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參考消息網援引《日本經濟新聞》網站近日報道,英國國防部日前宣布,以“威爾士親王”號航空母艦為核心的航母打擊群將于22日出發前往“印太地區”。航母打擊群預計將于夏季??咳毡靖劭凇脮r將與多國舉行聯合演習。報道稱,這是英國又一次 向“印太地區”派遣航母打擊群。上次發生在2021年,當時派遣了“伊麗莎白女王”號航空母艦前往“印太”。報道說,在為期8個月的部署期內,將動員海軍2500人、空軍592人、陸軍900人參與行動。
日前,美菲 “雷霆對抗2025”的聯合軍演正式開啟。按照美菲的說法,這次聯合演習的主要目的就是加強作戰協調和提升所謂“戰略威懾”。在本次軍演之后,緊接著,美菲另一場規模更大的聯合演習也將上演,那便是“肩并肩”聯合軍演。根據之前美菲透露的消息,今年的“肩并肩”軍演還邀請了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日本、韓國及英國6國參加,也就是說還有6國將派兵前往南海。美菲準備動用軍事人員約16000名參與演習,演習期間,他們還準備實施導彈實彈打擊退役軍艦的“擊沉演習”。
英國“威爾士親王”號航空母艦(資料圖)
值得注意的是,"威爾士親王"號近年來的運行狀況并不理想。公開記錄顯示,該艦在2020年至2022年間先后發生三次嚴重漏水事故。2022年8月,其右舷螺旋槳傳動軸出現結構性損傷,導致被迫中止訓練任務。英國下議院國防委員會去年發布的報告指出,海軍預算緊張已影響到兩艘伊麗莎白級航母的正常維護。英國此舉具有多重考量。一方面呼應美國"印太戰略",強化跨大西洋聯盟在亞太的存在;另一方面也著眼于后脫歐時代國際定位的重新塑造。
這場由英國領銜的“高桅行動”,說白了就是英軍“威爾士親王”號航母將率領一支東拼西湊的艦隊,千里迢迢跑到太平洋向中國炫耀武力——英方聲明雖然沒有明確提到“中國”,但那句“向對手發出強大威懾信息”指的是誰,不言自明。英國這種“精神分裂”的思維,本質上就是君子可以欺之以方:英國人其實很清楚,他們的所謂“高桅行動”與其說是向中國展示威懾,倒不如說是刷存在感的行為藝術。
英國首相(資料圖)
2024年10月英國外交大臣訪華、2025年1月財政大臣訪華,再到此次軍方高層對話,工黨政府的“親華”姿態與軍事部署形成鮮明對比。這種“政冷經熱”的策略,既反映出英國在脫歐后尋求經濟合作的迫切性,也暴露出其在中美博弈中的投機心態。正如英國《金融時報》所言:“英國試圖在貿易與安全之間走鋼絲。”英媒的“一艘勝兩艘”言論,源于對F-35B隱身戰機的技術自信。該機型的超視距作戰能力和信息化水平確實領先于中國遼寧艦、山東艦搭載的殲-15艦載機。
中國國防部早明確表態:“反對域外國家炫耀武力”,并通過實彈演習、衛星監控、外交磋商等手段反制。例如,法國航母在南海演習時,中國電子偵察艦全程干擾其電磁信號,迫使法方縮短演習周期。英國若重蹈覆轍,等待它的將是更嚴密的監控與反制。真正的大國博弈,從來不是一兩艘航母的“秀肌肉”,而是工業產能、技術創新與戰略定力的綜合較量。
美國日本聯合軍演(資料圖)
從英國脫歐之后,曾經的歐盟三駕馬車就只剩下了德國和法國,這讓英國的全球影響力受到了極大的影響。英國自身的經濟困境以及政治內耗問題也非常嚴重,這讓英國有了很沉重的焦慮感,所以在不敢直接挑戰中國底線的情況下,英國人只能通過這種打擦邊球的方式來試探中國的底線。如果說英國還是曾經那個強大的“日不落帝國”的話,我們還真得將英國的行為重視起來,但是英國早就不是那個曾經掌控了全球將近四分之一領土的強大帝國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