十公斤,迎著大西北劈頭蓋臉的風沙走上十幾公里,累得腰都直不起來。
徒步背著毛孩子下山看病
那雙曾經拿書執筆的手,也因常年洗刷做飯結了厚厚的老繭,還受了不少傷,有一次修繕籠舍時,掉下來的泥磚直接砸中了他的右手,現在寫字都不太利索。
掃描左側二維碼
即可為毛孩子團購一餐飯
也就是這雙受傷變形的雙手,在垃圾桶里撿到過剛出生臍帶還在就被主人扔出來的小奶狗;
撿到過被扔在山上,瘦的前胸貼后背,兩排肋骨掛在身上,完全就是一具行走骷髏卻依舊叼著球等主人的德牧。
救回過被寵物店反復用來繁殖,患上胰腺炎沒了生育受孕能力也賣不出好價錢時,就像被用完的垃圾隨手扔在街頭的狗狗卡斯羅。
狗狗卡斯羅
苦難千變萬化,沒有家曾經是這些小動物的共同點,是朱錦琮一手建立起了一座充滿希望的小院。
這座小院庇護著200多只毛孩子。但這位老先生可就遭了罪。
他看過別人的臉色,被人上門辱罵過,甚至還遭遇過投毒,只能帶著毛孩子從市區往外搬,最后小院落在了離縣城有十多公里遠的荒山。
位于山溝溝里的小院
山上條件貧瘠,自來水像黃湯一樣混著泥沙,兩百多個孩子的飲用水,全靠古稀之年的朱錦琮用一輛破舊得不能再破的三輪車和幾個塑料大桶一趟趟馱回來。
左上角的大白桶就是運水的桶
就連過年,當外面的世界都其樂融融亮起萬家燈火,朱錦琮卻在山窩窩四面漏風的小院里,吃著干巴巴的餅子就咸菜。
你說這是何苦呢,這般年紀的老人不在家享天倫之樂,偏要讓自己整日操勞,四處奔波,脊柱都被繁重的活和沉重的負擔壓彎了。
2021年9月,朱錦琮在籠舍清掃糞便時,突發腦梗昏倒在地。
周圍的狗狗焦躁不安地狂叫了起來,有的用舌頭舔舐他的臉,有的用爪子著急地扒拉著他。
一些比較機警的狗狗,直撲向小院的門,想要沖出去叫人。
被叫聲引來的房東進門時,大型犬都自覺地圍成了一個圈守護朱錦琮,他事后感慨,“沒想到真發生意外時,狗能這么聰明。”
躺在病床上的朱錦琮
女兒不放心,硬留朱錦琮在醫院進行體檢。
腦部血液供應障礙、部分神經功能缺失、動脈硬化、雙側篩竇炎……他的身體早已千瘡百孔。
醫院的體檢單
按照醫囑,接下來的他應該住院接受治療,但朱錦琮嫌每月三千塊的治療費太貴,沒住。
那最起碼也要減少工作量,花更多時間睡覺、休息。可基地200多只毛孩子離不了人,再加上基地一些狗突然生了病,需要隔離和細心養護。他寧愿自己咬咬牙,忍一忍,也不能放棄它們不管。
朱錦琮的背更駝了,人更消瘦了,行動變得遲緩,每天都在和身上的疼痛對峙抗衡。總之,是這樣一副千瘡百孔的身體,把基地毛孩子照顧得很好。
可他卻因過度勞累誘發腦梗倒下了,倒在那個他傾倒出一個人能飽含的最大熱情和一生中絕大部分愛的地方,他走的時候,狗狗們就圍在身邊。
這200多只毛孩子可以說是朱錦琮用命換回來的。
女兒繼承了他的遺志,努力撐著這個救助站,“爸爸最后的心愿就是它們可以好好活著,我一定會把這些貓狗照顧到底。”
200多只毛孩子一天能消耗100多斤糧,吃飯問題是她要解決的頭等大事,“夜里夢到狗狗們沒有飯吃,一下子就驚醒了”。
屏幕前的你,是否愿意給毛孩子的碗里添一把糧,每一把糧,都是希望。
掃碼為毛孩子團餐
爺爺最后的遺愿是它們 可以好好活著
再也不要挨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