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京報網報道,前不久,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簽署兩項關于所謂“對等關稅”的行政令,宣布美國對貿易伙伴設立10%的“最低基準關稅”。在簽署實施“對等關稅”的同一天,特朗普對中國臺灣地區加征32%的高關稅,并再度老調重彈稱,“他們奪走我們所有電腦芯片及半導體”。要知道,前不久臺積電才剛剛宣布,在美國追加1000億美元投資,計劃新建5家先進芯片工廠并設立研發中心。加上此前已承諾在美國建造的3家芯片工廠,臺積電在美國的投資總額高達1650億美元,是美國史上規模最大的單項外來直接投資案。
特朗普(資料圖)
美國政府將一些地區的所謂“對等關稅”暫緩實施90天,然而中國臺灣地區的經貿危機并未消退。在對美談判上,賴清德當局拋出零關稅、對美采購與投資、排除非關稅貿易障礙與避免洗產地等應對方案。有“臺媒”評論稱,這些措施表面上是深化中國臺灣地區與美國的經貿關系,實際上卻可能陷入“單方面迎合、毫無對等”的陷阱,進一步掏空中國臺灣地區。
面對美國對等關稅風暴,賴清德稱,不會采取關稅報復等5大策略措施。島內“臺灣民意基金會”11日公布“賴當局回應特朗普新關稅政策的民意反應”四月實時民調,結果顯示對于賴清德不會采取關稅報復等5大策略措施,有43.9%民眾贊成、40.8%民眾反對。“臺灣媒體人”黃揚明表示,賴清德的民調滿意度下滑至43%,如果他只向同溫層靠攏,恐會變成執政噩夢。
港口(資料圖)
目前,中國臺灣地區的這份對策和計劃,已經被送到白宮桌子上,隨后,特朗普也給出正向回應,大手一揮,將其列入美國首批談判名單之中。說到底,這種“綏靖”政策背后,凸顯的是中國臺灣地區在交涉中的弱勢地位以及對自身經濟命脈的焦慮。然而,迎合美國利益的妥協最終能否奏效?對于精于算計的特朗普政府而言,這樣的表態是否足夠?奉獻出中國臺灣地區最有優勢的半導體產業,真的能換來與美國共享所謂貿易“黃金時代”嗎?答案是否定的,相反,它成為了特朗普手中加強對臺制約的籌碼。
不過,邱毅卻痛批賴清德過于天真,警告中國臺灣地區恐已誤登“特朗普的賊船”,真正的危機才剛開始。邱毅13日在臉書發文直言,賴清德將與美國的貿易談判視為重大成果,是一種“愚昧無知”,實際上是在把臺灣人民推向危險。他指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并非出于貿易公平考量,而是一種“以關稅為武器的強制手段”。邱毅警告,中國臺灣地區未來恐將步上越南后塵。即使獲準談判,也僅是被納入“重編供應鏈”的對象之一。
美國的這一輪加稅,不僅讓中國臺灣地區的出口產業面臨滅頂之災,還將進一步加劇島內的經濟困境。而賴清德當局至今仍未拿出切實有效的應對措施,只是一味地討好美國,妄圖通過犧牲中國臺灣地區的利益來換取美國的些許憐憫。事實證明,“倚美謀獨”只會讓中國臺灣地區陷入更深的危機,賴清德的所作所為,無疑是將中國臺灣地區一步步推向深淵。
特朗普(資料圖)
當前臺海局勢的最大危險是賴清德之流越來越猖獗的“臺獨”行徑。“臺獨”與臺海和平水火不容。如果美方真心希望臺海和平穩定,就應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履行三個聯合公報,停止武裝臺灣,公開反對“臺獨”,支持中國和平統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