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技體育就像一個追求時髦的女性,對于時尚產品,新潮衣服十分渴望,都是要最新的。相反,對年齡卻是格外的敏感,年齡就是游蕩在奧運賽場上的幽靈,也如同判官一樣斷定著一名運動員的生涯旅程的節點具體到哪里!
可能會有人問,這些奧運冠軍相當于某一個項目上的最強者,他們退役之后,會有怎樣的生活?金牌的背后又隱藏著什么?如果用世俗的眼光去看,金牌具體代表著多少的財富?
有前
奧運會是世界運動員的競技場,這里面體育就是體育,都是以實力說話,金字塔的頂端只能有一個人,但人總會退役的,即便是身體最爆表的運動員,也有衰老的那一天。
像李娜、劉翔已經退役了十來年了,咱們國家的乒乓球總教練劉國梁已經退役23年了,這是屬于最頂級的奧運會運動員,想必他們目前的生活應該是很好,但絕大部分的奧運會冠軍他們退役后又是怎樣的生活?那一枚金牌給他們帶來的是否是富裕的生活?答案是肯定的。
光鮮亮麗
首先就有一類運動員直接化身為商人,而是那種頂級的商人,舉個例子來說,中國最成功轉型的運動員就是李寧,有可能在中國,沒有看過李寧體操的錄像或者直播,但也肯定知道李寧這個運動品牌。
要知道李寧這個品牌年營收能達到300億人民幣,這個品牌的市值都已經超過了千億,屬于高端的運動品牌,李寧可以說是反手為云,覆手為雨,錢多的基本上都花不完,而且還打造了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
當然,可能有人會說他這個情況有點太特殊了,但轉型商人的,的確有不少,雖然達不到李寧的程度,相對于普通人來說也是高了不止兩個等級。
還有一種是以運動員的身份進入娛樂圈,開始上電視、演電影、演連續劇甚至還開始了真人秀。
就比如冬奧會之后的徐夢桃就參加了《乘風破浪的姐姐》,在之前中國收視率比較高的真人秀《爸爸去哪兒了》,田亮和楊威這倆人全家集體出鏡,也是賺足了人們的眼球,甚至田亮還拍了連續劇,標準的男一號。
體操冠軍劉璇也成為了歌手兼演員,人家出了好幾只單曲呢,又演電影又演電視劇,在最近的2024年還參加了綜藝《燃燒的月亮》,他們是很忙的。甚至還有轉行去當作家,甚至是科幻類作家——排球運動員趙蕊蕊,獲得了第四屆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最佳長篇科幻小說銀獎。
更有甚者嫁入豪門,類似于張怡寧,王楠,雖然不做任何評判,但張怡寧的確嫁給了比她大20歲的富豪。
體制內
當然像這些情況還都是少數的,因為在2014年時,國家體育總局就統計了我國專業運動員的總數約為五萬人。這些人可都是能夠上賽場的,也就是說他們可以為國爭光,但每年這些運動員都會有狀態下降,年齡偏大,甚至生病的影響導致退役,數量已經達到了總數的10%,
所以說他們更新速度非常快。當然這里面包括拿過奧運會金牌的,也有沒拿過的,以拿過奧運會冠軍來做統計,這些人基本上國家都會給他們安排體制內的工作,國家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有少一部分人有可能看不上體制內工作,自謀出路的也有,但還是少數。
比如曾經的乒乓球冠軍鄧亞萍,她退役之后就去了人民日報社,并且她在任上想要開創出一個搜索引擎,以至于市場上一直流傳著她敗光20億元的消息,但鄧亞萍只是回應“公道自在人心”,時代周報記者多次嘗試聯系鄧亞萍本人,但均未獲得答復。
根據第一財經日報2013年的報道,鄧亞萍創辦的即刻搜索引擎前期投入為2億元左右,而且成本主要是人才儲備,高峰時員工達到600人。
但無論怎樣,給人的觀感始終都是外行領導內行,但在鄧亞萍已經辭去了人民日報社秘書長的工作,也算是讓人民群眾放心了。
而更多的奧運會運動員他們進事業機關單位多數是體育口了,這才是他們的專業,他們會成為教練,比如許海峰,他退役之后就培養出了多個奧運冠軍,哪怕現在如日中天的全紅嬋的教練也是退役的奧運冠軍——陳若琳。
除了教練,還有從政的,也有很多奧運冠軍退役之后直接就進政協了或者是國家委員會委員,劉國梁除了擔任國家隊總教練之外,他還是國際乒聯執行副主席。
學業
當然,這些奧運冠軍無論是經商還是嫁入豪門,無論怎么樣,他們行動之前,他們都會有一個前置動作,那就是讀書深造,甚至還有好事者專門統計了奧運冠軍退役后深造的高校。
這些高校絕大多數都在北京體育大學、人民大學、南京體育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中山大學等知名院校。千萬別以為他們是考上的,這是國家對奧運冠軍的獎勵,哪怕他退役之后出國深造,國家也是支持的。
我國對獲得世界體育比賽前八名或者是全國體育比賽前三名、亞洲體育比賽前六名的選手,都是高等院校畢業,什么叫考試,哪個叫面試,都不存在的,所以一枚奧運獎牌就等于全國各大高校的入學通知書。
補助
當然在他們進入高校之前,也就是剛拿到奧運獎牌之后,無論是國家還是他們所在省份以及城市,基本都是大手筆的獎勵,國家給幾十萬,地方政府給個幾十萬,所在城市再來個幾十萬,綜合起來上百萬不成問題。
這些奧運健兒哪怕什么都不做,把這錢存的銀行里,每年利息也夠的基本生活了,他如果要拿這些錢經商,也是綽綽有余。當然,體育明星的代言、各種活動、甚至綜藝的邀約,基本都不斷,奧運會期間的熱度最高點,意味著大把的錢。
如果冠軍既不想靠豪門也不想靠代言,就想出去單干,國家也會給一定的幫扶,不僅有基礎安置費,運動員按運動年限長短計算出補償費,還有成績獎勵費。
能查到的2015年至2019年期間,陜西省的202名運動員選擇自主創業的補助就高達了3955萬元,基本每個人手里分得了19萬。
結語
國家對這些頂級運動員待遇是非常好的,甚至有退役運動員職業轉型的培訓班,轉型方向有非常多,涵蓋面也非常的廣,基本都超有保障,比咱們普通人到35歲裁員的情況,不知道好到哪里去了。
拿了金牌不僅能幫家里改善生活,也能將自己最高光時刻一直留在人們心中,體育就是體育,意味著實力的,體育的境界就是誰強誰上,運動員們的心態也都是很好的,即便拿不了金牌,他們的待遇也是非常好的,要不然奧運會辦了3000多年,也沒有出任何一場世界末日,不是嗎?
作者:天下行
參考資料:
冠軍人生;蔣子龍文集 11:恨郎不狼;人民文學出版社;蔣子龍
文化交流的主要內容;輝煌歷程——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重點書系·華僑華人與新中國;暨南大學出版社;張應龍 主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