尷尬的新聞!一個從高中就接觸反動思想的女間諜,并沒有因為意識形態問題耽誤其進入國家部委機關,工作幾十年,直到案發。4月15日是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國家安全部披露重大間諜案。張某竊取30萬份文件,交給外國特務機關。
張某,出身知識分子家庭,自高中瀏覽境外網站受反動思想影響。就職涉密崗位后,隱匿身份向境外間諜情報機關發投靠郵件,瘋狂出賣重要領域國家秘密。
她利用單位管理漏洞,違規從辦公系統下載文件,帶手機入涉密場所拍文件等手段,竊取同事計算機電子文件,潛入會議室用錄音筆偷錄。
竊密錄音筆暴露后,她辦出境證件欲攜密叛逃,后被國家安全機關聯合其單位及時控制。
此案件暴露其所在單位防諜保密主體責任不落實、制度執行不嚴等嚴重漏洞。紀檢監察部門倒查問責,對12名失職失責人員給予黨紀政務處分 。
這個女間諜直接刷新大家的認知了,這難道是最難被抓到的間諜?
以前的間諜都是出國被美人金錢策反,或者缺錢主動投靠敵國。這個女間諜家境很好,從高中就有意識主動上外網,尋找反動思想。
而且她學習很好,就職的都是知名高校,市直單位,最后到國家部委。
她的履歷非常優秀,誰也想不到這樣優秀的一個女性竟然從高中就被影響了,她進部位估計就是奔著泄密來的。
在長達幾十年的工作時間里,她的反動思想一直沒有暴露嗎?我是不相信的。
誰會影響一個十幾歲,高中的同學走上這樣的道路呢?
她高中的老師,父母,恐怕都難辭其咎!應該從根子上查一下,到底是誰在校園里胡說八道,還校園一個晴朗天空。
這個重大的案件讓人反思:我們的政審都是一次過審一下就草草了事,她的思想轉變有沒有跟蹤?
事實上,現在已經是一個AI時代了,要監控一個人的思想變化太容易了。
AI在未來必要的一個用途就是社交媒體政審。說說為什么。
一、社交媒體這個新鮮事物已經主宰了現代人的生活,而且我們已經不可能回到沒有網絡的時代,所以純粹線下的政審早就過時不合適了;
二、沒有問題的人不怕直接提供社交媒體賬戶,但心里有鬼、做賊心虛的人肯定不愿意主動提供社交媒體賬號;
三、對隱瞞社交媒體賬號的人,也可以依靠大數據和AI發掘,即時就能發現這種越是隱瞞的,往往越是過不了政審的,就越有必要去發掘,網絡上留下的痕跡,都瞞不過AI的無形之眼;
四、因為政審不到位而導致的間諜盜竊國家機密向外輸送的案件已經不是孤案了,必須高度重視推廣在線AI政審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