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特朗普繼續當4年總統,美國將不再輝煌,徹底淪為世界第二!”
這是2025年1月,美國前總統拜登在離職前留下的警告。
當時,許多人認為,這是他在因敗選而發泄,此話不能當真。
而如今,面對中美越來越激烈的關稅戰,拜登的預言,似乎要成真了......
“讓美國再次偉大”?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當初在美國大選的時候,特朗普為爭取美國民眾的選票,曾大言不慚表示,如果選他,他將讓美國再次偉大。
在特朗普的“忽悠”中,那些對他深信不疑的粉絲,紛紛將選票投給了他,并且期望著特朗普能盡快實現承諾。
順利登臺后,本著“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原則,特朗普上臺后,迅速采取了一系列令人意外的激進措施。
我們先來看看經濟這塊,特朗普一上來,就覺得美國企業稅太高了,企業都跑到國外去了,這可不行!
所以,他大手一揮,搞起了大規模減稅,簽署了《減稅與就業法案》,直接把美國聯邦企業所得稅稅率從原來的35%砍到了21%。
他想著,稅率降下來,企業負擔輕了,就愿意回美國發展,國內就業機會也能跟著多起來,經濟自然就活泛了。
對個人所得稅呢,他也沒放過,一頓調整,就是想給中產階級減輕點稅負,讓大家手頭寬裕點,多去消費,拉動經濟增長。
再說說貿易方面,特朗普那是堅定的 “美國優先” 擁護者。
他總覺得美國在以前的國際貿易里被占便宜了,心里不服氣,于是拿起 “關稅大棒” 就開始到處揮舞。
2025年,他開啟第二任期之后,這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不僅沒停,還變本加厲了。
在特朗普這一輪的貿易戰中,中國不幸成為特朗普 “關稅大棒” 的重點打擊對象。
2025年2月1日,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對進口自中國的商品加征10%的關稅。
僅僅一個月后,3月3日,美方又宣布以芬太尼等問題為由,自3月4日起對中國輸美產品再次加征10%關稅。
隨后,特朗普又多次以各種理由對中國增加關稅。時至今日,美國已經累計對華加收關稅高達145%!
除了中國之外,特朗普這次連盟友都沒放過,對歐盟各國,以及日本、韓國、印度也都提高了關稅。
除關稅之外,特朗普的移民政策,也十分強硬。
特朗普認為,大量非法移民涌入美國,搶走了美國本土居民尤其是底層藍領工人的工作崗位。
同時,非法移民在教育、醫療等公共資源上的使用,加重了美國社會福利負擔。
于是,2025年,特朗普政府拋出了一堆激進的改革措施。
什么全面驅逐非法移民、廢除 “出生公民權”、擴大合法移民驅逐范圍、抬高 “綠卡” 門檻,還搞了個 “快速遣返” 機制。
就到2025年3月的時候,已經有大概2.8萬非法移民被特朗普政府給驅逐出境了。
同時,美國移民和海關執法局(ICE)也沒閑著,累計逮捕了差不多11.3萬非法移民。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移民政策,原本是為了矯正他眼中美國在國際貿易里的 “吃虧” 處境,推動美國制造業回流,縮小貿易逆差,增加國內就業崗位。
但事與愿違,這些政策實施后,美國開始離“偉大”越來越遠。
偉大不起來的美國
自從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一落地,美國企業可就遭了殃,成本蹭蹭往上漲,簡直就像坐火箭似的。
就拿特斯拉來說,這家電動汽車巨頭可愁壞了。它生產汽車的好多零部件,在美國本土根本買不著,只能從國外進口。
結果特朗普這關稅一加,那些進口零部件的價格直接翻了好幾倍,采購成本飆升得離譜。
不只是特斯拉,美國還有一大票下游制造業企業,日子過得也特別艱難。
這些企業平時就指著進口原材料和零部件來生產,關稅一漲,它們的利潤空間一下子就被壓得死死的。
沒辦法,為了不虧本,不少企業只能把增加的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產品價格一個勁兒地往上調。
這下美國老百姓可就倒霉了,東西越來越貴,兜里的錢卻越來越不值錢,美國國內的通脹壓力也跟著越來越大。
再把目光放到國際上,特朗普這揮舞關稅大棒的做法,可徹底惹毛了其他國家。
加拿大、歐盟、中國這些美國的主要貿易伙伴,紛紛開始反擊,你加我關稅,我也加你關稅,對美國商品加征報復性關稅。
這么一來,全球原本好好的多邊貿易體系,一下子就被攪得亂七八糟。
而美國那些原本在國際市場上,挺有優勢的農產品,也跟著遭了殃。
就說美國的農民,以前種出來的農產品都能賣到國外去,現在出口受阻,大量農產品積壓在倉庫里,賣不出去。
農民們看著堆成山的農產品,心里別提多難受了,收入也是銳減,好多人都愁得睡不著覺,這關稅政策對美國經濟的打擊實在是太大了!
再看看特朗普的移民政策,一開始聽著好像是為美國好,可實際一推行,那爭議聲就沒斷過,全是吐槽的。
先說說社會影響這塊,由于強硬的驅逐政策太狠,大量移民家庭直接被強行拆散,這一下就引發了人道主義危機,國際上其他國家都看不下去了,紛紛指責美國不人道。
在美國國內,移民群體還有支持他們的人,隔三岔五就組織抗議活動,舉著牌子喊口號,控訴政策的不合理。
美國一直標榜自己是多元包容的國家,這下可好,移民政策這么一搞,直接沖擊了美國社會文化的根基。
從經濟角度看,其實,移民對美國勞動力市場太重要了,好多行業都離不了他們。
以科技行業為例,高技能移民帶來了新想法、新技術,推動著各種創新項目發展。
可現在政策一收緊,不少高技能移民都不愿意來美國了,或者干脆離開,這直接導致好多創新項目卡了殼,沒辦法順利推進。
這么搞下去,美國的創新活力大打折扣,長期的經濟競爭力也跟著受影響,妥妥的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面對種種負面情況,很多人開始相信拜登曾經的預言:“如果讓特朗普繼續當4年總統,美國將不再輝煌,徹底淪為世界第二!”
不過,美國淪為第二并不是特朗普一個人的事,拜登也要負不少責任。
拜登上臺后,由于深度介入俄烏沖突,導致能源價格飆升,進一步加劇國內通脹。
勞工數據局數據顯示,其執政期間食品雜貨價格比4年前上漲24.6%,民眾生活成本劇增,家庭基本生活開支增加131%,但收入中位數增幅僅71%。
從拜登的執政困境到特朗普的極端政策,美國內憂外患不斷加劇。
如果特朗普這四年一直一意孤行,加征關稅,那美國的經濟停滯、社會撕裂將成為常態,曾經的超級大國,正一步步走向 “隕落” 的邊緣。
信息來源:本文信源來自權威報道【中國新聞網】【環球網】【澎湃新聞】等(詳細信源附在文章末尾)。為提升文章可讀性,細節可能存在潤色,請理智閱讀,僅供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