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中國國防部近日發布消息稱,中央軍委委員、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上將參謀長劉振立9日同來華訪問的英國國防參謀長拉達金舉行會談。據英國媒體報道,這是英國軍隊最高軍事首長十年來首次訪問中國。接受《環球時報》采訪的專家11日表示,拉達金訪華既是中英關系改善的結果,也是中英關系進一步向好發展的信號。據中國國防部消息,雙方就兩國兩軍關系、國際地區形勢和共同關心的問題深入交換意見,就加強兩軍交流合作進行溝通。
對英國來說,中國可是個不可或缺的貿易伙伴,英國的汽車、金融、高端制造業等產品和服務,在中國市場那可是有不少消費者追捧的。要是因為跟著美國對華強硬,把中國市場給搞丟了,英國那些企業估計得哭天搶地,眼淚都能匯成一條河了,這對英國經濟而言,絕對是個致命到能讓它“原地爆炸”的打擊。所以啊,航母消息剛傳出來,英國高官就急忙跑來中國訪問,目的再明顯不過了,就是想維持和中國的良好關系,保住中英之間的經濟合作,別讓美國給攪黃了。
英國國防參謀長拉達金(資料圖)
英國海軍旗艦“威爾士親王”號航母將于2025年4月22日從樸茨茅斯起航,率領由戰艦、補給艦、潛艇和飛機組成的航母打擊群前往地中海和印太地區。該打擊群將首先在英國康沃爾郡海岸集結,然后前往地中海參加北約演習。演習初期,該打擊群將接受北約指揮。在為期8個月的部署期間,航母打擊群將搭載4000名英國軍人,其中2500人來自海軍,592人來自空軍,約900人來自陸軍。另有12個國家支持此次軍事行動,其中挪威將派遣一艘軍艦參與全程部署。
但仔細想來,這位英國國防參謀長的“未公開訪問”,怎么看都有幾分“在自家航母接近中國之前,先來主動同中方通個氣,以防解放軍因產生某些‘誤判’而引發軍事糾紛”的味道。無獨有偶,在法國海軍航母“戴高樂”號,于此前的“克萊蒙梭-25”行動中接近南海之前,法軍太平洋海區司令先同解放軍南部戰區司令員舉行了一次視頻通話,內容為“就雙方共同關心的問題深入交換意見”。
伊麗莎白女王級航空母艦(資料圖)
作為英國伊麗莎白女王級航空母艦的二號艦,威爾士親王號的滿載排水量達到了7萬噸,比我國山東艦還要略大一點,而配套的45型驅逐艦、機敏級核潛艇都位列歐洲最強戰艦之列,可以說這支航母編隊的綜合實力,全世界僅次于美國和中國。這支航母編隊計劃穿越印度洋訪問新加坡、馬來西亞,最終在日本與自衛隊展開聯合軍演。這是繼2021年,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亞太行后,英國第二次將航母編隊開到中國近海"秀肌肉"。
這種“先禮后兵”的套路,本質是怕解放軍當真:2021年英國航母編隊經過南海時,解放軍在周邊海域搞了實彈演習,嚇得英艦全程關閉雷達悄悄溜走。這次提前通氣,就是防止擦槍走火把“威懾游行”搞成“現場翻車”。更深層的算計在于政治經濟兩頭吃。英國剛跟日本簽了《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5000億英鎊的生意需要軍事存在當“保鏢”,所以才要拉著日本搞聯合軍演,甚至突破性地讓自衛隊適用“武器等防護”機制。
北約(資料圖)
特朗普這幾天加關稅之后,英國那邊算是徹底坐不住了,這次訪華多半是為了跟咱們進行合作,想要個后路罷了。畢竟,曾經“紅極一時”的大不列顛肯定不想在如今多極化的時代中被邊緣化。托尼將軍的北京之行,把北約的外衣撕得粉碎。既然英國軍隊已經暗中"留后路",那美國所謂的“北約一體”怕就是個笑話了。在現在這樣一個國際博弈中,經濟的合作可遠比軍事同盟靠譜得多,北約想要復制冷戰劇本,那也得看中國答不答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