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16日
央視 新聞頻道、農業農村頻道
先后聚焦孝感
一起來看看
湖北孝感
維護水利設施保灌溉細水長流潤良田
4月16日
央視新聞頻道CCTV-13
《新聞直播間》欄目播出
在希望的田野上
湖北孝感
維護水利設施保灌溉
細水長流潤良田
在湖北孝感,近日高溫少雨天氣疊加農田用水高峰,如何保障春灌供水?當地通過啟動泵站抽水灌溉、修護水利設施等措施,讓春耕生產“細水長流”。
湖北孝感孝昌縣王店鎮種有油菜2.5萬畝、小麥1.14萬畝,連續的高溫少雨天氣讓種植戶很發愁。得知情況后,鎮村干部和農技人員來到田間地頭,與村民一起摸排處理。經過對周邊地勢、水源分布以及泵站設施的綜合考慮,決定啟動泵站從附近河流抽水灌溉,解決農田的用水問題。
在安陸市接官鄉長山村,當地干部群眾正加緊維護當地的千口堰河,為灌溉“舒筋活絡”,打通春灌“生命線”。
接官鄉新龍村,則制定詳細的水稻育秧灌溉用水計劃,有序做好各灌區的堰塘水儲備,讓每一畝農田都喝到飽。
湖北安陸
地不荒 糧滿倉 父女共繪春耕圖
4月15日
央視農業農村頻道CCTV-17
《中國三農報道》欄目報道
湖北安陸
地不荒 糧滿倉 父女共繪春耕圖
發展產業離不開人才。眼下,湖北開始水稻全面育秧。在湖北省安陸市,有一對父女齊心協力共同經營家庭農場,“老把式”傳經驗,年輕人點子多,一老一少共同解決了村里土地撂荒、無人耕種的難題。
4月,安陸市聶寨村的這家家庭農場進入到一年中最關鍵的“育秧季”。大棚里,戴著眼鏡、文質彬彬的聶嫚忙著給秧苗澆水,父親聶運付則時不時拿起秧盤查看秧苗盤根的情況。今年春耕,農場接到了近5000畝水稻的育秧訂單。
聶嫚大學學的是農科專業,畢業以后原本在深圳打工。聶嫚的父親聶運付一共流轉了村里700多畝土地,可這個流轉規模也讓已經上了年紀的他有些力不從心。于是,2020年聶嫚下定決心,回到家鄉,跟父親一起種糧食。
在兩個人的努力下,農場規模越做越大,從自家流轉的700畝地發展到管理托管的5000畝地。從去年開始,父女倆與鎮上其他農場合作抱團發展,為小農戶開展社會化服務,無人機、旋耕機、收割機各種新型機械也從最初的2臺,更新到了15臺。
如今,聶運付父女倆的家庭農場為當地9個村、50戶村民提供耕種管收的全鏈條托管服務,帶動小農戶畝均增產25%左右,每畝節省成本近150元。
來源:孝感日報 綜合央視網、詩畫安陸
制作:盛為華
校對:張高遠
責編:徐文
終審:朱霞
出品:孝感市融媒體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