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在赴河內對越南進行國事訪問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越南《人民報》發表題為《志同道合攜手前行 繼往開來續寫新篇》的署名文章。
文章提到,中國和越南是社會主義友好鄰邦,擁有共同理想信念和廣泛戰略利益。在探索符合各自國情的社會主義道路和推進各自現代化進程中,兩黨兩國人民早年結下的深厚友誼不斷升華。構建具有戰略意義的中越命運共同體符合兩國共同利益,有利于地區乃至世界和平穩定和發展繁榮,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
中越命運共同體傳承于鮮明的紅色基因。兩國革命先驅攜手探尋救亡圖存道路,為世界取得反抗殖民主義、帝國主義斗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中國廣州的越南青年革命同志會、廣西靖西“越盟”辦事處等革命舊址是中越革命友誼的歷史見證。
越南青年政治訓練班(越南青年革命同志會)舊址
越南青年政治訓練班、越南青年革命同志會舊址(以下簡稱舊址)位于廣州市文明路248號、250號,為一座兩幢三層磚木結構的民居,是大革命時期胡志明同志領導的越南青年革命同志會(越南共產黨的前身)機關所在地和第一、二期越南青年政治訓練班辦學場所。
1924年11月,胡志明同志從莫斯科來到廣州。在中國共產黨的支持和幫助下,1925年6月,胡志明同志成立了越南第一個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為指導的革命組織——越南青年革命同志會,總部設于舊址三樓。1925年底,胡志明同志在舊址創辦了越南青年政治訓練班,培養越南革命干部。第一、二期均在此舊址辦學,周恩來、劉少奇、陳延年等中國共產黨早期重要領導人曾應邀為訓練班學員授課。1926年底,隨著學員人數增加,第三期越南青年政治訓練班遷至東皋大道仁興街。
越南青年政治訓練班、越南青年革命同志會舊址是胡志明同志在廣州的活動地,也是中越友誼的紀念地。1971年11月,周恩來總理與越南總理范文同視察舊址,指示要將舊址保護好。1973年3月,舊址經國務院批復開展修繕復原工作,并開始接待越南外賓。杜梅、武文杰、黎可漂、陳德良、阮富仲等多位越南黨和國家領導人到舊址瞻仰。2008年,舊址被公布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系列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2024年,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對越南青年政治訓練班、越南青年革命同志會舊址完成修繕和陳列提升,并策劃“胡志明同志在廣州”展覽,向海內外朋友展現胡志明主席的光輝歷程和崇高風范,講述中越兩黨兩國人民締結革命情誼的生動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