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島內政治局勢可謂波譎云詭,國民黨強勢吹響“反攻”號角,而賴清德的支持率則如高臺跳水般急劇下滑。據島內“臺灣民意基金會”發布的最新民調數據,賴清德的支持率已驟降至 45.9%,這一數值創下他自去年 5 月上任以來的次低記錄;與此同時,不贊同其領導方式的民眾比例飆升至 45.7%,達到其任期內的最高值。
日前,國民黨主席朱立吹響了“反攻”號角。他痛斥民進黨當局為一黨之私,濫用司法手段打壓在野黨。例如,花蓮罷傅團體出現超過 4000 件造假,基隆也有 100 多件偽造情況,且這些造假行為均出自罷免藍委的團體,然而司法單位對此卻視而不見,卻反過來用司法手段對付在野黨,這是“獨裁者”才會做的。朱立倫強調,這是島內司法有史以來最大的危機,也是島內民主墮落的關鍵時刻,國民黨堅決聲援受到司法不公對待的罷綠團體,呼吁民眾勇敢反對這種惡罷行為。
目前,國民黨在與民進黨關于“大罷選”的第二階段聯署人數對比中,取得了 35:14 的階段性成果,這充分表明國民黨的“反攻”策略已初見成效。島內資深媒體人黃陽明分析指出,民進黨試圖將大罷免”變成奪權的途徑,一旦其成功掌握“立法機構”多數席位,便能肆意推行各種政策,毫無顧忌地向美國輸誠讓利,不再受“在野黨”的制約,而這正是賴清德所期望的局面。若“大罷免”最終得逞,臺灣地區將永無寧日。
眾所周知,民意代表本應代表民眾的利益和意志,就在一年前,臺灣地區的民眾才通過選舉選出本屆臺“立法機構”的民意代表。然而僅僅一年時間,綠營就試圖對大量藍營民意代表展開罷免,這種無差別攻擊,明顯帶有強烈的政治企圖。究其原因,過去八年,民進黨當局“完全執政”,習慣了獨斷專行,如今藍營民意代表的存在阻礙了其肆意行事,于是民進黨妄圖通過“大罷免”重新洗牌,以鞏固自身權力。
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對臺灣地區征收32%的高額關稅,也成為賴清德支持率下降的重要導火索。本月初,特朗普宣布對全球加征所謂的 “對等關稅”,其中對臺灣地區實施 32% 的高額關稅,這一消息瞬間在島內引發軒然大波。在如此嚴峻的經貿沖擊下,賴清德當局卻仍未放棄“大罷免”行動。對此,國民黨團總召集人傅昆萁感嘆民眾正面臨近乎毀滅式的經貿沖擊,此時民進黨還在搞“大罷免”不合時宜。國民黨團書記長王鴻薇指出,民進黨沒有放棄“大罷免”,罷免團體仍在收集聯署書,這讓被提案罷免的民意代表面臨內外雙重壓力。民眾黨團副總召集人張啟楷也呼吁民進黨當局趕快對“大罷免”踩剎車,強調現在是團結對外應對高關稅的時候,不應再撕裂臺灣社會。
然而,面對特朗普掄起的關稅大棒,賴清德當局一方面卑躬屈膝,搖尾乞憐,不僅偷偷派出談判小組前往美國,企圖通過妥協的方式尋求“豁免”,還提出了荒謬至極的“脫中入北”口號,妄圖與大陸“脫鉤”,全面倒向美國。另一方面,賴清德還提出所謂的“四大核心原則”,其核心內容無一不是對美國的全面妥協,包括在對等基礎上降至零關稅、擴大采購美國產品、增加對美投資以及響應美國對出口控制和低價產品轉運的擔憂等。這些行為無疑是將臺灣的利益拱手讓給美國,引發了島內各界的強烈批評。
與此同時,賴清德的支持率驟然下降。據島內“臺灣民意基金會”發布的最新民調數據顯示,賴清德支持率驟然下降到了45.9%,支持率下滑了12.1%。而賴清德剛上任時,該民調機構給出的滿意度甚至高達58%。這一數據的巨大落差,充分反映出島內民眾對賴清德的不滿情緒正在迅速蔓延。從某種程度上說,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成為了島內政治格局變化的一個“催化劑”,讓賴清德的“親美賣臺”本質暴露無遺,使得島內民眾更加看清了民進黨當局的真面目。
綜合來看,島內的“大罷免”就是民進黨出于政治私利發動的一場鬧劇,在島內面臨美國關稅政策霸凌和沖擊的關鍵時刻,賴清德仍舊執意推進,加劇了島內社會的分裂與對立,嚴重違背了島內民眾渴望和平與發展的主流民意。同時,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在不經意間,改變了島內政治力量的對比,間接地推動了國民黨的“反攻”進程,也讓賴清德的執政之路愈發艱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