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田佳玉 通訊員 姜倩倩
“趙雷的一首《成都》,唱火了成都的小酒館,也唱火了‘玉林’……”近日,威海市環翠區2025年“威雁競飛優才計劃”社區工作者培訓班上,授課老師的一句話讓900多名聽課者瞬間豎起耳朵,興趣大增。這場由環翠區委組織部、區委社會工作部主辦,“威海紅帆”社會組織實訓中心承辦的基層治理專題培訓,以“主會場+分會場”形式舉辦。
上午9點,主會場內座無虛席,成都市武侯區玉林街道黃門街社區黨委書記申民輝結合多年基層工作經驗,以“創新多方協同治理機制”為主題展開授課。這位曾獲評“全國優秀社區工作者”的專家,針對“缺人、缺錢、缺手段”的基層治理困境,提出“社區社會企業”破題思路,通過現場展示成都社區基金運營案例,為參訓者打開全新視野。
這場3小時的培訓結束,社區工作者們紛紛表示,培訓干貨滿滿,給出了具體解決方案和實踐路徑,今后將借鑒標桿社區的創新做法,實現本社區基層治理及社區運營工作的進一步提升。“這次培訓真是場及時雨!”嵩山街道百合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苗筱煜在課間接受采訪時表示,課程既有法律政策解讀,又有AI技術應用教學,還不乏其他地區優秀社區書記的經驗分享,可以說師資配備專業、課程設計精準、培訓內容詳實,對社區工作極具指導意義。“特別是申書記‘黨建引領,政府指導,資本介入,市場化運作’的理念,讓我們對基層治理思路優化有了新思考。”她隨身攜帶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錄著“做優社區”“做實系統”“做活治理”等關鍵詞。
培訓中,孫家疃街道藝海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戚鑫的手幾乎沒停過,不停地記錄社區治理的要點,“培訓讓我們看到了差距。對標先進地區,我們目標更清晰,干勁兒也更足了。”課件中的“社區黨委+”模式仿佛為她打通了“任督二脈”,下一步社區將立足“小社區、大民生”,聚焦社區治理的難點痛點,積極探索構建“社區黨委+”的社區大黨建模式,重點突破網格管理精細化,通過遍訪摸清居民需求,盤活轄區閑置資源,“既要當居民的貼心人,也要做社區的理財師。”她定位了自己新的社區身份。環翠樓街道峰泉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張娟對“弱化辦公,強化服務”這一理念感觸頗深。該社區正在培育“繽紛四季 多彩峰泉”品牌項目,她打算借鑒成都經驗深化區域化黨建:“過去總苦惱協調各方資源,現在明白要變‘獨唱’為‘合唱’。通過深抓‘黨建領頭、居民共治、科技賦能’匯聚眾智眾力,推動社區治理不斷優化升級。”
“我們整合國企優勢資源,搭建專業運營管理人才隊伍參與實訓中心運營,與各級黨校,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山東大學(威海)、哈工大(威海)等多個高校,國家級標桿社區開展廣泛合作,可根據培訓群體不同培訓需求個性定制社區運營、黨性教育、黨務工作等多種特色課程。”“威海紅帆”社會組織實訓中心相關負責人陳宜君介紹。據介紹,環翠區已連續4年開展“威雁競飛·優才計劃”培訓,持續提升社區工作者能力素質,今年將綜合采取“線上+線下”、政策理論宣講、案例剖析、現場實訓、研討交流、考察學習等方式面向社區黨組織書記、“兩委”干部等開展全覆蓋輪訓,同時對轄區社區工作者能力進行評估、分類,制定分級分類培訓計劃,強化社區工作者政治素質、履職能力、工作作風,提高社區工作者社區治理服務能力和創新精神。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