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紅星新聞報道,近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他曾告知臺積電(TSMC),如果不在美國建廠,就將面臨高達100%的關稅。就在上個月,臺灣半導體制造企業臺積電,宣布在美國追加1000億美元投資,并計劃新建5家先進芯片工廠并設立研發中心。加上此前已承諾在美國建造的3家芯片工廠,臺積電在美國的投資總額達到1650億美元,是美國史上規模最大的單項外來直接投資案。
媒體注意到,臺積電此次赴美投資,是在2月28號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美國白宮遭受圍攻之后,說明臺灣民進黨當局被美國咄咄逼人的氣勢嚇破了膽,趕緊向特朗普政府示好。除了臺積電赴美投資,民進黨當局還宣布,要向美國購買200億美元的武器裝備。特朗普上臺以后就公開放話,臺灣偷走了我們的技術,過去是臺灣向美國采購芯片,現在是美國反過來向臺灣采購芯片,讓臺灣賺了大錢,所以特朗普靈機一動,對臺灣芯片加征100%的關稅。
特朗普(資料圖)
據環球網報道,臺積電赴美投資不斷加碼后,美國總統特朗普又自爆曾警告臺積電,“不在美國建廠,就得被課征100%的重稅”。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道,當地時間8日特朗普在美國共和黨眾議院全國委員會上,指責前總統拜登補助臺積電66億美元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設廠,稱“半導體公司不需要這筆錢”。他接著表示,“臺積電,我沒給他們一分錢……我只是說,你如果不在這里建廠,就要付很大一筆稅”。
從商業角度看,臺灣地區在法律制度、供應鏈、文化及員工價值觀上與美方存在巨大差異,臺積電在美國工廠的運營成本比島內高 30% 以上,其前董事長劉德音就曾表示臺積電產業和技術轉移將損失幾百億美元。但在美國的政治脅迫下,臺積電的投資行為已脫離正常商業軌道,淪為滿足美國政治和戰略需求的工具。臺積電的 “去臺化” 進程正在加速,引發島內各界深深的恐慌。
賴清德(資料圖)
然而,賴清德卻直接宣布,臺灣不會對美國采取報復性反制措施。不僅如此,賴清德還提出所謂 “五項應變策略”,并宣布將擴大采購美國農業產品、石油和天然氣。賴清德還宣布擴大對美國的投資,整合出“臺灣投資隊”。這意味著賴清德不但不會對美方加征高額關稅進行反制,反而還會把島內經濟、科技和人才等資源全部奉上。所謂的“加大采購”“持續投資美國”,無不透露出一副卑躬屈膝、“要五毛給一塊”“量臺灣之物力,結美國之歡心” 的奴才相。
有分析認為,賴清德是自己選錯了路,因為鐵了心地“倚美謀獨”,就沒了回頭是岸的空間,只能一條路走到黑,即便面臨美國的關稅大棒以及各種收割,也只能毫無底線地妥協,用進一步出賣臺灣的方式,換取美國的支持,以維持自己的政治生命,同時美國也是賴清德預想中的最后的避風港。然而,賴清德當局一味迎合跪舔美方,換來的卻是赤裸裸的羞辱,讓臺灣一步步淪為美國利益的犧牲品,無底線討好美國的代價,也是讓島內全體民眾來買單。
特朗普(資料圖)
而特朗普對臺灣地區有著明確的目標。一方面,美國的目標就是“以臺制華”,把臺灣地區打造成為牽制大陸的“棋子”,通過支持“臺獨”來完善其戰略安排。另一方面,就是美國要從臺灣地區掠取大量的政治和經濟利益。政治利益就不說了,不管是G7會議,還是美國同亞太部分國家之間的互動,臺海問題都是避不開的話題,對大陸指手畫腳已經成了“慣例”。畢竟在美國這里,臺海問題已經成為對華強硬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