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l李華
編輯l李華
所謂的熱愛登山,是真正懂得這項運動的本質,還是僅僅為了追求一時的刺激感呢?
明知道山中有猛虎,卻偏要向虎山行進,這最終只會害人又害己。
攀登高山并非像我們想象得那么簡單,也不是隨便規劃一下行程就能平安歸來的。背后隱藏著無數艱辛與挑戰。
你真的覺得登山很安全嗎?
你真的了解登山這項運動的全貌嗎?
你真的以為單憑一腔熱情就能全身而退嗎?
4月14日,在玉珠峰南坡發生的三名登山者失聯超過24小時的消息引發了廣泛關注。這條新聞也掀起了大家熱烈的討論。
對于登山愛好者而言,一旦失聯超過24小時,幾乎就意味著生命面臨嚴重威脅。
每拖延一分鐘,危險就增加一分。
就在所有人還抱著一絲希望的時候,不幸的消息傳來:救援隊已經找到了三位失聯者的遺體,并將他們運回山下。這一結果讓許多人感到無比惋惜。
這也引發了更深層次的反思。
要知道,選擇登山這種極限運動的人,通常年紀不會太大,他們熱愛這項既充滿激情又熱血沸騰的活動。
當噩耗傳來時,人們依然感到深深的悲痛,畢竟這是三條年輕的生命。
以這樣的方式離開這個世界,實在是令人痛心疾首。
事情的源頭還得從這幾名登山愛好者說起。他們選擇攀登的目標是位于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與海西州交界處的玉珠峰,海拔大約6200米。
這座山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眾多游客的目光,它神秘而美麗。
玉珠峰如同守護神一般靜靜地佇立在那里,用溫柔卻又鋒利的目光注視著過往的行人。
很多人稱玉珠峰為“溫柔”的山峰,認為它是登山愛好者的首選之地,尤其是對那些熱衷于雪山攀登的人來說更是如此。
從某種程度上講確實如此,比如和珠穆朗瑪峰相比,玉珠峰的確沒有那么大的挑戰性。但這并不意味著玉珠峰就是絕對安全的。
不過,它在坡度和高度方面對初次嘗試雪山攀登的愛好者來說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此外,玉珠峰的道路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崎嶇不平,冰雪和碎石遍布整條路徑。
更重要的是,在攀登玉珠峰時,登山者不需要擔心遭遇雪崩的風險。
雪山上最可怕的現象莫過于雪崩,一旦發生幾乎是九死一生。既然在玉珠峰上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不少登山者便認為它是一座“溫柔”的雪山。
他們覺得征服它只是時間問題。
但事實真的如此簡單嗎?
只能說抱有這種想法的人,往往過高估計了自己的能力,同時低估了雪山潛在的危險,只看到了表面的美好,忽略了背后的隱患。
雖然玉珠峰不存在雪崩的情況確實是一種幸運,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嚴重的高原反應同樣不可忽視。
玉珠峰上的高原反應非常強烈,主要原因在于其植被稀少,氧氣含量低,自我融合能力差。這意味著攀登玉珠峰遠比想象中的困難。
人體呼吸依賴氧氣,而玉珠峰的含氧量極低,人體很難適應。如果沒有專業人員陪同,很容易危及生命。
俗話說得好,“不要輕視敵人”,更何況登山本身就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運動。
你以為玉珠峰是座溫柔的雪山,但是否考慮過其中隱藏的危險呢?
專業的登山隊伍在攀爬過程中都需要密切關注各種因素的影響,更不用說那些單純出于熱愛的登山者了。
一方面需要逐步適應高度變化,這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穩扎穩打,每一步都必須謹慎對待,以便在遇到突發狀況時能夠迅速應對。
我們看到玉珠峰外表溫柔,但實際上暗藏著許多看不見的危機。
比如這次喪生的三名登山者,難道不是因為輕視了玉珠峰的危險嗎?否則也不會年紀輕輕就失去了生命。
想要挑戰雪山并不是不可以,但前提是必須清楚自身的能力。即使自認為經驗豐富,也要明白攀登雪山稍有不慎就可能付出生命的代價。
然而這四名登山愛好者卻完全不顧后果,僅帶著普通的裝備,憑借滿腔熱情集結在一起,沒有任何報備或提醒就開始攀登雪山。這種行為無異于拿生命開玩笑。
作為旁觀者,我們無法理解他們的所作所為,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他們沒有對自己的生命安全負責。
如果想攀登雪山,前提是要做好充分準備。無論是報備還是尋找向導,都應該提前安排妥當,還需要專業人員告知必備物品清單。
專業向導會詳細說明整個過程中需要攜帶哪些物品,以及如何處理緊急情況。
或許正是過于自信,這四名登山愛好者才表現得如此無所謂,自認為已經掌握了登山技術和能力,并且為本次攀登做了“充分”的準備。
但他們忘記了,雪山就是雪山,高原就是高原,平地就是平地。
怎么可能混淆不清呢?
于是他們一行四人在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開始了攀登,甚至在遇到危險時仍然選擇繼續前行。
我們知道,遇到危險的第一反應應該是撤退,可他們卻選擇了“勇往直前”。即便是經驗豐富的向導在遇到危險時也會果斷撤退,而這四人卻像初生牛犢一般,堅信自己能夠征服這座雪山。
結果顯而易見,四人中有三人失聯,想要找到他們談何容易。
包括衛星電話在內的所有聯系方式都無法聯系到失聯的三人,時間一晃就過去了24小時。大家都知道,在山上時間拖得越長,后果就越難以預料。
很快,這件事引起了高度重視,專業搜救隊員迅速展開行動并進行定位。經過測算,他們距離安全營地僅1.6公里。
也就是說,這三名登山者在遭遇危險時其實離安全營地只有1.6公里的距離,但實際上走完這段路卻異常艱難。
雖然在平地上這不算什么,但在雪山上,高原反應明顯,處處潛伏著未知的危險,一個不小心就會帶來致命后果。
據了解,當天雪山氣溫低至零下28攝氏度,加上這些登山者本身并非專業人士,體力消耗極大,又缺乏專業向導,這不是擺明了漠視生命嗎?
有網友在網上曝光了當天這幾名登山者在群里組織登山的信息。沒想到自己還沒出發,同行的其他人就已經遭遇不幸,失聯、信號全無,想起來都讓人毛骨悚然。
看到這些,你真的認為單憑熱情就能勝過專業人員嗎?
你可以欣賞它的溫柔,但絕不能忽視溫柔背后的險峻。
為什么我們總是強調“專業的事情應該由專業的人來做”?如果人人都能靠一腔熱情完成任務,那還需要專業人員干什么呢?
據了解,在登山者失聯后,他們的朋友第一時間聯系了家屬和救援隊伍尋求幫助。因為此時時間就是生命,早一秒行動就多一分生存的機會。
對于求救信號,無論是專業救援隊員還是警察、消防隊員都迅速響應,立即安排后續救援工作。
不僅如此,周圍的村民得知消息后也積極提供幫助,因為他們長期生活在附近,更熟悉周邊環境,從而為救援隊伍提供了重要支持。
可惜現場環境復雜程度超乎想象,最后不得不借助高科技手段進行搜救。
直到無人機畫面中發現他們時,遺憾的是,他們早已失去生命跡象,靜靜地躺在雪山上。
仿佛被這座溫柔的雪山默默撫慰。
一切都已來不及,后悔也無濟于事,時間流逝得太快,沒人能挽回這一切。
登山攀爬靠的不僅是熱情,更需要理智。成功登頂并不能證明什么,真正能證明自己的是安全返回。
為什么每次審批登山愛好者的手續時都要反復斟酌、追問再三?那不僅是為了保障生命安全,更是汲取無數前車之鑒的結果。
如今說什么都晚了,這三人的遺體已被專業搜救人員送至山下。
如果當時他們沒有那么自以為是,如果他們能找到專業向導或者求助專業人士,這樣的悲劇就不會發生。
可惜太過自負最終釀成大禍,給自己和家人帶來了巨大的悲痛。
人類永遠不該小覷大自然的力量,我們在自然面前是多么渺小。
我們應該心存敬畏,而不是心懷征服之心。
我們也同樣希望那些有類似想法的人能夠及時打消念頭,不要挑戰自我、挑戰自然、挑戰生命,否則終將追悔莫及!
信息來源:
環球網 瀟湘晨報 封面新聞
環球網
瀟湘晨報
封面新聞
【免責聲明】
文章內容、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本文旨在傳遞社會正能量,無任何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人物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相關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