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大重啟:中國夜經濟重燃新賽道》圖書推介會在北京大有書館成功舉辦,該書由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出版,聯合國旅游組織專家賈云峰主編,“輕資產不夜城”創造者劉磊統籌策劃。
推介會現場氣氛熱烈,主創分享、專家點評、媒體互動有序進行,在10多家媒體代表見證下,與會嘉賓共同探討夜經濟在高質量發展中的戰略價值。
推介會上,該書主編賈云峰主持發言后,統籌策劃劉磊;圖書策劃黃蓉蓉;圖書策劃、中國食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劉向梅作為主創代表介紹了該書的創作歷程。
劉磊介紹,傳統的夜經濟模式往往依賴大規模的資金投入和土地資源,而輕資產不夜城模式則通過創新的商業模式和運營理念,可實現夜經濟的高效發展和可持續增長。書中的實踐案例和成功經驗來自21個輕資產不夜城,希望能為國內外提供可參考的思路和方向。
黃蓉蓉表示,該書分為“無序與有序”“規模與探索”“經驗與總結”“全球與發展”四大篇章。她分享了創作中對多個輕資產不夜城的尋訪經歷。劉向梅在發言中,從行業著眼,對書所寫輕資產不夜城運營前置的優勢進行了講解。
在專家點評環節,中共中央黨校教授、博士生導師劉德喜;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黃恒學;中共中央黨校經濟學部副主任、教授許正中;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教授王國華分別對這本新書進行了點評,對《大重啟:中國夜經濟重燃新賽道》出版給予積極評價。
劉德喜教授表示,該書由中國縣域經濟發展大會執行主任、《中國縣域經濟發展報告》主編陳劍題寫序言,體現了戰略思維的高度。這本新書中所寫到的內容與時代需求相契合,與政府的需求合拍,為縣域突破找到了新賽道。“輕資產”一詞本質上幾千年文明和文化的表現,是我國文明發展的需要。文化與經濟相輔相成,輕資產不夜城是文化的傳承與表達,發掘在地文化,實現從淺層文化向深層文化的躍升,在此過程中文化在經濟中的作用將愈發凸顯。
黃恒學教授談到,這本書體現了創新精神,既有國際眼光,又有接地氣的方法。文旅行業屬于服務業的范疇,通過提升服務水平拉動就業,對經濟有積極意義, 書中寫到的案例是對促進就業的實踐。夜晚的燈光體現著一座城市的活力,在夜經濟發展中,需要多方共同參與,書中的輕資產不夜城案例,是對滿足市民文化和物質需求的探索。
許正中教授提到,在書名中用了兩個“重”字,有著深刻的含義,引燃來一代人的共鳴與激情,“輕資產不夜城”已超越字面意義,這是一種新時代范式變革的實踐與探索。當今,場景成為消費的重要賣點,輕資產不夜城這一場景,恰好成為文化的載體,反映著生態的價值,是推動“人文經濟學”發展的勇敢實踐。
王國華教授說到,一個行業需要引領、需要標桿、需要旗幟,這本書在夜經濟領域正是起到了帶動作用。在縣域經濟發展中,文旅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這一點在鄉村振興中也有體現,書中提到的竹泉村,把夜經濟細致落地到鄉村,實屬難得。
在現場,媒體代表還與創作者和專家進行交流,就關心的問題進行了提問。劉磊就推動縣域發展和輕資產不夜城迭代等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他講到,相較于書中寫到的內容,目前輕資產不夜城正在進行著經濟與文化的雙提升。很多具有文化的地方像是“裝進茶壺”,面臨有文化卻倒不出來的困惑。他與團隊正在致力于解決這一痛點,一方面,通過對當地文化的深入挖掘,把文化展現出來;另一方面,通過差異化的產品設計,滿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在回答關于迭代升級的問題時,劉磊講,從進化論的角度來看,在變化中不斷適應環境的生物更能夠長久的生存,在輕資產不夜城發展的幾年里,他們通過復盤持續優化適應環境。目前在文化體系建設和非遺體系提升等方面均有發力,以此推動城市和縣域的出圈。
到場來賓被書中的“游客留言區”所吸引。以圖書為媒介,探討夜經濟產業鏈重構、激活消費活力等話題。這本書不僅為國內夜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借鑒經驗,也為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搭建平臺。
《大重啟:中國夜經濟重燃新賽道》圖書推介會在京成功舉辦,標志著該書正式走向讀者。如今,夜經濟在拉動消費、促進就業、提升影響力等方面成效顯著;未來,將有更多地方在該書的幫助下點燃夜經濟新賽道,展現出活力與生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