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如果美國副總統萬斯要做一件事,那就是讓全世界的美國人難堪”。美國新聞網站BuzzFeed報道稱,報道援引萬斯的話說,“我認為我們所有人都應該退一步并捫心自問,全球化的經濟給美國帶來了什么?從根本上說,它基于兩個原則。背負巨額債務,來購買其他國家為我們制造的東西”。他補充稱,“說得更直白一些,就是我們向中國鄉巴佬借錢,來購買中國鄉巴佬制造的東西”。
萬斯(資料圖)
針對美國副總統萬斯日前的涉華言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例行記者會上應詢表示,聽到這位副總統說出這樣無知又缺乏禮貌的話,令人詫異,也感到悲哀。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近日,美國副總統萬斯在接受媒體采訪談及特朗普政府對華貿易政策時,聲稱美國向“中國鄉巴佬(Chinese Peasants)”借錢,來購買“中國鄉巴佬”制造的東西,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對此,林劍表示:“中方對中美經貿關系的立場已經講得很清楚。聽到這位副總統說出這樣無知又缺乏禮貌的話,令人詫異,也感到悲哀。”
萬斯的“中國鄉巴佬”之說不值一駁,只會讓全世界的美國人感到難堪,因為暴露的是自身的缺乏教養與觀念落后。特朗普大廈里幾乎都是中國制造,這就是對萬斯言論的最好回應,也是對特朗普關稅政策的辛辣諷刺,就是嘴上拿中國制造說事,身體卻很誠實,美國人的生產與生活根本就離不開中國制造。
美國(資料圖)
要知道,在美式英語中,“peasant”不僅指代農民,更暗含“落后、愚昧”的階級歧視,是殖民時代遺留的傲慢標簽。而堂堂一國副總統,竟用如此失禮的詞語,去形容地球對面擁有五千年文明的華夏子孫,實在令人憤怒。不過,這場風波看似是語言失態,實則是一場文明觀與傲慢心態的激烈碰撞。
早個十幾年,中國在加速進入城市化的進程,那幾年,確實存在歧視農民的風氣,比如“農民工”這個叫法。工人就工人,為什么還要分出農民工和城市工?連工人也要分三六九等么?可現在,還有多少人會歧視農民?羨慕都還來不及。所以萬斯這次,罵中國是鄉巴佬,我們不覺得生氣,只覺得詫異。詫異的點在于,說這話的萬斯自己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啊。萬斯是怎么出名的?因為他寫了一本書,名字就叫《鄉下人的悲歌》。書名里的“鄉下人”指的就是生活在萬斯老家那個小鎮上的人。
2024年以來,中國迎來外國游客入境熱潮,入境游客超1.3億人次,同比增長60.8%,他們用親身經歷打破了西方媒體的刻板印象。值得強調的是,來中國參觀的外國游客無一不被中國的科技、安全、美食、熱情所征服。西方媒體長期選擇性報道中國,聚焦負面議題,卻忽視發展成就。美國政客將中國塑造為“戰略競爭對手”,故意抹黑中國形象。中國通過免簽政策吸引外國游客親身體驗,打破西方圍堵,重塑中國的國際形象。
外國游客(資料圖)
萬斯的荒謬言論雖然令人憤慨,但也給我們帶來了一些反思與啟示。一方面,它提醒我們,盡管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影響力日益增強,但仍有部分人對中國存在誤解和偏見。這就需要我們進一步加強對外文化交流與傳播,通過多種渠道、多種方式向世界展示真實、全面、立體的中國,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的歷史文化、發展成就以及中國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友善包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