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 3445
最近大米和小米接到了一位NT女孩小張的求助,猶豫要不要和她確診為自閉癥合并多動癥的德國男友結婚。
小張今年30歲,和男友相識10年,去年正式確定戀愛關系。2024年6月,在他們談戀愛初期,男友就向她透露,自己確診了ASD和ADHD。
當時她不以為意,因為在她印象里自閉癥都有明顯的行為特征。但在相處過程中,她發現男友確實有很多難以溝通的地方:逃避矛盾、拖延嚴重、性格孤僻內向……
現在,兩人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小張也已經做好了赴德的準備,但又非常焦慮能否走下去:一是怕情感交流上得不到回應,二是擔心目前失業的男友能否扛起家庭責任,三是怕遺傳給后代。
小張在社交平臺上向網友求助,結果幾乎是一邊倒的反對。
她該怎么辦?
口述 | 小張
整理 | 朱谷粒
圖片 | 包圖網(圖文無關)
“白月光”終于追到了
2015年3月,我在社交軟件上結識了一位中文流利的德國男生。通過交流得知,他幾年前曾在北京某中學就讀過一年,并計劃次年(2016年)再次來北京讀大學。
當時恰逢我在北京讀大學,相似的求學背景讓我們很快打開了話匣子。我們幾乎每天都保持著高頻次的交流。
2016年冬天,他按計劃來北京讀大學后,我們見過幾次面。他性格內向,高冷,穩重,是我喜歡的男生類型。但見過三次面之后,他逐漸對我愛答不理,回信息的頻率也低了很多。
2019年,我曾向他表白,但是被他拒絕。之后的幾年,我們幾乎沒有聯系。但在我心里,一直有他的一個位置。他也逐漸成為了可望不可及的“白月光”。
2023年9月,隨著疫情防控政策放開,我計劃前往歐洲旅行時再次聯系了他,才知道他早在2018年便結束在中國的學業,回到德國多年。
我試探著詢問他是否有時間見面,他爽快應允,并表示自己也正想出門散心。
2024年5月,我去歐洲和他一起旅行了一個月。旅行結束時,我們確立了戀愛關系。
一些“異于常人”的地方
就在我感恩命運終于把對的人送回我身邊的時候,很快我發現了他身上一些讓人覺得“別扭”的問題。
他坦言自己幾乎沒有朋友,此前工作也以長期居家辦公為主,日常極少社交。他覺得社交很累,人際往來會消耗自身能量。
我帶他參加朋友聚會時,他全程很少說話,甚至不主動開啟話題,基本只在被詢問時才簡短回應……
日常和人發信息,他總要反復斟酌,寫了刪刪了寫,卻遲遲發不出。即便是簡單的節日問候,比如朋友在圣誕節發送的祝福,他也會時隔一周才回復。我不理解他在想什么,又不是說復雜的事情。
他有拖延癥,手機上每天都會設置幾十個提醒,甚至連刷牙洗臉這樣的事情都需要提醒,提醒了也沒有馬上去做。因為拖延,且趕上疫情,他在德國的大學最終沒有畢業。
有時候感覺他“躲著”我,比如我在客廳,他就在臥室待著,我去臥室找他,他又去客廳。我問他原因,他給的解釋是:有時候需要自己一個人待著,給自己“充電”。
而且在我們發生爭論的時候,他經常“卡住了”,就是不說話,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很像電腦死機,電腦屏幕在轉圈圈的那種感覺。
他從不主動袒露內心想法,他只要不高興,就不說話。我經常覺得莫名其妙,想跟他說清楚是怎么回事,結果就是我越追問,越著急,他越不說話,越回避。他后來給的理由是:不喜歡吵架,對聲音敏感,不喜歡大聲講話。
比如去年8月,我們在羅馬尼亞住了一個月,有一天中午,他說他表哥邀請我們去他家做客。我問他幾點去,他給出兩個時間選擇,下午兩三點或晚上七八點,當時已快中午12點,我提議晚上去,他沒說什么,我默認他同意了。
到下午兩三點的時候,他提了句要不現在過去,我表示按說好的七八點去,現在剛吃完午飯,想休息會。他還是沒說什么。到了晚上六點左右,我準備洗漱化妝時,卻發現他狀態消極、很不高興,還說不去了。
我簡直莫名其妙,不是說好的晚上過去嗎?怎么不去了?他為什么生氣呢?我們又發生了爭吵,最后也沒去成表哥家。后來復盤時,他承認是他的問題,我才知道他原來想下午兩點去,但是他不明確說,只在那獨自生悶氣,最終導致矛盾爆發。
一言不合就要分手
我們因為生活當中的一些不良習慣爭吵的時候,感覺他非常固執。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他在外面時有“潔癖”,乘坐地鐵時絕不觸碰扶手;超市購物時必戴一次性手套才肯推車。然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回家洗手時他總是草草沖洗,三四秒就結束。
我很不理解:明明看起來有潔癖,為什么在家里洗手卻這樣敷衍?他說洗幾分鐘和幾秒沒有區別,甚至他覺得洗的時間長浪費時間,他有這個時間可以做別的事。但我覺得像他洗手了跟沒洗沒有區別,且不符合他看起來“潔癖”的行為。
毫不夸張的說,因為洗手這件事,我們可以爭論了至少一個小時。
爭吵后他甚至可以一天不跟我說一句話。記得我在歐洲陪他的時候,我在國外舉目無親,語言不通,只有他一個可以說話的人,他不說話的時候我簡直要崩潰。
最近他第一次向我提分手,我們當時是異地狀態,我在北京,而他在德國。
一次通話時是德國時間上午8點45分,我知道他9點有安排,但當時我正在和他討論一件事。他突然說:"我現在沒時間,你再說我掛了",可我以為還有15分鐘就繼續說著,結果他真的掛斷了電話。
由于他之前有過類似的"逃避"行為,這次我下意識覺得他又在回避問題,迫切想解決矛盾的我不停回撥,但他始終拒接。
接連撥打幾次無果后,我雖然心中不快,但也沒有太在意,打算過后再溝通。沒想到一小時后他忙完主動來電提出分手,直言無法忍受我總是不聽他好好說話,這讓他瀕臨崩潰。
我很震驚,因為我始終認為我們之間只是存在溝通問題,只要坦誠交流就能化解。冷靜后我明確表示不愿分手,請他慎重考慮,畢竟不能因一次小摩擦就結束感情。
次日我們復盤時,他生氣地說:當他說"沒時間"時,就意味著必須立刻終止對話,無需更多解釋;而我的邏輯是,明明還有15分鐘,如果他臨時準備要做什么,完全可以說明具體事項,另約時間詳談。但是他認為,說了“沒有時間”,就是沒有時間。
我覺得這種表達方法太生硬,會讓我誤會他沒有繼續溝通的意愿,我提出建議:下次發生類似的事情,可以告訴我當時他在做什么,并說晚一點再溝通,讓我不要誤會他“逃避”,他最終表示愿意嘗試改進。
對未來的擔憂
今年2月后,我們又異地了,他因為抑郁癥和要改善社交障礙,住進了德國一家心理康復中心。
沒想到,異地后我們爭吵更加頻繁。
我本身有點焦慮型依戀,需要高頻聯系來獲得安全感,而我們經常因為溝通不暢吵架,一吵架他更不想聯系,在我看來這就是“冷暴力”。
我在網上無意間看到“阿斯伯格綜合癥”的資料,看了很多網友的描述突然豁然開朗!后來我問他是不是確診的阿斯伯格,他說是。
至此,我以前的疑惑似乎都找到原因了,一開始他僅僅表示自己確診的是自閉癥,原來阿斯也是自閉癥譜系障礙的一種。
我不知道他為什么不直接告訴我他是阿斯伯格,可能他覺得我不會理解,也可能是因為說自閉癥我不相信。
在我印象中,自閉癥甚至都不會說話、并且伴隨智力問題。但他明明看起來跟正常人沒兩樣,甚至更聰明的樣子。
他是2024年2月確診的,我問他確診之前是什么狀態,他說:感覺自己好像跟別人不是一個世界的,像個外星人似的。
在得知他是阿斯伯格后,我開始在網上看各種網友的帖子,還和好幾位阿斯網友聊了聊,越看越擔憂,很多網友說,伴侶是阿斯的幾乎沒有過的幸福的例子。
我們計劃好了今年6月領證,雖然目前我想跟他領證的想法不會改變,但對未來我很擔憂,主要有三個方面。
1.情感回應:我們存在溝通困境。男友被動表達、對沖突冷處理,而我又是焦慮型依戀,我能否做到包容,且內心足夠強大?
2. 生育風險:阿斯譜系遺傳概率大,如果生下一個重度自閉癥的孩子,怎么辦?我還沒有想好我要丁克。
3. 經濟壓力:男友目前沒有工作,沒有朋友,心理健康狀態也時好時壞,如果我們組建家庭,他能否扛起家庭重任?
——帶著這些疑問,4月10日,小張來到了大米和小米南油中心,和華盛頓大學特殊教育學博士、大米和小米兒童及青少年發展研究院院長曾松添做了一次深入溝通。
小張關于生育的顧慮,我們也會邀請專家做詳細解答,他們又會給小張什么樣的建議呢?下一篇,我們將繼續跟進。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文章版權歸「大米和小米」所有,未經許可,嚴禁復制、轉載、篡改或再發布。本號長期征集線索/稿件,一經采用,稿費從優。提供線索/投稿請聯系:contents@dmhxm.com。
點擊撥打大小米服務熱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